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辦公室

辦公室(office),又稱辦公大樓、寫字樓,是一種讓人們在其中辦公(工作)的場所,通常是房間的形態,但隨著電腦與網路的發達,也漸漸出現不需要實體空間的虛擬辦公室(Virtual Office)。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9/11 | TNL國際編譯

疫情期間遠端工作使人口向郊區移動,「大型城市是否消亡」論辯浮上檯面

許多專家認為,大城市的辦公大樓將不得不轉型,以抵禦混合式或遠端工作的持續發展。不過,即便商業收入的損失恐導致城市預算缺口,卻可能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質。未來城市可能減少商業活動,並以便利生活作為導向,強調文化和娛樂性。

2023/05/18 | 黃靖芸律師

外遇時「被仙人跳」,還算是侵害配偶權嗎?

女經理認為,自己其實是遭到老闆仙人跳,因為老闆明知道辦公室有監視器,卻還在監視器的範圍裡與自己擁吻、摟抱,最後再將監視器畫面給元配,讓元配能對自己提告,假如真的是這樣的話,是不是就不算是侵害配偶權了呢?

2023/05/04 | 精選書摘

《最高提問力》:「制式化提問」惹人厭煩,別人根本懶得回答

所謂的制式化提問,就像過去用來製作家紋的模子,只要使用模子就能多次做出相同的物品。但由於使用固定的形式缺乏變通性,如果遇上了這類很制式的提問,難免會覺得無聊、提不起勁回答。

2023/03/25 | 德國之聲

想拉回習慣遠距工作的員工,老闆可試著將辦公室打造成「社交場所」

隨著德國疫情防控措施的放開,許多企業準備逐漸恢復線下辦公,可員工的意願卻與老闆大相逕庭,他們更樂意繼續居家辦公。是什麼原因讓員工排斥重回辦公室工作?怎樣才能改變他們現在的想法,自願回歸辦公室?

2023/01/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拜登「文件門」:私人辦公室與私宅接連發現機密文件,美國司法部長派特別檢察官調查

拜登法律顧問索柏表示,在德拉瓦州威明頓市拜登車庫內的一個儲存空間,發現了「少數」帶有機密記號的文件,隔壁房內還有另一份文件。拜登隨後公布這間房是他的個人書庫。被揭露可能不當處理機密文件或紀錄,可能會讓拜登頭疼。拜登曾說,前總統川普把數百份這類紀錄放在自己的佛州俱樂部裡是「不負責任」。

2022/11/24 | 精選書摘

《開店的地點學》:上班族大排長龍,為什麼商業辦公區的餐廳還是很難賺錢?

令人意外的是,中小企業的人卻不會考慮這麼多,「因為租金便宜」、「因為離車站很近」,他們會因為如此簡單、未經深思熟慮的選擇來決定開店位置,但這樣是行不通的,還是必須有所根據、仔細解讀「城市的特質」才行。

2022/10/06 | 潮健康

久坐容易腰痠背痛,是因為這兩個部位沒出力! 「三個90度」原則助你坐挺、坐直

上班族可在閒暇時進行適度針對核心肌群、背部肌群的阻力訓練,幫助2大肌群支撐脊椎,坐姿自然能夠抬頭挺胸。至於平時該如何得知自己的坐姿是否正確?魏國展醫師表示,平時辦公或學習時,民眾可遵照「3個90度」原則坐挺、坐直:

2022/07/29 | 精選書摘

《對付職場神經病的社畜生存指南》:「慢性牢騷大王」不但會傳染,還會引發巨大的職場災難

在三大牢騷類型當中,最容易引發各種問題的非這類牢騷莫屬。因為當事人完全不懂得滿足、也不懂得什麼是快樂,對於世界上的一切看法都非常負面。只要他稍微變得辛苦一點、事情的結果跟他想像的有點不同,他絕對不可能用積極正面的心態接受,只會一直哭喊著自己的難處。

2022/07/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遠端工作成常態,矽谷人才外移形成「甜甜圈效應」掏空舊金山等重要城市

疫情使商業與職場運行模式發生巨大的轉變,企業的遠端政策使人們不再需要搬遷至工作的地區,專家就發現,從人口統計來看,舊金山和聖荷西等科技城就出現明顯的人口外移潮。

2022/07/11 | 精選轉載

激怒聰明員工的最佳方式:如果你認為哪個員工是白痴,只有兩種可能

不要等到那時才哭天喊地,慌忙甩鍋給任何離職員工,然後期望上司不會降罪於你這位天經地義的英雄。讀下去吧,一群人合作的目的不是因為有些人可以當英雄,而是大家能夠把事情做好,把錢賺到,然後回家睡覺。

2022/05/08 | 潘柏翰

5/8起居隔、輕症居家照護新制上路,7個QA一次看懂不同情境裡你該怎麼應對

指揮中心宣布5月8日起,只有確診者的同住親友(含住宿學生同寢室友)需匡列為居家隔離對象,並進行3天居家隔離+4天自主防疫。5月8日起,輕症居家照護者距發病日或採檢日已達7天,無須採檢直接解隔,並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

2021/12/24 | 新加坡紅螞蟻

午睡文化、全華語環境、996模式,哪些中企文化讓新加坡本地員工無法適應?

對於為人詬病的996模式,受訪的新加坡中企前員工表示,加班加點雖然是中企的常態,有時也有可能要從早上9點工作到晚上9點,但周六目前都無需上班,最多只能稱之為「995」。

2021/11/23 | Tracy

【TNL沙龍議題集錦】資方該如何應對「拒回辦公室潮」?「彈性育嬰假」有可能嗎?

TNL網路沙龍中,這週有幾個值得討論的話題,包含疫情後西方社會「拒回辦公室潮」的討論,以及台灣「彈性育嬰假」實施的可能性,若你有想法,也歡迎在底下留言!

2021/11/19 | 讀者太太Mrs Reader

回不去了!英國行銷公司大張旗鼓歡迎員工重回辦公室,結果第一天只到了三人

西方社會拜疫情所賜,在經歷了所謂的「大離職潮後,現在要面臨的是「拒回辦公室潮」,在後疫情時代的職場,已經不能用以前的思維來看待實體辦公室,因為既然在家裡就能完成工作,實體辦公室就不能僅只是「辦公」的地方。

2021/10/18 | 創新拿鐵

在家上班常「分心」?行為大師教你排除外部干擾、保持專注的四個絕招

填滿我行事曆、讓同仁知道我們何時不想被打擾、將電郵簡單的分類為「今天」或「本週」、設定「開放時間」,運用這4個方法避免外部干擾的方法保存專注,不管在家或是在公司,都能夠有足夠的時間思考與創新!

2021/02/26 | George Chan

不舒服的辦公室就像不舒服的床讓人生病,「開放式」辦公空間如何設計才不影響效率?

開放式辦公室看似寬敞、較不阻擋人與人互動,但也可能造成空間內的人互相干擾,影響工作效率。即使是開放式辦公室,最好考慮實際上的交流需求,並也給員工彼此留點隱私。

2021/02/23 | 精選書摘

《與壞情緒和解》:「辦公易怒綜合症」有可能發展成慢性病,甚至終結你的工作

是否會導致疲勞,心理狀態很重要。在輕鬆的狀態下,我們很少感到疲勞,而在緊張的心理狀態下,疲勞便會排山倒海地襲來,可見消除疲勞的關鍵點在於消除緊張。

2021/02/11 | 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

《那些你未必知道的印尼》作者賴珩佳:初來乍到能順利融入印尼,我要特別感謝《流星花園》的F4

在這集《阿峇卡巴東南亞電台》我們要訪談《那些你未必知道的印尼》作者賴珩佳,在今天的節目裡,我們要來與珩佳聊聊移居印尼的經歷,而在新年到來的同時,珩佳在印尼又是如何慶祝過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