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農夫

農民,俗稱農夫、農婦,是指以農業為職業的人,其中包括以種植業、畜牧業、林業等自然經濟產業為職業的人,又有稱牧民、漁民等。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7/22 | 精選書摘

范俊奇《鏤空與浮雕III》:林志玲——別以為你看穿了我的美麗

續作《鏤空與浮雕III》,范俊奇再度集結三十位不同年代的藝文界名人,觥籌交錯,人影交疊,讓他們在彼此的生命擦肩而過,像是開設一場虛擬的派對。在時間與空間的錯位上,記敘他們虛虛實實的人世構圖。無論破敗或風光,絢爛或荒涼,范俊奇筆下的人物群像,皆組成一幅延綿美麗的風景。

2022/04/16 | Louis Lo

【圖輯】「世界糧倉」烏克蘭遭戰火摧殘,農民感嘆「我們種下了小麥,但是它們長得出來嗎?」

由於烏克蘭處於戰爭狀態,亞科夫利夫卡面臨的困難處境在全國各地皆有。烏克蘭農民生產的糧食,一直以來使該國成為全球前五大小麥出口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糧倉之一。

2020/12/11 | 環境資訊中心

小農消失的未來:1%的農企業,掌握了全球70%的農田、牧場和果園

亞洲和非洲的小農戶數量最多,人力投入往往高於化學和機械,而在全世界,80~90%的農場是農戶或小農所持有,但是從「面積」和「產量」來看,那些卻都只是農企業農地的零頭。

2020/05/23 | 精選書摘

《中年打工族》:沒有勞基法的世界,有心務農也難以為繼

即使是以農業為主的縣市,情況也一樣。我曾經聽某市議員說過:「就連派遣公司都因為利潤太低而不願加入這個業界,想靠農業吃飯真的很困難。」然而該市議員所屬的地區,還是在市町村農業產出值上名列前茅的區域。

2019/12/06 | 十二道人情味

專訪「草根意識工作室」負責人:食農教育的意義,是激起孩子的在地驕傲

食農教育在鄉村的另一層重大意義,乃是激起在地孩子的驕傲與認同,孩子們的未來,才有為在地農村議題努力的契機。未來先進的、創新的農業技術與經營模式,事實上有賴這些對農村熟悉的下一代。

2018/10/04 | 智經研究中心

土地大思考:耕作結合居住 規劃生態城市 香港可以嗎?

改善城市空間連繫、重塑公共空間、改善公共設施,以及保留當地人重視的特色地區和街道,有利於香港成為世界領先的宜居高密度城市。預留部分新界土地給鄰近居民作休閒農耕,既可保存地區特色,也能滿足市民需求。

2018/06/26 | 讀者投書

我的父親是玉荷包果農,對他來說「缺工」比氣候惡劣更嚴峻

記得以前每到了收成季,家中總是人聲鼎沸,六七個工人再加上奶奶、爸爸、媽媽、姊姊,全家老小通通擠在不甚大的迴廊,全天候的修剪、分裝、打包,儼然小型加工廠。但隨著年紀漸長,記憶中擁擠的迴廊居然能夠毫無阻礙的通行,只因為再也找不到跟當年一樣多的工人了。

2018/06/08 | 李秉芳

「地獄聯姻」成真:拜耳660億併購了孟山都,只差一份「嫁妝」

環保團體認為,拜耳收購孟山都,自身亦成孟山都,如果它繼續銷售危險農藥和不受歡迎的轉基因作物,它很快也會成為全球抗議的對象,像當初孟山都那樣。

2018/06/08 | 李秉芳

「地獄聯姻」成真:拜耳660億併購了孟山都,只差一份「嫁妝」

環保團體認為,拜耳收購孟山都,自身亦成孟山都,如果它繼續銷售危險農藥和不受歡迎的轉基因作物,它很快也會成為全球抗議的對象,像當初孟山都那樣。

2017/10/26 | 周雪君

法國牛油危機:吃剩一半牛油出售,盛惠250歐元

牛油對於法國非常重要,當地的牛油荒鬧了一年都未見改善,有報章指這是二戰以來最嚴重,嚇得市民紛紛去搶購。

2017/10/01 | 周雪君

為了獨立公投,加泰隆尼亞人可以去到幾盡?

鑑於西班牙政府早前大力打擊加泰隆尼亞獨立公投,部分市民決定「人肉」守護票站,通宵包圍佔據。

2017/06/20 | 羊正鈺

吳音寧出任北農總經理:她是作家,也是第5位「農陣」入閣的人

吳音寧也曾親身參與中科二林園區「護鄉護農」運動一炮而紅,她也是過去幾年鋒頭最健的社運團體「台灣農村陣線」的重要成員。

2017/02/17 | 陳慶德

《鬼怪》背後的鬼怪(三):21世紀童話書的鬼怪篇

儘管在一次訪談中金銀淑提到,從2012年開始構想鬼怪形象,已經長達三、四年之久 ,她的鬼怪原型也並沒有特定的韓國傳說、經典之出處。的確,但是金銀淑沒有想到的是,她在無意之間創造出了新的韓國鬼怪形象。

2017/01/20 | 阿捷

「職業無分貴賤」只是空話嗎?我們應從4個面向去理解

雖云「職業無分貴賤」,但現實中職業卻有高低之分,那代表這句說話只是美麗的空話嗎?也不一定,我們可以從權利、尊重等角度去理解。

2017/01/20 | 阿捷

「職業無分貴賤」只是空話嗎?我們應從4個方面去理解

雖云「職業無分貴賤」,但現實中職業卻有高低之分,那代表這句說話只是美麗的空話嗎?也不一定,我們可以從權利、尊重等角度去理解。

2017/01/12 | 廣編企劃

年輕人想返鄉務農,先搞清楚你是哪種農夫:3個你不可不知道的耕作選擇題

農業是維持社會安定與糧食安全的重要產業,選擇不同的農法,對於土地利用、農產品質、單位產量以及環境都有不同的影響。你知道耕種農務,有哪些步驟的選擇會反映出你對土地以及自我的價值觀嗎?一百個農夫有一百種選擇,你會怎麼選?

2016/11/03 | Kayue

《紐約時報》談基改作物未能增加產量,是否「搞錯」了?

《紐約時報》早前刊出報道,指基改作物未有如承諾般提升產量,也增加了除草劑用量。但新聞刊出後,有評論認為只看產量及農藥用量並不足夠。

2016/11/03 | Kayue

《紐約時報》指基改未如承諾增產量,是否捉錯用神?

《紐約時報》早前刊出報道,指基改作物未有如承諾般提升產量,也增加了除草劑用量。但新聞刊出後,有評論認為只看產量及農藥用量並不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