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9/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澤倫斯基訪加拿大,杜魯道:未來3年增援烏克蘭155億元;傳美國將提供基輔ATACMS長程飛彈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宣布,未來3年增加對烏克蘭援助6.5億加元(新台幣155億元),其中包括50輛武裝車輛和F-16戰機飛行員訓練經費。除上述軍援外,加拿大已援助烏克蘭89億加元(新台幣2122.6億元)。

2023/09/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澤倫斯基再訪華府獲拜登支持,共和黨內援烏立場出現分歧

澤倫斯基在國會山莊時,共和黨籍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格外謹慎以待。美國對烏克蘭的支出問題在共和黨內爭論不休,而麥卡錫一直難以平息黨內口水戰。部分共和黨人認為,這筆錢更該花在美國邊境安全上,同時也對烏克蘭的反攻步伐和腐敗問題抱持疑慮,擔憂錢會被浪費掉。

TNL+ 2023/09/21 | TNL國際編譯

美聯邦政府關門危機:短期撥款法案停擺、共和黨持續內鬨,強硬派揚言罷免眾院議長麥卡錫

美國政府關門恐中斷美軍對烏克蘭軍隊的訓練、軍備物資運送及軍武供應;負責區域安全的美國國務院副助理國務卿芮斯尼克(Mira Resnick)更向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表示,一旦政府停擺,除烏克蘭的軍事支持受衝擊外,華府向台灣提供的軍武也將延宕交付。

2023/09/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金正恩結束6天訪俄行,官媒稱兩國關係進入「嶄新鼎盛期」,韓媒:中俄北韓可能舉行峰會

《韓聯社》報導,目前正在俄羅斯遠東地區訪問的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有可能以將開幕的杭州亞運為契機,在亞運後訪問中國,並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報導引述專家看法指出,不能排除中俄及北韓三國領導人舉行峰會的可能性。

2023/09/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華爾街日報》:埃及人權問題沒進展,拜登政府擬將17.5億外國軍事融資轉給台灣

拜登政府上個月首度根據通常保留用於援助主權獨立國家的「外國軍事融資」(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 FMF)計畫,批准提供台灣8000萬美元軍備。官員表示,美國預計近期向台灣提供高達3.2億美元軍事援助。

2023/09/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路透社》:美將對烏交付爭議性貧鈾彈,觀察組織:烏克蘭去年集束彈藥死傷逾900人

貧鈾彈一直是引發激烈辯論的主題之一,國際禁止鈾武器聯盟等提出反對意見的機構表示,攝入或吸入貧鈾粉塵會造成嚴重的健康風險,包括癌症與先天缺陷。貧鈾是鈾濃縮的副產物,由於有極高密度特性,能用來製造彈藥,讓彈藥能輕易穿透裝甲金屬板,並可在灼熱的灰塵與金屬中自燃。

2023/08/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俄軍狂轟濫炸烏克蘭西部,俄國防部長:烏快耗盡軍事資源,西方武器無獨特之處

但最近幾週這類攻擊的次數增加。《法新社》記者本週在烏克蘭西部伊凡諾-法蘭科夫斯克州(Ivano-Frankivsk)目睹一家人將一名8歲男孩下葬,他死於上週俄國巡弋飛彈對西部空軍基地的空襲。

2023/07/3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俄前總統:烏克蘭若反攻成功,俄將動用核武;基輔開始與華府諮商,加入北約前提供安全擔保

麥維德夫表示:「試想,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支持的攻勢成功了,他們奪走我國部分領土,那麼我方將被迫依據俄羅斯總統的法令規則,動用核子武器。」麥維德夫指的似乎是俄羅斯核武原則中提到的,若俄羅斯被敵方用常規武器侵略,威脅到俄羅斯國家存續,則可用核武因應。麥維德夫曾自稱是莫斯科當局立場最為鷹派的代表之一。

2023/07/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加碼軍援烏克蘭首見黑黃蜂無人機,盟國承諾支援人道掃雷;俄非峰會27日登場將討論糧食問題

美國這次軍援還包括愛國者防空系統與「國家先進防空系統」(NASAMS)的彈藥、刺針(Stinger)防空飛彈系統、更多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彈藥、史崔克裝甲運兵車(Stryker Armored Personnel Carrier)以及各式各樣的飛彈與火箭。這將是美國對烏克蘭的第43次軍援案,總值已超過430億美元。

2023/07/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北約峰會G7發表聯合宣言挺烏克蘭;烏未獲邀入北約仍收穫豐,國際援助重點一次看

新成立的「北約-烏克蘭理事會」(NATO-Ukraine Council)也在今天召開首次會議,這個新制度旨在加強烏克蘭與北約的合作。北約各國也在一份宣言中承諾,只要有需要,就會一直支持烏克蘭。

2023/07/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軍援烏克蘭「集束彈」為何挨轟?武器特性、各國禁用原因一次看懂

集束彈是一種可怕的無差別攻擊武器,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禁用有其道理。美國這項行動無疑使其立場與西方盟友相衝突,而西方聯盟出現任何看似的分裂,都正中俄羅斯總統普亭下懷。

2023/07/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將首度提供烏克蘭「集束彈藥」:烏方稱保證慎用,人道組織譴責「對平民來說根本是死刑」

從軍事角度來說,集束彈藥可讓交戰一方一舉重擊敵方大型編隊,阻止敵人使用機場跑道,或用廣布的地雷來阻止敵軍前進,但集束彈藥攻擊時並不區分平民和軍事人員,有5%到40%的小炸彈撞擊時不會爆炸,而會在戰場上保留數十年。對此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提供集束彈藥的決定「非常艱難」,但烏軍的「彈藥正在告罄」。

2023/07/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將首度提供烏克蘭「集束彈藥」:烏方稱保證慎用,人道組織譴責「對平民來說根本是死刑」

從軍事角度來說,集束彈藥可讓交戰一方一舉重擊敵方大型編隊,阻止敵人使用機場跑道,或用廣布的地雷來阻止敵軍前進,但集束彈藥攻擊時並不區分平民和軍事人員,有5%到40%的小炸彈撞擊時不會爆炸,而會在戰場上保留數十年。對此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提供集束彈藥的決定「非常艱難」,但烏軍的「彈藥正在告罄」。

2023/07/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澤倫斯基奔走各國爭取加入北約,憂外援武器交付過慢,延誤烏國反攻計畫

澤倫斯基先前一再敦促美國和其他西方盟國為烏克蘭的武裝部隊提供更先進的武器裝備,例如美製F-16戰鬥機和長程飛彈,他在此次專訪中再次做出相同呼籲。澤倫斯基說:「這甚至和烏克蘭空中優勢超越俄羅斯無關……這只是為了平等而已,F-16戰機不僅幫助戰場上的人前進。沒有空中掩護,情況會非常困難。」

2023/06/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烏克蘭反攻遭俄軍頑強抵抗,布林肯盼能迫普亭談判;俄軍疑似炸毀第二座水壩

布林肯說:「烏克蘭反攻勝利有兩個作用,一是加強烏克蘭未來談判桌上的地位,另外也會產生一個實際效果,讓普亭最終能聚焦於談判,對他自己所發動的戰爭做個了結。」布林肯在與義大利外長塔加尼(Antonio Tajani)召開的聯合記者會上表示:「從這個意義上說,烏克蘭的反攻,實際上可以拉近和平,而不是拉遠。」

2023/06/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澤倫斯基:猶豫讓烏克蘭加入北約,恐危及其他國家;美再軍援逾90億防空系統和彈藥

澤倫斯基提到:「最近有位中國記者問我:『為何要加入北約?』答案非常簡單:當缺乏安全保證,就保證一定會有戰爭。」他說:「我們需要公正的和平。這正是為何每個與俄羅斯接壤的歐洲國家,以及每個不想遭到俄國撕裂的歐洲國家,都應該是歐盟和北約的正式成員。」

2023/05/22 | BBC News 中文

G7峰會聯合聲明劍指中國「經濟脅迫」,澤倫斯基成最後一日焦點

從澤倫斯基的角度來看,他盼望在獲得G7和其他國家對烏克蘭的長期支持的保證後,能順勢試圖說服其他領導人,無論他們來自印度、巴西還是其他地方,一同加入支援烏克蘭的隊伍。「現在,他有了寶貴的面對面時間,而不僅僅是通過電話或視頻連接進行對話,努力提出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