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現實主義

超現實主義(法語:Surréalisme,荷蘭語:Surrealisme),指的是一種從法國巴黎開始的文化運動,直接地源於達達主義,於1920年至1930年間盛行於歐洲文學及藝術界中。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3/31 | 精選書摘

《漫畫.圖解「被消失」的藝術史》:女藝術家為超現實主義增加了更多想像不到的可能性

全書收錄了歷史上代表性的23位古今中外女藝術家,包括:芙列達.卡蘿、喬治亞.歐姬芙、貝絲.莫里索、管道升、葛飾應為等。作者以女性主義觀點來看待藝術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流派,同時展現女藝術家如何突破社會文化中的限制,改寫時代氛圍、創作出令人驚嘆的作品,

2023/01/06 | 德尼思化

西西〈浮城誌異〉:超越時間的香港寓言,叩問浮城的未來可能

西西的〈浮城誌異〉通篇五千多字,圖文竟互涉了十三張René Magritte畫作。西西曾記七篇觀看其作品的隨筆,香港文人與比利時畫家,神交文思,激發向來求新的作家,揮筆香港名篇。

2022/10/22 | 精選書摘

【小說】金草葉《行星語書店》選摘:那些在現實中兌現的事物構成了你,現在的你已經成為二○三○年本身了

充滿懸疑感的精巧之作:在有如壯闊地景的首部長篇作品《地球盡頭的溫室》之後,金草葉回到短篇故事的精巧花園,以懸疑的筆法切入故事,在短暫的時間線中一一解開故事設定之謎,簡潔卻已然完整的敘事,帶給讀者截然不同於長篇小說的後勁與韻味。

2022/01/27 | 廣編企劃

《天才達利展》逾百件真跡首度來台,窺探超現實主義大師的瘋狂世界只到4/13

超現實主義大師薩爾瓦多・達利的真跡畫作首度來台,包含百幅《神曲》插畫、經典軟時鐘等創作。一窺大師癲狂風采,《天才達利展》只到4/13為止。

2021/10/20 | Bruce Lai 賴勇衡

被誤會的《沙丘魔堡》(下):經典?從大衛連治的創作風格看

《沙丘魔堡》的斷裂敘事對追求設定精密圓融的科幻迷來說是大弊,但對那些喜歡超現實主義電影的觀眾來說則未必是個問題。

2021/09/03 | 詹育杰

【影評】《裸體午餐》:藥癮、性慾、怪物,大衛柯能堡計算縝密的超現實主義電影

萬般折磨的創作是從藥癮、創傷、內疚、偏執、埋藏的慾望中迸發出來的,而千絲萬縷的種種因果關係只能以複雜陰謀中,成癮的控制隱喻體現,痛苦的意外殺妻表演如藥癮般一再重演。

2020/11/18 | 精選書摘

《卡提耶-布列松》導讀:他用「光學和機械的速寫本」,留下強大的影像資產

慶幸的是,這本書釐清了關於他的偏見及神話,展現他開拓黑白紀實攝影的廣闊路徑。只要有人願意像他一樣,將攝影看作困難重重的深刻樂趣,真切表達對外界和自我的觀點和情感,那麼攝影的未來將有繁茂的生命,足以抵抗遺忘和虛無。

2019/04/08 | 精選書摘

《改變這世界,平面設計大師力》:排版界的超現實主義者──萊斯特貝爾

1937年Lester Beall陸續為農村電氣化管理局推出海報,主旨在幫助農村改善生活品質。貝爾吸睛的海報向農民宣傳電力和下水道系統的好處,被視為美國平面設計的經典之作。

2019/01/13 | 精選書摘

《馬格利特・虛假的鏡子》:超現實主義大師的「增義攝影」

馬格利特從來沒有實驗過黑影照片、合成照片、過度曝光,或對素材本身進行操作。正像他認為繪畫只是一種手段,他也只把攝影看成中性的,跟他在繪畫裡所表現出來的一樣。馬格利特很少提起攝影,但是從他1946年的一篇文章裡多少能窺見他的立場。

2019/01/13 | 精選書摘

《馬格利特・虛假的鏡子》:為何馬格利特抗拒肖像的完整性?

按馬格利特的看法,臉孔不能表達一個人真實的本性,只能提供一個外貌,一面「偽鏡子」。也無法透過這面鏡子所描繪的臉孔來認識這個人。鏡子完全局限於表面,無法穿透奧祕。

2018/11/20 | 精選書摘

尿兜有我的簽名,而且數量有限——顛覆藝術的杜象

晚年有人問他怎麼想出這樣的原創繪畫形式,杜象的回答是:他是在反抗他所謂的網膜藝術——即吸引目光的藝術。他所追求的是,讓繪畫「為心靈效勞」。換句話說,讓腦的刺激取代視覺快感。

2018/11/19 | 精選書摘

《超現實藝術家的謎夢人生》:便斗有我的簽名,而且數量有限——顛覆藝術的杜象

晚年有人問他怎麼想出這樣的原創繪畫形式,杜象的回答是:他是在反抗他所謂的網膜藝術——即吸引目光的藝術。他所追求的是,讓繪畫「為心靈效勞」。換句話說,讓腦的刺激取代視覺快感。

2018/11/19 | 精選書摘

《超現實藝術家的謎夢人生》:把熟悉的世界用反常重組起來——沉迷於矛盾的馬格利特

馬格利特畫中的每個元素都描繪得非常真實,且立即可辨;沒有任何類型化的手法,也沒有任何扭曲或誇大,一切都是求真求實。說得更精確些,除了元素之間的關係以外。這些關係毫無真實可言,而且不合理、不合邏輯、矛盾不安、如夢似幻、尤其是自相矛盾。

2018/10/19 | 鄧小樺

嚴肅活潑,舉重若輕——談《文學放得開》2018

《文學放得開》乃需扮演橋樑角色,著重展示、推廣、教育,似乎它不應是研討會,也不可只是一般家常閒談。

2018/09/21 | 漫遊藝術史

邁向全球化國際藝術中心之路:泰德美術館收藏展示簡史 (下篇)

「泰德不列顛」與「泰德現代」於2000年開館時,在常設展中拒絕了依時序、畫派陳列作品的傳統展示方式——這在當時的館長塞洛塔眼中如同「歷史的輸送帶」,他改以主題式的呈現來組織展間。

2018/06/30 | 黑潮之聲

《抓狂美術館》與當代社會:藝術該超脫現實,還是根基於現實生活?

影片出現了虛構的前皇宮美術館,將過去象徵權威的瑞典國王銅像給拆除,換上一個霓虹方框框,宣稱在框框裡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如此空洞的政治正確口號顯得特別的諷刺,無論在電影裡或現實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