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正義

轉型正義(英語:Transitional justice)是民主國家對過去獨裁政府實施的違法和不正義行為的彌補,通常具有司法、歷史、行政、憲法、賠償等面向。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專訪】胡佛檔案館長:蔣介石日記是最多人調閱的館藏,驚嘆台美軍事合作史淵源深

魏肯表示,要理解歷史真相,研究兩蔣日記這類一手資料,有助一窺決策者當下思維,但個人日記呈現的僅是當事人視角,未必完全真實,閱讀時必須帶著批判性,因此胡佛檔案館盡力收藏各類檔案,包括右派法西斯、左派共產主義,不會以意識形態或黨派篩選。

2023/05/08 | 精選書摘

《春山文藝李登輝100年專輯》:鍾永豐〈哈金的眼神〉

哈金賦予讀者更大的閱讀自由與視野,使之能更整體性地省思促發歷史性苦難的政治體制與社會文化,及其對人的價值觀及心理投下的深刻影響。如此,讀者更有可能進行批判與思辨。我們甚至可以說,哈金成就了一種具有民主素養的現實主義文學,為中國近現代苦難的書寫開創出更可與當代世界文學對話的道路。

TNL+ 2023/04/09 | 林家瑜

濟州四三事件75週年追悼會:不管是左派右派,都不該消費家屬只想撫平傷痕的心

濟州4.3是從1948年4月3日至1954年9月21日,軍警以肅清共產份子為名義進行的無差別血腥鎮壓事件。由於當時濟州島內沒有刑務所,許多無辜濟州島民都被送往全國各地其他刑務所關押,1950年韓戰爆發後,政府隨即將他們連同預先拘留的保島聯盟會員一並槍決,才致使許多人至今屍首未明。

2023/03/31 | 《思想坦克》

黃國書與台版黑暗榮耀:警總1992年就解散了,但深植人們心中的「小警總」並沒有消失

固然黃國書當年的間諜行為傷害了被監視者的情感跟權益,道德上也有非常重大的瑕疵,永久退出政壇也不為過,但他真的是這幾十年來最值得被檢討的人嗎?每當黃國書公開道歉承認自己的錯誤,就讓人感覺到無比的荒謬:同樣是監視異議份子,馬英九就從來沒有道歉過。

TNL+ 2023/03/27 | 橫議拉美

《阿根廷1985》雖未收穫奧斯卡,但軍政府恐怖統治至今仍影響阿根廷政局

尼斯曼預定於2015年1月18日至國會作證,其報告可能對克莉絲汀娜・費南德茲(Cristina Fernández)總統妨礙司法公正做出爆炸性證詞,未料就在他出席作證前幾個小時,被發現離奇在寓所浴室中槍身亡,當局雖研判應該是自殺,但其家人說他沒有自殺理由。由於未發現遺書,在野黨認為檢察官係遭「暗殺」身亡。

TNL+ 2023/03/21 | TNL特稿

經典賽請出鄭成功抗荷的反思:狹隘式的教育渲染,讓人質疑是否在乎原住民感受

WBC台灣對戰荷蘭的賽事中,球迷和媒體報導均帶入鄭成功的畫像,慶祝中華隊抗敵成功。為何大眾們一味地吹捧鄭成功?只因對手是荷蘭人?試問,鄭成功若真幫中華隊力抗荷蘭,那他所象徵的是中國人、台灣人、日本人,哪國人打贏了荷蘭人?

2023/03/21 | 讀者投書

不忠黨卻忠台:1945-1947,桃園神社被台灣刻意遺忘的歷史

看到蠻多人打桃園神社的風向,已經完全把忠烈祠與國民黨劃上等號。或許在台灣其他忠烈祠的歷史脈絡來看,這直觀的想法是正確的,但這放在桃園神社卻是錯誤的。相反的或許可以說桃園忠烈祠,是全台忠烈祠當中真正「忠」台的起源。

2023/03/17 | 李秉芳

大法官:追討國民黨社團「黨職併公職」溢領退休俸合憲,落實轉型正義

在國民黨社團例如救國團等地方工作過的人,那些社團期間的年資能不能算是公務員的年資?可不可以領公務員的退休金和優惠利率?銓敘部開始追回溢領的退休金之後有許多人不滿聲請釋憲,而大法官們認為,這並沒有違憲。

2023/03/16 | 李秉芳

批評國民黨被提報流氓,又因「陰謀顚覆政府」罪入獄10年,前台北市議員林水泉含冤60年終獲平反

林水泉在選舉期間,公開批評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施政,遭行政提報為「流氓」,被送往小琉球管訓1年8月。結束管訓後,林水泉1964年當選台北市市議員,然而當時他的任期尚未屆滿,又再被當局以「陰謀顚覆政府」罪名逮補,入獄服刑10年。

TNL+ 2023/03/08 | TNL國際編譯

佛羅里達州共和黨參議員提《終極廢除法案》,若通過「曾支持蓄奴」的佛州民主黨恐被消滅

「既然現在的民主黨,堅持移除南北戰爭時期主張蓄奴的人物紀念雕像,那我們也應按照同等的標準來審視民主黨,也就是說,當時支持奴隸制度的民主黨也應該要被『消滅』,否則民主黨這些自以為反種族主義的行徑就只能用虛偽形容。」英格利亞在對外發布的新聞稿中如此提及。

2023/03/02 | 《思想坦克》

台灣民主化只有轉型沒有正義,獨裁者後代就透過民主的形式「收回」權力

我們今天看到的臺灣歷史斷層,都像是一段時間就會固定噴發的火山,新的岩漿及火山灰會將舊的地層掩埋,如果我們不積極去挖掘、去橫剖檢視,我們就不會知道有什麼文化被深埋在表層之下。和平很好,但我們也不能假裝沒有代價。至少,我們總有哀悼的權力吧。有嗎?

2023/03/01 | BBC News 中文

228和平紀念日:台北市長蔣萬安面臨從政後的首次大考

葉虹靈表示,她同意在台灣,蔣萬安的「雙重身份」在面對轉型正義議題上「既敏感又責任重大」,蔣萬安是否在具體處理轉型正義議題的行動上有所展現,是台灣社會關心之重點,這包含怎麼處理台灣法律已經明訂的「移除威權象徵」,以及他一度提過的「中正紀念堂轉型」等。

2023/03/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林宅血案43週年,監委范巽綠:主謀呼之欲出,政府該拿出誠心解密政治檔案

范巽綠說,由國安局指示警總等情治系統組成「307會報」,警總掌控所有偵辦方向,每次專案會報紀錄最後都交到國安局,合理懷疑國安局還有未解密、遺失、隱藏檔案,希望政府部門一起努力溝通,拿出誠心決斷處理該解密的政治檔案,這對台灣的轉型正義非常重要。

2023/02/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國民黨談228:蔣萬安稱坦然面對,朱立倫讚蔣是黨內最重視轉型正義的中生代

蔣萬安今天出席台北市動物園照護紅毛猩猩寶寶活動,接受媒體聯訪時被問及228紀念活動,屆時致詞時是否會釋出特別善意,讓家屬求得和解。蔣萬安回應,希望坦然面對,也感謝文化局之前安排他與受難者家屬會面、傾聽家屬們的想法。

2023/02/24 | 李芯

政治檔案九成資訊被遮蔽,范雲提2訴求籲「揭露威權打手」

鄭南榕家屬鄭竹梅指出,他是當事人家屬第二代,對於父母輩、甚至祖父母輩的過去,「我們應該要有『知』的權利」。而鄭竹梅目前收到的檔案,會遭情治單位以國家安全等理由遮掩,因此他呼籲加速通過《政治檔案條例》的修法,「這並不是為了帶來仇恨,而是帶來和解」。

2023/02/21 | 《思想坦克》

推動「路名轉型正義」帶來的地方收益,絕對遠高於道路更名的行政成本

除了去除權威、增加地方特色和居民對故鄉的了解外,如果從中國沒有立場說三道四的中正路開始正名,透過過程中的社會溝通、公民參與模式,並且讓社會開始看到道路正名的商機,更可以做為未來路名去中國化的基礎。

2023/01/23 | 方格子vocus

【書評】賴香吟《白色畫像》:刻意節制的筆法宛如一壺沒有燒開的開水,有點可惜

儘管作者拼命的想寫出不帶任何偏見、以客觀的角度完成的文學,但是讀者畢竟是人,我們光看組成作品的基本材料時,就已經做了價值判斷了;更不要講閱讀的過程中,必須要用自己的觀點重新詮釋、理解作品的內容,在此同時,意識形態早就無孔不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