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9/22 | 美國之音

東協歷史性首辦聯合軍演,成員國南海利益不同未能達成抗戰共識

東協成員國9月19日在巴淡島舉行了為期五天的聯合軍演,儘管印尼否認了軍演是針對中國,但專家學者認為,此軍演是東協想對北京展示南海「在某 種程度上屬於東協的」,而東協也想藉此向國際社會展現東協在此區域的存在。

2023/09/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媒:美國計畫提高台灣陸軍赴美受訓至營級規模,強化防禦能力,學者:汲取戰術思維強化「打裝編訓」

國軍赴美交流過去都以「排、連級」部隊赴美,而陸軍第542旅、333旅聯合兵種營,在今年下半年則首次以「營級」規模赴美交流,因此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解讀日媒報導,認為日方的重點應是建立一個類似空軍派駐美軍路克基地的常態性交流計畫,進而汲取美軍觀念、強化國軍的「打裝編訓」。

2023/09/18 | Abby Huang

單日103架次共機擾台創新高,學者:數量雖多,但曝解放軍區域作戰弱點

國防部今(18)日表示,自昨日以來偵獲共機103架次出海活動,是有記錄以來台海周邊單日共機襲擾數量最多的一次,已超越今年4月10日單日偵獲91架次的紀錄,當時中共為抗議總統蔡英文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在紐約見面,進行環台軍演。

2023/08/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菲澳南海聯合巡演:美國魚鷹飛機墜毀,3名美國陸戰隊員死亡、5人重傷

南海情勢緊張之際,菲律賓和澳洲首度舉行雙邊兩棲演習,美國陸戰隊出動支援。北領地緊急服務事故地圖顯示,今天上午,位於澳洲大陸以北約60公里的麥維爾島(Melville Island)有「飛機失事」。

2023/08/25 | 方格子vocus

「山道猴子」成日玩命、錯把運氣當「技術過硬」,民進黨執政的台灣又何嘗不是如此?

《山道猴子的一生》中被慾望趨勢、墮落以至無可救藥的展演,也是台灣政治的意外隱喻。「為什麼大家都針對我啊!」、「這些廢物,就是見不得別人好啦!」等質問,正如劇中的「山道猴子」,步步沉淪卻執迷不悟。其背後是民進黨的賭徒心態,想賭北京虛晃一招,全然不顧賭輸之後,台灣民眾與產業可能面臨的生計問題。

2023/08/22 | 王昱晴

北韓譴責大衛營與美韓軍演,北韓官媒:可能提高朝鮮半島核戰爭風險

上週五落幕的大衛營峰會,深化美國、日本、韓國三方對於朝鮮半島與台海危機,以及三方經濟合作的立場。然而,北韓官媒《朝鮮中央通訊社》的一份不具名的評論文章,回應大衛營協議:「朝鮮半島極有可能發生歷史上首次的熱核戰。」

2023/08/21 | Abby Huang

副總統賴清德過境美國、解放軍戰備警巡僅一天,學者:「快閃軍演」模式已成形

學者指出,中國在今年1月和8月「快閃式」的戰備警巡,可將內部宣傳外部化、轉移內部問題(經濟狀況和高失業率,河北水災救災不力等),同時對外交事情表態。但近期軍演效果遞減,不僅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在國際間又引起更多警覺,對北京來講反而不利。

2023/08/19 | TNL 編輯

賴清德結束出訪巴拉圭,共軍「海空聯合戰備警巡」對台軍演:對台獨分裂勢力的警告

國防部指出,自18日上午6時,到19日上午6時,共偵獲共機9架次、共艦6艘次,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而目前共機上並沒有越海峽中線及西南領空。共軍東部戰區於宣布在台灣周邊組織「海空聯合戰備警巡」,進行聯合演訓。並稱這是對台獨分裂勢力,以及外部勢力挑釁的警告。

2023/08/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10年來跟外國聯合軍演次數加倍,東協國家不願得罪中美任一方

全球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中國企業事務項目主任艾希頓(Anna Ashton)認為,許多國家依賴中國貿易關係,必須保持雙方友好;收到大量美國武器交付的國家也在安全上依靠美國,所以為了取悅雙方,這些國家願意以具備象徵意義的軍演安撫中國,同時仍可獲得美國的武器交付或安全保證。

2023/07/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議員提《國防授權法》修正案,擬邀台參與2024軍演、建立戰爭儲備物資計畫

參、眾議院軍委會每年分別提出國防授權法案,兩院軍委會通過各自版本後,再送交兩院院會審議並表決通過。由於兩院版本多不同,往往須耗費數個月協商出共識版本,再交由兩院各自表決通過,才能遞交總統簽署生效。

2023/06/26 | 德國之聲

無人機+戰鬥機將是北約空中戰力的極致,但德國持懷疑態度

北約「空中衛士23」演習仍使用傳統戰鬥機,與空戰中的新戰術形成對比。無人機或將成為更便宜、更有效率的選擇,但德國仍然對此持懷疑態度。

TNL+ 2023/06/26 | 湯名暉

中國重提毛澤東「極限思維」 ,策動連串「灰色地帶衝突」爭取對美國的政治勝利

中國近期以「極限思維」策動的一連串「灰色地帶衝突」,其戰略傳統來自於毛澤東思想,以「打打談談」的形式,作為軍事行動支撐談判,同時考驗對手的底線,從國共內戰到近年的領海與邊境衝突並不鮮見。

2023/06/09 | 德國之聲

北約史上最大規模軍演將登場,德國中將:我們要保衛每一公分的領土

美國和德國官員表示,演習將「絕對令人印象深刻」,並表明北約領土是一條政治「紅線」。 這場以德國為主、北約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空軍演習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看點?

2023/05/31 | 德國之聲

美日菲將首次舉行海防聯合演習,菲律賓強調「與中國在南海爭端無關」

雖然菲律賓官員強調這只是例行演習,但美國、日本和菲律賓的海岸警衛隊將首次在南海舉行3國海上演習,此舉被認為是因應中國在該區域的擴張與軍事行為。

2023/04/25 | 德國之聲

龍應台《紐約時報》文章引爭議:「選對黨」可以預防戰爭嗎?

龍應台認為,台灣將於明(2024)年1月舉行關鍵的總統選舉,是對抗中國還是尋求和解的問題將在未來幾個月對我們所有人產生重大影響。「如果國民黨獲勝,與中國的緊張關係可能會緩和;如果民進黨保住了權力,誰知道呢?」

2023/04/25 | 讀者投書

亞洲各國關切台海局勢看似一件好事,背後其實隱含潛在風險

地緣政治成為近年國際最關注議題之一,近來各國紛紛表達對台海局勢的關切,同時也認為台灣是一個危險的地方,這樣的意識到台灣的重要性,是否是一件好事呢?

2023/04/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柯文哲訪美:「維持現狀」是不得已的選擇,中共黃海軍事行動無助改善兩岸關係

正在華府訪問的柯文哲今天被問到對共軍活動的看法時表示,這種事不會改善兩岸關係,只會越來越差。台灣海峽的距離是固定的,但「兩邊人心距離是變動的,中國還是要懂這個道理。」柯文哲表示,目前沒有前往中國訪問的規劃,重點在於大家想不想談,台灣和大陸應該要溝通,只是他也感慨,現今主張兩岸溝通,需要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