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商

便利商店,另稱超商(源自「超級商店」此一舊稱),在日本等地區又稱為CVS(從英文convenience store縮寫而來),是指規模較小,但商品種類多元、販售民生相關物資或即食食品的商店,其中也包含加油站商店,通常位於交通較為便捷之處,以民生服務取勝。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30 | 讀者投書

大數據看超商浩克事件:過半討論來自中間選民社群,但政治人物評論少

台南殺警案、柬埔寨人口販運等大型公共事務討論中,中間選民社群約占三成,去年下半年地方選舉期間的事件討論,中間選民占比甚至不到二成。但本次警民衝突的事件中,有高達54%討論來自政治立場多元的媒體粉絲頁,形成的中間選民社群十分難得。

2023/05/22 | 精選轉載

當警察把浩克打成浩呆,判斷警方是否執法過當的關鍵是?

確實,本案判斷警方是否執法過當(違背《警械使用條例》)的關鍵在於:員警走過去,繼續使用警棍,打擊浩克雙手、身體,當時員警是否仍存有「執行公務」的「必要性」或「正當理由」?經過完整檢視影片,本文作者傾向認為:浩克當時固然已經坐在超商階梯上,但他雙手顯然尚未上銬,甚至還在自由揮舞,顯然他尚未處於「被完全壓制-逮捕-制伏」的「人身狀態」。

2023/05/21 | 李秉芳

健身教練超商情緒失控,遇襲警員「警棍連打11下」被記兩大過,各界議論是否「執法過當」?

懲處出爐後也讓基層不滿;警工推的蕭仁豪表示,社會大眾可以想想當警察在面對這情況,是否有更多空間選擇「退或是進」,例如在人手不足的狀況下先退避,讓對方冷靜下來,而不是一昧要求警察要立刻上前將對方制服在地。

2023/02/19 | TNL 編輯

800多天口罩令鬆綁:2/20起哪些場所不再強制戴口罩?哪些情況還是要戴?6大QA一次看

從2月20日開始,消費者進入餐廳、超商、百貨公司、非學校內的圖書館、運動場館與游泳池,可以不用戴口罩。包含遠東SOGO百貨、全家與7-11、全聯福利中心、麥當勞等公司皆表示,明起配合政府防疫措施規範,視消費者自身意願,不強制進店顧客進配戴口罩,但仍會要求員工配戴口罩。

2023/02/17 | 未來流通研究所

【一圖看懂】台灣「零售與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實體店與非店面誰的業績好?

2022年台灣整體零售業成長幅度創下近18年新高,實體零售業復甦力道強勁,其中百貨、免稅店、服飾專賣大幅反彈,但電子商務與3C家電零售成長回落。其中,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成長16.9%,傢俱家庭用品、服飾專賣、綜合商品零售業,也位居網路銷售額增幅的前三名。

2023/02/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本壽司郎不接受道歉,對舔醬油瓶青少年告到底;日本超商也傳「打工恐攻」,店員惡作劇漏尿嬉鬧

日本推特最近流傳一段發生在壽司郎分店的「迷惑行為」(日文迷惑意為使人困惑、為難等)畫面,可以看到一名男性顧客先拿起醬油瓶舔瓶口,又從茶杯放置處拿起一個茶杯,舔完茶杯杯緣後放回原位,最後是把自己的口水抹在轉盤上的壽司上。

2022/10/16 | 商社男

日本Lawson便利商店「現煮便當」熱賣,為何前兩大7-Eleven與FamilyMart不跟進?

為何Lawson要做這個現做便當的服務?便當有市場嗎?便利商店面對餐飲店會有贏面嗎?更重要的,如果店內現場調理那麽好,為何日本7-Eleven不跟進呢?

2022/09/21 | JuJuJudy

EP08|《萬能店員》:我的便利、你的過勞,超商的社會代價 ​

你有算過你一週或一天去幾次超商嗎?你有想過一個現在(2022年)一個稱職的超商店員,身上要點滿多少「技能」嗎?我們這一集就來談在台灣現在幾乎處處可見,支撐起我們這個超便利社會的「萬能店員」。

2022/07/28 | 未來流通研究所

【一圖看懂】併購大戰重塑版圖,2021台灣「零售與電商」產業市佔率發生哪些變化?

台灣零售龍頭影響力持續提升,目前百貨、超商、量販、超市前兩大企業市佔率已達35%至77%,同時,電商產業也邁入高集中化階段。而在可能重塑產業風貌的併購大戰之後,統一集團也描繪了台灣OMO生活的全通路藍圖。

2022/07/20 | TNL 編輯

統一集團斥資290億買下台灣家樂福,將收購340家門市穩坐零售業龍頭

台灣家樂福出售後,自此台灣量販市場除了會員制的好市多以外再無外商,而上週公平會也通過超市龍頭全聯併購量販店二哥大潤發,國內量販流通版圖呈現統一、全聯、遠東愛買三強鼎立。

2022/07/15 | TNL 編輯

全聯併大潤發案公平會7大條件通過:全聯正式跨足量販店,未來「雙品牌並進」開啟台灣零售新篇章

全聯去年投下震撼彈宣布收購大潤發,公平會今日宣布通過結合案。為消除各界擔心市場過度集中、供應商議價能力下降、消費者荷包縮水等問題,公平會則提出7大條件要求全聯遵守,確保經濟利益。全聯表示,未來兩方將發揮各自專長、雙品牌並進,開啟台灣零售業新篇章。

2022/06/29 | 環境資訊中心

綠色和平2022零售通路減塑評比:家樂福拔得頭籌,超市龍頭全聯排名退步最多

目前台灣超市蔬果仍九成使用塑膠包裝,零售通路十大類品項一年至少產生36億件垃圾,但台灣超市、超商、量販店年營收達8500億,在疫情下更呈現逆勢成長,有充分資源可以投入行動,龍頭更能帶領消費市場轉變,

2022/05/08 | TNL 編輯

4大超商、藥妝店、賣場等8通路5/9開賣快篩試劑,經濟部:每天鋪貨、陸續到貨

快篩實名制上路後,不少民眾抱怨買不到。經濟部協調各家零售業者,明(9)日早上10點,四大超商和賣場以及藥妝店,總共8個通路開賣快篩,每店配發50劑,1人限購1劑,價格原則不能超過180元。

2022/05/01 | Abby Huang

一半歸中國人管、一半歸玻利維亞人經營,阿根廷中國超市裡特殊的「分工文化」

在阿根廷的中國超市,通常一間店可以再分成至少兩種勢力,超市是歸中國人管,蔬果區則是玻利維亞人經營,分工分得很明確,分工分得很明確,連代替結帳都不行。

2021/12/09 | 518職場熊報

超商工作暴力頻傳,勞動部公布最新指引,七大風險管控保障夜間工作者

因應近期數起夜間超商暴力事件,勞動部發布了職場「夜間工作安全衛生指引」,列出七大風險管控風險,不分行業別,保護夜間工作者的安全。

2021/12/03 | 《思想坦克》

午夜超商悲劇不斷,是時候檢討「大夜班」、「24小時營業」的必要性了

大夜班,晚上10時至清晨6時,特別是這種勞動者經常獨自面對不可預知的狀況的營業,是否確實有其必要?要開放與容許如此24小時經營模式,究竟要維護與促進的,是什麼樣的公共利益或重大私人利益?

2021/12/02 | TNL特稿

超商店員遭刺死事件後,除了「見警率」還有工作風險評估與控管機制等問題

現在民眾對於治安的需求,已慢慢不再只滿足於「看到有警察」,而在桃園龜山超商的事件後,除了單純增加見警率,警政單位更應該思考我國對於政策規劃、民間協力、工作安全三者的交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