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賴清德

賴清德(1959年10月6日—),中華民國政治人物、醫師,出生於新北市萬里區,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民主進步黨主席,曾任行政院院長、臺南市市長、立法委員、國民大會代表等職務。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2/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柯文哲:外交將依循蔡總統路線但更靈活;侯友宜:那套行不通,我主張親美和中

柯文哲說,不論誰執政,台灣與美國關係大致不會改變,會改變的是應對中國的方法與態度,在外交方面,任何一組人選的對美立場不會有太大變化。侯友宜則表示,蔡政府外交策略完全失敗,短短7年斷了好幾個邦交國,面對兩岸不溝通、不對話、不交流,人民恐懼戰爭一觸即發。

2023/12/06 | 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

藍綠白總統候選人聲量比較:「柯盈配」聲量穩居第一,但可能在選戰末期陷入被邊緣化

透過數據分析也透露一個端倪:對比藍白合尚未破局前,柯文哲經常作為話題的「領先者」,擅長主動攻擊、發起話題,然而最近一周柯文哲相關熱門話題,幾乎都不是柯文哲陣營主動拋出的攻防或者政策,且包括「蔡壁如競選總部成立」等少數由自己發起的話題,內容也依舊圍繞著藍白合不合......

2023/12/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選會公告正副總統候選人財產申報資料,吳欣盈身家曝光:存款250萬、股票3600萬、價值800萬藍寶石

中選會今天公告正副總統參選人財產申報資料,賴清德背1386萬元房貸、侯友宜存款3958萬元、柯文哲存款2464萬元,皆無負債。此外,新光集團第三代吳欣盈的財產格外引人關注,根據資料,她擁1筆在新北市的土地及1筆在英國的房產、1輛Mini Cooper汽車、存款250萬1687元、有價證券總價額3671萬3090元、1套價值800萬元的藍寶石珠寶、2張保單,另有債務992萬3292元。

TNL+ 2023/12/05 | 楚焱堯

藍綠白副手太搶戲?蕭美琴國籍爭議,恐怕走入「信者恆信」的藍綠同溫層效應

內政部的說明只澄清吳欣盈、蕭美琴兩人都有中華民國國籍;但對於外界的真正質疑,包括吳是否還有美國籍,以及蕭是否回復國籍,從新聞稿的字義上都沒有具體釋疑。12月5日中選會正式公佈三組參選人資格符合後,不論你信或不信,人家就是能選。

2023/12/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紐約時報》:台灣年輕人關注生計、厭倦地緣政治議題,恐成總統大選不可測變數

在《紐約時報》採訪中,這些台灣年輕選民提到住房成本上漲、收入成長緩慢和職業前景日益黯淡等問題,還有許多人對台灣兩大主要政黨民進黨和國民黨表示失望。

2023/12/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小笠原欣幸分析藍綠白支持率趨勢:侯友宜顯著上升、賴清德基礎牢固、柯文哲11月底面臨挑戰

小笠原指出,柯文哲與前總統馬英九簽署共識文後又迅速推翻,這種反覆態度使中間選民的支持因而下滑,而他選擇吳欣盈作為副總統參選人的效果似乎並不顯著。不過,他分析,儘管柯文哲表現的如此反覆無常,仍然有一群堅定相信柯文哲的「柯粉」,因此儘管柯文哲的支持率目前位居第3,要判斷他的支持率是否持續下滑仍尚早。

2023/12/04 | 讀者投書

為弱勢民眾找解方,賴、柯、侯各提了哪些社會福利政見?

任何政策用的都是大家辛苦的納稅錢,越是重要的選舉,民眾越需要更嚴格的監督。在社福政策方面,賴清德、柯文哲、侯友宜各自提出了哪些政見?誰的政見又最實際,最能真正解決問題呢?

2023/12/0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陸戰見真章:柯盈配鞏固都會區與黃國昌分進合擊,侯康配大型造勢強化空戰全力催票,賴蕭配選前兩週號召百萬人民站出來

2024年總統選戰進入白熱化階段,民眾黨12月開始將至全台廟口開講並舉辦大型造勢。國民黨為強化組織動員,計畫到選前之夜前,將舉辦超過15場的大型造勢活動。民進黨預計選前兩週起全台大造勢,舉辦超過20場的萬人大型活動。

TNL+ 2023/12/04 | 柳金財

民進黨2024選戰策略,很明顯就是重拾「抗中保台」的老路

由於是三方對戰,民進黨將會重拾基本盤及重啟「抗中保台」路線,揭櫫封閉性兩岸政策反制中共,但卻對台獨引發戰爭,一再宣傳「一中原則」易引發戰爭,賴清德選上兩岸關係最為和平,但這些論述,六成民意難接受。

2023/12/03 | Abby Huang

蕭美琴的國籍爭議:民進黨稱從未放棄,學者解釋持華僑護照仍是中華民國國民

蕭美琴是否有「回復國籍」而不具參選資格,內政部一定查得到,也應該回答。但國籍與有無「身分證」無必然關係,因爲要拿到身分證,必須有「國籍」加上「戶籍」,但只要是中華民國國民,就可以拿中華民國護照,包括在台灣地區沒有戶籍的海外華僑,身份仍是中華民國國民。

2023/12/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葛來儀等學者建議賴清德凍結「台獨黨綱」,侯友宜籲放棄較實在、卓榮泰稱中國放棄武統才是重點

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11月30日刊出葛來儀(Bonnie Glaser)、白潔曦(Jessica Chen Weiss)、柯慶生(Thomas Christensen)3名美中關係學者的聯名文章,認為美國應表明反對台海兩岸片面改變現狀,包括反對武統和台灣追求獨立的政治動作,文中呼籲賴清德若勝選,應考慮凍結台獨黨綱,讓維持現狀承諾更有分量和可信。

2023/11/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侯、賴、柯參加「工」辦勞動政見發表會,勞團肯定三人承諾撥補勞保,對柯提延後退休有疑慮

全產總理事長江健興表示,這23年來勞動議題依舊被漠視,低薪、通膨、過勞、退休保障不足,淨零碳排等勞動議題面臨前所未有挑戰,集體勞動關係失衡問題嚴重,因此5大工會決定再辦一次勞動政見發表會,讓政治舞台上有勞工的聲音。

2023/11/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小笠原欣幸分析綠藍白副手加分點,蕭美琴、趙少康、吳欣盈各有微妙影響

小笠原分析,隨著在野黨整合大戲落幕,熱情降溫後,執政黨的支持率可能回升,不過,回歸程度將取決於未來朝野的攻防戰,是否能恢復到8月時,民進黨和賴清德佔據壓倒性領先地位,還是如同10月的局面,繼續縮小與第二名的差距?支持率的變化不僅影響總統選舉情勢,還會對同日舉行的立法委員選舉產生重大影響。

2023/11/29 | 德國之聲

若賴清德當選,台海未來四年將處於一個「風高浪急」狀態

藍白合破局後,普遍認為競選大勢對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最有利,政治評論員鄧聿文認為,賴清德若當選,兩岸未來四年將處於一個風高浪急狀態。

2023/11/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柯文哲:柯侯配明顯強過侯柯配;建議侯友宜唸出柯簡訊?朱立倫:受辱必須澄清

柯文哲在臉書發文表示,柯侯配明顯強過侯柯配,整合之所以破局,可以歸咎於雙方從一開始就有認知差異。侯友宜唸出柯文哲傳來的簡訊,外傳是朱立倫建議。朱立倫今天受訪時,僅表示當天侯友宜是在取得柯文哲同意後完整唸出簡訊,這是在受辱、被曲解、誤解之下,必須要做的澄清動作。

2023/11/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藍白合破局】外媒評論一次看:《華爾街日報》稱「中國的美好期望落空」,侯友宜大呼心情好

藍白合破局,《華爾街日報》昨以「中國對台灣總統大選的最美好期盼落空」為標題進行報導。《美聯社》認為,這場大選的結果可能會對中美關係產生重大影響,美國受國內法律約束,有對台提供防衛武器義務,在台灣議題上的歧見是美中關係一大引爆點。侯友宜今天則表示,日頭出來了,陰霾都走掉了,國民黨已仁至義盡,可惜「真心換絕情」,是柯文哲要離開團隊。

2023/11/25 | 德國之聲

北京再次成為「政治提款機」,國台辦和央視對民進黨真是太暖心了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稱台灣總統/副總統候選人「賴蕭配」為「雙獨組合」、「獨上加獨」。時評作家長平認為,中方幫助這兩位候選人說出了心裡想說而不方便說的話,再次成為民進黨的「最佳助選員」。

2023/11/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時代雜誌》專訪賴清德:不認同「統一幻想」仍可維持台灣主權,若民進黨再執政意味「疑中論」已根深蒂固

在兩岸議題上,賴清德於專訪中表示,相對國民黨,民進黨將維護台灣主權,不會認同「統一的幻想」(fiction of reunification)。此外,賴清德強調台灣應持續提升國際經貿連結,確保台灣持續作為國際經濟不可或缺一員,以強化台灣的整體安全。他強調:「晶片及科技產業是台灣的優勢,也是台灣對國際社會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