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路跑

公路跑步:(簡稱路跑),即是在公路上進行跑步的一種運動,通常被歸類於田徑項目中的長距離跑。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3/11 | 黑波克

2023東京馬拉松觀賽心得:該怎麼在3萬8000名參賽者中,替兩位朋友加油?

我在觀賽地點等朋友時,也有順便幫台灣的跑者們加油。疫情緩和後,能來日本路跑是可喜可賀的事。我體驗過跑馬拉松的辛苦與快樂,所以我也儘可能以理解跑者感覺的角度來加油。在8.5k地點觀賽時,我有遇到一名台灣遊客,對方的朋友也有來參加東京馬拉松,但是對方不知道該怎麼從人群中找出參賽的朋友。

2023/02/23 | Abby Huang

我國友邦帛琉首次舉辦國際馬拉松,副總統來台宣傳:強調全程無磷、無塑落實海洋保護

完賽者將依據不同公里數,獲得經世界田徑總會與國際馬拉松總會認證的完賽證書,證書裡的成績可以提供賽者未來參加世界六大馬拉松或台北馬拉松。而馬拉松男女跑者總成績前5名、半馬男女前3名,將提供帛琉老爺酒店、帛琉大飯店的住宿券作為獎勵。

2023/01/17 | 環境資訊中心

路跑的碳足跡:一場比賽「幾萬個紙杯消失」,運動產業供應鏈加入減碳行列

根據路跑賽事的碳盤查,台北馬拉松每位跑者參賽完大約產生281公克的碳,對此已有企業開始將跑者不要的跑衣回收再利用,迪卡儂也從源頭設計改善,嘗試讓運動器材不買用租的。

2022/12/30 | 詹湘淇

台北馬拉松跑者分析:女性全馬參賽者漸增,3.5小時內完賽比例增加一成

今年的台北馬拉松甫於12月18日落幕,回顧這場國際路跑盛會的歷年紀錄,參與全馬的女性選手正逐漸增加,而全馬、半馬的整體完賽成績也有顯著提升。

2022/12/30 | 詹湘淇

【圖表】疫情趨緩路跑活動復甦情形,超過一半縣市仍低於疫情前

COVID-19疫情爆發至今,已有近300場路跑活動延期或停辦。而疫情趨緩後,儘管路跑活動數量逐漸回穩,卻尚未完全回歸疫情前的景況,若將2022年舉辦的路跑活動場數與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相比,會發現全國的路跑活動成長率為負4%,且仍有12個縣市低於疫情前水準。

2022/10/15 | TNL國際編譯

舉辦海拔平均逾4500公尺的雪人路跑,「負碳排」的不丹盼喚起全球對氣候變遷的重視

不丹外交部長多吉(Tandi Dorji)強調:「這場比賽是為了要能夠喚起大家對於氣候變遷的意識,以及了解再這樣繼續下去,會對我們的經濟和生活造成多大的損害。」

2022/07/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國際超馬24小時亞錦賽:女子組林冠汝跑出537圈奪台灣首金、團體組台灣隊男女均獲季軍

國際超級馬拉松運動協會(IAU)24小時亞洲暨大洋洲錦標賽今(3)天在印度南部大城班加羅爾閉幕,台灣隊選手林冠汝拿下隊史上首面女子24小時亞錦賽金牌。她受訪時表示,這次表現超乎自己意料,「原本沒想到會跑得那麼好」。

2020/12/20 | 精選轉載

面對自己是跑者的最大功課:專訪短跑國手陳傑 、台北馬拉松冠軍朱盈穎

跑步是最簡單易行的運動之一,因而成為許多人喜歡的運動項目。但無論長跑或短跑、職業或業餘,要成為菁英跑者,非經一番扎實的鍛鍊難以成就。

2020/08/19 | ELLE Taiwan

跑步減肥該注意的十大關鍵:安心亞的「15分鐘跑步法」有效嗎?

說到減重,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跑步,但這背後其實有大學問,得要有正確的姿勢與呼吸,更不是快跑就有用,看看ELLE整理十大跑步減肥該注重的關鍵,如何跑得對,健康又塑身。

2019/01/19 | 精選書摘

《自己的腳痛自己救》:為什麼腳痛常常是窮人的病?

這裡再提醒一次,別人行不是你就行,穿拖鞋跑步需要更強健的雙腳,尤其有扁平足或其他足部問題的人絕對不適合。有這種跑者和我辯稱:「這樣比較自然啊!」我都回說:「我們明明就是跑柏油路,哪有什麼自然?」都市人馴化的雙腳要野放,恐怕還有一條長遠的路。

2018/12/10 | 運動視界

給馬拉松跑手的3點訓練建議

在某種程度上,馬拉松的確是人人皆能完成,不過除了有心想要完成,更重要的是要進行適當的訓練。以下整理了三點在設定下一場賽事前該好好思考的問題,不管你是新手或老鳥,在報名下一場馬拉松前,先看一看吧。

2018/12/09 | 運動視界

給馬拉松新手與老鳥的三點訓練建議

在某種程度上,馬拉松的確是人人皆能完成,不過除了有心想要完成,更重要的是要進行適當的訓練。以下整理了三點在設定下一場賽事前該好好思考的問題,不管你是新手或老鳥,在報名下一場馬拉松前,先看一看吧。

2018/11/10 | 堡醫師-復健科侯鐘堡

合歡山路跑賽選手猝死,想嘗試「高山路跑」該注意什麼?

路跑及各種運動一定有風險,但必須利大於弊(Z>B),才值得我們持續做下去。本文提供5點建議。

2018/10/29 | 環境資訊中心

路跑活動方興未艾,台灣每年多用400萬個免洗杯

六督應該主動倡導秩序冊無紙化及完賽證明無紙化、減少使用一次性水杯,以及讓跑者可勾選不需領取紀念衫、完賽衣等,致力減少一次性塑膠製品使用。

2018/10/29 | 環境資訊中心

路跑活動方興未艾,台灣每年多用400萬個免洗杯

六督應該主動倡導秩序冊無紙化及完賽證明無紙化、減少使用一次性水杯,以及讓跑者可勾選不需領取紀念衫、完賽衣等,致力減少一次性塑膠製品使用。

2018/05/22 | Daphne Chung

Ep.14 奧運國手|張嘉哲:如果我們都對未來沒有希望,憑什麼叫年輕人把運動當職業

今天張嘉哲跟我們分享,在過去多次在國外訓練的經驗下,所看到的台灣與國外不同的運動教育方式跟社會觀感,為什麼運動在台灣不被重視?甚至大家期待著年輕運動員可以打破全國紀錄,但身為大人的我們是否應該先為這些年輕運動員想好未來?跑步可以當飯吃嗎?

2018/01/25 | 鏡頭下的故事

【影片】讓我們一起進終點:與視障跑者命運相繫的「陪跑員」

一條40公分的繩子可以發揮多少力量?在全民路跑的時代,你知道還有一個角色叫「陪跑員」嗎?他們是視障跑者不可或缺的夥伴,什麼是陪跑員?是什麼原因讓他們為盲友而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