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超市

超級市場(Supermarket),簡稱超市,一種連鎖式經營的、可零售亦可批量購買的綜合型商店,其規模可大可小,通常以生鮮食品和生活用具為主要商品。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21 | 未來流通研究所

【一圖看懂】台北家庭一年在便利商店花費高達六位數!六都家庭消費結構近十年來如何變化?

六都中「超商」的消費以台北市遙遙領先,2022年每戶消費額達10.4萬元,超越全台平均值137.0%。再看看家庭基礎消費、餐飲休閒文化、新興經濟等面向,六都人的消費習慣是什麼?再猜猜看,哪個城市的寵物消費增加最多?

2023/07/21 | 未來流通研究所

【一圖看懂】2022台灣「零售與電商」產業:7-11與全家合計市佔突破70%,Costco攀升幅度最高

綜合零售業規模競賽強度不斷提升,超市量販業態也在進行實質合併,目前統一超商與全家便利商店合計市佔率,更首度突破70%;電商部分,momo購物持續掌握市佔優勢,美而快、欣新網、米斯特等D2C電商市佔表現提升,不過,專賣零售業市佔結構零碎分散,大型業者市佔率擴張不易,其中以美妝藥局與汽車零售專賣產業集中度較高。

2023/07/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媒報導台裔第二代接手經營「大華超市」,成海外華人心靈寄託

活魚魚缸是亞洲超市的標配,對於從有菜市場文化的國家移民來美國的亞洲家庭而言,這才是新鮮的保證。陳怡年說,「魚的種類有好幾百種,但重要的是搞清楚那些能供應活魚,還有大家想看到的是什麼」。

2023/06/25 | 精選書摘

《一杯入魂!調酒師的修煉與思考》:我曾經苦惱要怎麼把奶酥麵包的味道塞進調酒中

我最愛吃奶酥麵包,也曾經苦惱一段時間要怎麼把奶酥的味道塞進調酒中,該不會要把奶酥麵包用Blender 打碎後加入酒中吧?(好像不對,已關閉這條思路)那就善用「油洗」方式創造酒體的奶脂感,將乳瑪琳加入伏特加中,用低溫烹煮再降溫過濾,就能獲得一瓶「液態奶酥麵包」。

2023/02/19 | TNL 編輯

800多天口罩令鬆綁:2/20起哪些場所不再強制戴口罩?哪些情況還是要戴?6大QA一次看

從2月20日開始,消費者進入餐廳、超商、百貨公司、非學校內的圖書館、運動場館與游泳池,可以不用戴口罩。包含遠東SOGO百貨、全家與7-11、全聯福利中心、麥當勞等公司皆表示,明起配合政府防疫措施規範,視消費者自身意願,不強制進店顧客進配戴口罩,但仍會要求員工配戴口罩。

2022/12/24 | 未來流通研究所

【一圖看懂】疫後百貨公司營收創新高,2022年可能是台灣實體零售業復甦的一年

在2022年,服飾、百貨、家俱家飾、美妝藥局成長率創下近10年新高,而原本因疫情受益的產業規模成長卻開始趨緩,其中,由於大型集團有較高的風險抵禦能力,也使疫情意外成為零售產業走向集中化發展的強力催化劑。

2022/09/30 | BBC News 中文

生活成本上漲:超市如何讓你多花錢?我們可以怎樣應對?

面對通貨膨脹,我們更有必要了解超市是如何誘惑人多花錢的,同時也需要掌握超市購物的省錢對策。為了讓我們購買更多商品,超市是否也會操縱和利用我們的感受呢?

2022/08/06 | 慢工出版

【漫畫】Pam Pam Liu 《Super Supermarket》:這是一個看了之後就會很想要一隻甩棍的故事

貫徹Pam Pam的作品風格,《Super Supermarket》同時涉及了:無法達成的承諾、精神疾病、以及情緒勒索等關鍵字。故事中,女主角藉由情緒勒索的方式企圖達成目標,無奈夢想總是一再落空,而她激烈起伏的情緒、嗜睡、行事衝動......等等行為也暗示了潛在的躁鬱症狀。

2022/07/28 | 未來流通研究所

【一圖看懂】併購大戰重塑版圖,2021台灣「零售與電商」產業市佔率發生哪些變化?

台灣零售龍頭影響力持續提升,目前百貨、超商、量販、超市前兩大企業市佔率已達35%至77%,同時,電商產業也邁入高集中化階段。而在可能重塑產業風貌的併購大戰之後,統一集團也描繪了台灣OMO生活的全通路藍圖。

2022/07/28 | TNL 編輯

英國通膨創40年新高,鐵路工人再度罷工癱瘓全國路網,訴求加薪對抗物價危機

倫敦地鐵工會(RMT)秘書長林奇(Mick Lynch)主張,薪資調漲趕不上英國通膨飆升速度,罷工有其必要。目前英國通膨率達9.4%而且料將繼續攀升。

2022/07/20 | TNL 編輯

統一集團斥資290億買下台灣家樂福,將收購340家門市穩坐零售業龍頭

台灣家樂福出售後,自此台灣量販市場除了會員制的好市多以外再無外商,而上週公平會也通過超市龍頭全聯併購量販店二哥大潤發,國內量販流通版圖呈現統一、全聯、遠東愛買三強鼎立。

2022/07/17 | BBC News 中文

日常生活會消耗多少塑膠用品?觀察英國民眾一週的「塑料足跡」,對結果感到吃驚

英國各地有10萬人最近參加了一項民意調查,統計了五月份一周時間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塑料足跡」。這個「塑料大統計」項目由非政府組織「綠色和平」和「日常塑料」聯合實施。BBC氣候與科技記者研讀了四個參與挑戰的家庭和個人,查看他們一周日常生活中的「塑料足跡」。

2022/06/29 | 環境資訊中心

綠色和平2022零售通路減塑評比:家樂福拔得頭籌,超市龍頭全聯排名退步最多

目前台灣超市蔬果仍九成使用塑膠包裝,零售通路十大類品項一年至少產生36億件垃圾,但台灣超市、超商、量販店年營收達8500億,在疫情下更呈現逆勢成長,有充分資源可以投入行動,龍頭更能帶領消費市場轉變,

2022/06/18 | every little d

荷蘭物價到底貴不貴?做好束緊腰帶的心理準備,才發現過去的印象不完全正確

在美食天堂長大的台灣人們,可是很難適應這樣的食物水準與文化,想要提升在荷蘭居住的幸福度,更要學習如何用平價預算與道地食材,煮出一頓媲美餐廳等級(甚至比多數荷蘭餐廳美味)的料理。

2022/05/05 | 環境資訊中心

超市十大商品「過度包裝」每年產生1.5萬噸塑膠垃圾,綠色和平呼籲訂定蔬果「裸賣」指引

政府可參考國外案例針對蔬果制定「包裝減量及裸賣指引」,依蔬果特性及容易耗損的程度,列出可優先去除包裝販售的蔬果,並在超市設置蔬果裸賣專區,在減少大量垃圾的同時,還能替消費者省錢。

2022/05/01 | Abby Huang

一半歸中國人管、一半歸玻利維亞人經營,阿根廷中國超市裡特殊的「分工文化」

在阿根廷的中國超市,通常一間店可以再分成至少兩種勢力,超市是歸中國人管,蔬果區則是玻利維亞人經營,分工分得很明確,分工分得很明確,連代替結帳都不行。

2022/03/27 | 創新拿鐵

Trader Joe's創辦人如何被蛋農啟發,把雜貨店經營成精品店,成為美國人的心頭好?

從滯銷雞蛋找到獲利密碼,原本只是雜貨店的Trader Joe's開始學習精品店的飢餓行銷,而幾乎不砸錢打廣告的他們,「單位面積營收」卻總能超越Walmart、Target等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