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軍艦

軍用艦船,簡稱軍艦,是列入海軍或其他軍兵種編制,用於完成戰鬥任務和保障任務的戰鬥艦艇和特種艦艇,現代軍艦一般裝有艦炮、機槍、機炮、近迫武器系統、防空飛彈、反艦飛彈、反潛飛彈、魚雷、水雷。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烏克蘭彈襲克里米亞港口塞凡堡,俄烏戰爭以來對黑海艦隊最大規模攻擊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持續以長程飛彈和攻擊型無人機從遠距襲烏;而基輔當局13日這場襲擊行動,凸顯出烏方飛彈打擊能力與日俱增。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發言人尤索夫(Andriy Yusov) 表示,「我們確認一艘大型登陸艦和潛艦被擊中。我們不對襲擊手段發表評論。」烏克蘭方面並未透露更多的損失規模細節。

2023/05/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徵兵新制上路,日媒:著眼台海衝突,學者:為少子化、科技戰爭準備

新修訂條例還讓中國軍方在緊急情況下更容易徵兵,並可根據所需兵員的種類調整徵兵條件和方式,以使補給運輸部隊能優先運送軍隊,便於迅速部署。報導直指,這些變化反映了北京可能與台灣發生衝突的關切。相關的陸海空全面戰爭,可能需要中國動員退役軍人和現役軍人。

2023/04/13 | Abby Huang

法國軍艦穿越台灣海峽不是第一次,為什麼這次「普拉亞爾號」引發關注?

法國護衛艦「普拉亞爾號」本月通過台海,沒有遭到中國抗議,分析認為這是得到中國當局的批准,鑑於法國總統馬克宏近日對中國的友好表態,一些人將法艦過境視為「中法軍事合作的標誌」。

2023/03/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法新社》分析中國軍力:陸軍、海軍規模全球最大,空軍正「迅速趕上」西方

根據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中國人民解放軍擁有逾200萬受訓過的男女現役軍人,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武裝部隊。以艦艇數量而言,中國海軍規模為全球最大,但其中包括許多巡防艦、護衛艦等較小型的軍艦。中國也擁有大量飛彈庫存,以及能夠搭載核武器的匿蹤戰機、轟炸機,還有核動力潛艦。

2022/08/3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俄烏戰爭破壞黑海生態,科學家估計:至少5000隻海豚因俄軍聲納死亡

20世紀,估計有200萬隻海豚在黑海優游,但捕撈和海洋汙染導致海豚數量下滑。有項調查指出,2020年剩約25萬隻。魯塞夫估計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已有5000隻海豚遭殺害,約占黑海海豚總數2%。在魯塞夫看來,俄軍戰艦使用的軍事聲納,毫無疑問是這波大規模死傷的罪魁禍首。

2022/08/30 | TNL 編輯

英、美海軍都吃閉門羹:與中國簽安全協議後,索羅門群島禁止所有外國艦艇入港

自今年與中國達成安全協議以來,所羅門群島與美國及其盟友國的關係日益緊張,上週,美國海岸防衛隊巡邏艇「亨利號」未能獲得索羅門群島入港加油許可,英國海軍「史佩艦」近日也未能獲得停靠許可。

2022/08/09 | TNL 編輯

拜登有信心台海局勢不升級;美國防次長譴責中國「切香腸」,數週內派美艦通過台海

美國國防部政策次長卡爾(Colin Kahl)指控北京,以切香腸方式企圖創造新現狀,大量機艦跨越台海中線,顯然要脅迫台灣及國際社會,他還說外界可預期未來數週內將有美艦通過台海。

2022/08/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共新劃設「第7演習區」8日持續進行,專家評:從火力突擊、聯合封鎖到登島作戰,4天軍演環環相扣

共軍此次軍演是否已於7日結束,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昨天向《中央社》記者表示,中共新劃設「第7演習區」將於8日持續進行,可合理評估應為最後一波軍演;由於劃設區在台灣東部的菲律賓海,研判很有可能是進行彈道飛彈的試射。

2022/08/05 | TNL 編輯

共軍5枚彈道飛彈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其中4枚飛越台灣上空,日外相要求「立即停止軍演」

國防部昨天深夜發布新聞稿說明,彈道飛彈發射後的主要飛行路徑位於大氣層外,對飛越的廣闊地面區域並無危害。國軍運用監偵系統,可精準掌握中共發射的東風系列飛彈彈道,並預測其落點為台灣東部海域,對本島地面不構成危害,據以完成戰備應處,符合接戰規則;因此,未發布防空警報。

2022/06/04 | 黃皓筠

俄烏戰火下的生態劫難:黑海沿岸發現數百具海豚屍體,科學家懷疑軍艦聲納是兇手

俄烏戰爭持續延燒的同時,近期黑海沿岸也被發現有數百具海豚屍體被衝上岸,科學家解釋軍艦與潛水艇的低頻聲納會直接干擾海豚的回聲定位系統。失去導航能力的海豚,便無法辨認獵物位置,暴露於挨餓的風險。

2022/02/22 | TNL國際編譯

中國艦艇以雷射光束照射澳洲軍機危及飛安,戰略專家:北京欲展現其在南太平洋更強大的影響力

澳洲國防部長彼得・達頓表示,雷射光束照射恐使飛行員失明,中國的行徑是一種刻意的侵略行為,達頓亦強調,通常不該看到中國的海軍在澳洲領海活動。

2022/02/01 | 精選書摘

《努力,但不費力》:避免付出時間和努力換來報酬遞減,務必釐清「完成」的樣貌

如果你想讓某件事難以完成,只要把目標盡量弄得模糊不清,事情就絕沒有完成的可能性。因為從本質上來說,一個沒有明確終點的計畫是永遠不可能完成的。

2022/01/31 | 霧谷晶策

烏克蘭情勢箭在弦上,美、俄各自展開大規模軍演,為可能爆發的衝突「勵兵秣馬」

即便過去兩週美、歐、俄外交和國防高層展開針對烏克蘭問題密集的會談,但結果卻相當有限。同一時間,美、俄各自積極展開大規模軍演,似乎是在為即將爆發的衝突「勵兵秣馬」。

2021/11/10 | TNL國際編譯

美國海軍以性別平權領袖「哈維米爾克」命名艦艇,榮耀歸於LGBTQ族群

哈維米爾克是率先公開其同性戀身份的政治人物之一,他於1951年韓戰期間加入海軍,當時同性戀不被允許從軍,被長官揭發後,哈維米爾克被迫退役,結束4年軍旅生涯。

2021/09/09 | 霧谷晶策

中國《海警法》《海安法》接連出台,利用法律戰讓衝突發生時「師出有名」

中國在今(2021)年一舉通過《海警法》、《海安法》,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針對目前中國於東海和南海,與區域內國家爭議做好準備。

2020/08/08 | 影音精選轉載

香港曾出產英軍美軍軍艦?4個你意想不到的「香港製造」小知識

造船業是香港開埠初期的主要工業,除了製造商船之外,還會為其他國家製造軍艦。無錯是軍艦,而且為數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