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辭職

辭職是在職業上一個員工辭別自己原先的工作崗位及組織,讓出其職位予新接任人。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26 | TNL 編輯

大英博物館2000件文物遭竊:2021年就有人通報在eBay上看到館藏拍賣,館長引咎辭職

丹麥古董商格拉德爾(Ittai Gradel)估計,這起竊案恐有高達2000件文物遭竊,包括幾乎一整批沒有登記的寶石。早在2021年時,就有人大英博物館通報有文物在拍賣網站eBay上出售,然而大英博物館卻置若罔聞。

2023/07/03 | 精選轉載

重返職場的全職媽媽:45歲成為一道坎,重投履歷感受是「幾乎無人聞問」

「人家都說45歲後很難找工作,我總覺得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40歲時為了待產育兒而離職,Mei原先計畫3年後重回職場,卻沒想過這條路走了十年。媽媽二度就業會遇到的困難,她都遇到了,當工作與家庭照顧責任難以平衡,Mei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如何找回自己的答案。

2023/06/22 | 精選書摘

《只要改變5%,生活就有全新的可能》:我漸漸原諒了之前持續許多年,那個鹹魚又迷茫的自己

知名心理學家李松蔚收錄44個故事案例,談論很多人在真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像是對自我的不滿、原生家庭的痛苦、夫妻關係的煩惱、工作與生活的矛盾等等。作者請個案在未來一周內,嘗試一個沒有試過的行動,嘗試5%的新可能,然後將結果回饋給他。新的行動帶來了新的經驗,而當新的經驗打破慣性的時候,改變就一步一步地發生了。

2023/05/03 | 精選書摘

《就算社畜,也要當不吃虧的那一個》:只有在勞工不怕辭職的時候,健康的社會樣貌才有可能實現

作者磪慧仁是韓國專業勞務士,從事職場糾紛諮商多年,她透過本書向身心疲憊的上班族們傳達安慰和專業知識,犀利地從各個角度審視把勞工變成不敢出聲的膽小鬼的社會,幫助讀者釐清「合理的要求是工作,不合理的要求是霸凌」的界線,瞭解在勞務場合「撞鬼」時的求助步驟和救濟管道,維護自己的勞權!

2023/03/27 | 精選書摘

《人脈風格》:一句惡意評論,便足以毀掉整個工作團隊的心理安全感

你提出一個新主意,有人回「老實說,那根本不管用。」你可能會在開完會後很久一直想著這件事,在腦海中重演這段對話,說著你希望當時有說的話,或者想著其中一名團隊成員真是個混蛋。下次你或許會再三猶豫要不要提出建議,其他團隊成員也會這樣。團隊的心理安全感已遭受重創。

TNL+ 2023/02/17 | TNL國際編譯

「政」撼彈!蘇格蘭首席部長史特金無預警請辭,獨立公投與跨性別政策成未竟之業

愛丁堡大學領土政治學教授麥克文(Nicola McEwen)對此表示,雖然史特金的國際形象十分傑出,但在經過數次爭議事件後,她明顯已經變成了象徵分裂的政治人物。「人民後續開始意識到,史特金或許不是那名能夠引領大家通往下一階段的人物。」

2023/02/16 | 精選書摘

《禮貌的力量》:壓力比你想得更要命,無禮言行會讓公司付出沉重代價

財星全球前1000大公司的管理者與執行人員,上班時要花13%的時間調解員工關係,以及收拾無禮言行搞出的爛攤子。也就是說,這些時間根本沒有被用在主要業務上,如策略發想、培養客戶,或是輔導員工等。萬一公司必須聘請顧問或律師來解決問題,成本更是會直衝天際。

2023/02/15 | 翻轉公職

「離職之後活得下去嗎?」若只用薪水衡量價值,你永遠無法決心辭職

如果你不是「義憤辭職」而是「計畫性辭職」,對於財務狀況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是知道自己的底線,另外也別忘記,人生有很多價值是錢無法衡量的。以下是2022年因為辭職,自由業9個月,所為我帶來的一些「無法用錢衡量的價值」。

2023/01/29 | 方格子vocus

資深HR:好聚好散,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三個你最好小心避開的離職雷區

在職時兢兢業業、離職時紛紛擾擾,這是我們最不想看到的。公司或主管的社會影響力與身為小員工的你是不對等的,其中不乏搞得烏煙瘴氣兩敗俱傷,以下是三種常見的「令人遺憾的分手方式」。

2023/01/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紐西蘭總理阿爾登無預警辭職,並說很期待帶女兒去上小學、與伴侶完成終身大事

紐西蘭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今天無預警宣布將於2月卸下總理職務。反對派國家黨黨魁盧克森說:「我謹代表國家黨,謝謝總理阿爾登對紐西蘭所做的貢獻。她為這份勞心費神的工作付出了一切,我祝福她和她的家人未來一切都好。」

2023/01/15 | 大人學

【大人學】Netflix前人才長:「常換工作的人表現更出眾」,我該效仿嗎?

以Netflix前人才長鼓勵大家跳槽、追求成長這例子來看,你若留意,就會發現常站出來給予類似建議的,一定都是已經處在某個優勢位置的人。也就是說,他底下的部屬不會跳槽,而其他公司的人才可能會因此離開原公司,甚至加入他的公司。

2023/01/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94%勞工年後想轉職創14年新高,最嚮往跳槽台積電、長榮、富邦金

年關將近,根據人力銀行調查,有逾9成4上班族透露農曆年後想換工作,比例續創14年新高。人力銀行分析,綜觀三大產業最嚮往企業排行榜,其中長榮集團連兩年在「傳統產業」組取得第一,富邦金也在「金融產業」組連兩年奪冠,「護國神山」台積電更取得「高科技產業」組9連霸。

2023/01/0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逾10萬人赴梵蒂岡告別本篤十六世,《路透社》:教宗方濟各若請辭難度降低

《路透社》報導,本篤十六世2013年成為600年來首位辭職的教宗,未履行職務至離世為止。之前「兩位教宗」已十分困擾教會,遑論出現兩位退休、一位現任的「三位教宗」情況。本篤十六世去年12月31日辭世後,對方濟各與天主教會而言,決定辭職應該會變得比較容易,並且可能促使方濟各檢討未來教宗因年邁而辭職時會發生的情況。

2023/01/0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清零政策與審查機制澆熄熱情,中國年輕公務員考慮辭職「潤」出國

中國僵硬的政策導致公務員必須執行錯縱複雜的規則,一線工作者成了「出氣筒」和「減壓閥」。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與工作無關的任務,例如黨史學習、宣傳部門組織的意識型態課、反腐部門的法紀輔導班。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2年上台以來,這些內容在整個中國都越來越重要。

2022/12/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教廷證實本篤十六世現在「病得很重」,教宗方濟各籲請信徒祈禱集氣

2013年成為600年來首位辭職的教宗後,本篤十六世幾乎完全淡出公眾視野,在那之後出現過的為數不多照片可以看到他身體日益虛弱。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結束時說:「我想請求各位為榮休的本篤十六世進行特別祈禱。」方濟各請求信徒「想起他,因為他病得很重,請求上帝慰藉並且支持他。」

2022/12/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教宗方濟各:2013年當選後即擬妥辭呈,以備無法視事之用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在17日刊登的一篇專訪中透露,2013年他被選為教宗後,就簽署了一份辭呈,以備有朝一日因罹患重疾或永久性健康問題而不能視事時提出。教宗在任內引退,這在本篤十六世之前幾乎是無法想像的,現年95歲的本篤十六世於2013年辭職,成為6個世紀以來首位辭職的教宗。

2022/11/26 | TNL 編輯

【2022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地方選舉大敗,蔡英文辭黨主席負責、蘇貞昌請辭被慰留

作為執政黨主席的蔡英文,除了感謝全黨團結努力外,也選擇承擔所有責任,即刻起辭去民進黨主席一職。而行政院長蘇貞昌則口頭請辭,但被蔡英文總統慰留繼續留下來打拚,確保各大政策能持續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