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風電困局,我們仍然缺乏「整體」的政策思維
台灣離岸風電開發過程中的「爭議」不斷,但從躉購競標費率價差的爭議,到漁業補助和社會影響的討論等等,皆是缺乏完整政策跨界溝通的展現,要解開這個困局,極續以強健性的知識為出發,方能有效的建構社會支持體系。
控糖.重生:一場糖尿病,喚起一家三代女性的改變與溫暖
每年都做健康檢查,就可避免常見慢性疾病上身?罹患糖尿病的「糖友」,就沒有享受甜點的權利?慢性疾病對病患人生的改變,就只有無情破壞、毫無良性回饋嗎?讓身為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陳純慧,來告訴你如何活出不一樣的糖友生活。
離岸風電費率太高、開發商賺飽就跑?3個QA看業界如何回應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今(28)日表示,在風電議題上,「不能只看到別人努力的成果,而不去了解努力的過程」,若想要有同樣成果,台灣還有很多問題必須克服。
離岸風電的cost down:嚇跑了外商,倒霉的是哪些「MIT」供應鏈?
台灣2019年預告的躉購費率,從每度電5.8元降至5.1元,加上網路流傳「風機十年變廢鐵」、「離岸風電開商十年賺飽就跑」,都讓開發商人心惶惶,但真正產生衝擊的對象,不只外國廠商。
炭王金霸一代顏家:臺灣最神秘低調的地方望族
臺灣最神秘低調的礦業家族,臺日混血作家一青妙的「父親那邊」,就是當年獨霸九份的基隆顏家。曾經日進斗金、富可敵國,身為臺灣5大家族之一;時至今日,基隆顏家似乎少再被提起,漸漸隱匿在臺灣的望族圖譜上。
沃旭發函台灣供應鏈「停止執行合約」,但同步與東京電力「合作」
日本離岸風電政策雖較台灣延遲3年,但目前加速進行。台灣供應鏈業者指出,日本工業實力強勁,不少歐洲風機業者也看好越南,未來台灣供應鏈可能被兩國聯手快速取代。
先理解文化,才能說一個好故事:清真認證與他們的產地
你理解伊斯蘭教、清真認證對於東南亞當地穆斯林的生活意義嗎?跨境電商不僅得跨越有形的國界,更得跨越無形的文化差異;先理解文化,才能說一個好故事。
離岸風電進入「第三階段」:扶植本土產業鏈,業者要求嚴防「中國製造」
政府針對2021年到2025年的離岸風電開發計畫,要求國產化項目,不過2025年之後尚無規定,業者希望能納入本土化產業要求,扶植在地供應鏈。
錯過5.8元「優惠費率」,最大開發商:將暫停離岸風電開發計畫
沃旭能源深夜發表聲明,指出台灣近期對躉購費率大幅度架構性的政策改變,將扼殺本地離岸風電供應鏈的發展,並造成投資環境極高不確定性,讓國際投資者喪失信心而怯步。
沒有人是局外人!讓聲音成為力量,一起為台灣人權發聲
70年前的12月10日,是全球步向迎接「言論」和信仰自由的關鍵日。全球為紀念這一日,特別舉辦響應活動紀念「世界人權宣言」。自栩為民主、自由國家的台灣,自然也不能錯過這樣的機會,眾多藝文人士、教授都站出來齊聲為人權發聲,身為台灣公民的你,這次也有機會一起來為台灣發聲。
離岸風電費率大砍近13%,業者聯合聲明恐不玩了
明年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大跌,將影響台灣才剛起步的離岸風力發電,不少業者表示,已下重本在台投資,對於這樣的結果不可置信,將重新檢視投資決定。
【青春還鄉】留下孩子笑容的101種方法:攝影師楊文逸的偏鄉畢冊義拍行動
「畢業照」有沒有拍都不重要?對於偏鄉學童來說,這可能是他們將求學階段的回憶珍藏一輩子的紀念品,而很多孩子卻沒有機會擁有這種奢侈。
什麼都漲,就你的荷包沒漲?實現一家人的夢想,只有努力是不夠的
是否也曾在安靜的午夜裡,看著熟睡的孩子和伴侶,想著自己擁有的一切,有股暖暖的幸福感慢慢湧現。原因無他,因為你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庭,儘管偶有牽絆與限制,但也是甜蜜的負擔,同時你也發現,原來在自己心中早就許下了專屬於家庭的夢想。
從德國再生能源最新發展,反思我國能源政策
在今年以前,我國對於太陽光電發電設備之躉購費率,也是採取競標機制決定其躉購費率額度。然而,由於在程序設計上欠缺競爭機制與強度,導致於幾乎可說凡參加競標者均可得標之奇異現象,加上多數業者抗議,認為採行競標不利於其投資與發展太陽光電,也因此,自今年度起即取消競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