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行

4S店是指集汽車銷售、維修、配件和信息服務為一體的銷售店。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1/09/16 |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

目標「2030年新售新能源機車占35%」,從廣設充換電站到車行轉型都是必要配套

長遠來看要將台灣打造為電動機車大,短期要先增進民眾購買電動機車的意願,其中打造友善的使用環境都至為重要,然而現況下台灣為加速能源補充設施擴張而祭出補助方案,仍有兩大問題待解決。

2021/08/20 | 海森飽嗝

【街頭產業觀察】蝶戀花翻車事故四年後,遊覽車「靠行」與「削價競爭」陋習不改

詢問遊覽車業者「認為營收衰退的主要原因」,許多認為是「業者間削價競爭,使服務品質降低,相對減少租用意願」,而在「削價」的過程裡,虧了駕駛員、爽了老闆、傷了消費者。

2020/03/14 | 方格子vocus

愛車成癡,造就五十年修車手路

老闆比喻他們這些師傅就像是醫生一樣,有些經驗較少的醫生雖然能夠對症下藥但卻沒有辦法藥到病除,甚至可能很難和病人清楚解釋病因。修理機車也是同樣的道理。

2019/10/05 | TNL特稿

Uber派遣多元化計程車,華麗糖衣下包裹的仍是毒藥

Uber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其實是而是它商業模式核心武器「透過龐大資本以虧損方式掠奪市場取得壟斷地位」的作法,已經在美國資本市場上引發嚴重質疑,今天接受提出的「三納原則」也只是開始,後續還得觀察他是否真的願意「Do thing right」。

2019/05/10 | 法操FOLLAW

並非打擊創新,為什麼Uber應該以「計程車客運服務業」模式經營?

究竟Uber為什麼不用租賃車的模式經營呢?Uber要合法經營很難嗎?費率範圍需要限制嗎?而政府管制計程車業的理由又有哪些?首先要來釐清車行和車隊的差異,還有檢視相關規定。

2019/03/15 | 李修慧

【圖表】Uber懶人包沒告訴你的事:「搭車」出了事,算誰的責任?

Uber表示,「提供運輸服務的是租賃業者,Uber只是因為有很多App的使用者,所以協助媒合乘客跟租賃車。」如果發生意外,顧客該找誰求償?Uber説,「誰提供交通服務,誰就是主要承擔者。」

2019/03/10 | 讀者投書

「Uber條款」與計程車借牌營業兩件事,可說是台灣運輸業轉型的契機

Uber對於台灣制度的衝撞,讓政府願意創造出「多元計程車」,這次更改租賃車的規定,實際上也創造新的機會讓Uber在台灣轉型合法化,同時也是政府對現行複雜的管理制度進行變革的機會之窗。

2018/05/24 | Workforce勞動力量

零工經濟下的隱憂:現在的Uber完全合法了嗎?

依照汽車運輸管理規則,既然Uber駕駛與租車行必須是僱傭關係,自然屬於勞工的身份,車行身為雇主自然也必須遵守勞動法令,為Uber駕駛投保勞健保、提繳退休金、控管駕駛的工作時間與計算延長工時工資等法定義務,然而在現實的情況中,有車行有做到這些嗎?

2014/12/31 | TNL香港編輯

20分鐘後汽車限購令生效!深圳市民湧到車行瘋狂搶購

深圳市政府出爾反爾,突然宣佈汽車限購,警員和執法部門官員進駐汽車店查封趕人,中國網民媒體反映強烈。

2014/12/31 | TNL香港編輯

20分鐘後汽車限購令生效!深圳市民湧到車行瘋狂搶購

深圳市政府出爾反爾,突然宣佈汽車限購,警員和執法部門官員進駐汽車店查封趕人,中國網民媒體反映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