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會

農會(Farmers' Association)是中華民國特有的農民社團法人組織,也是經營多功能、多目標、連環相輔性的綜合性事業體,其性質兼具教育性、經濟性、金融性、社會性。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29 | 廣編企劃

10大南投農會伴手禮【下篇】

南投縣為台灣觀光首都,好山好水、景色秀麗、文化薈萃、資源豐富,而外出旅遊特色伴手禮必不可少,許多南投地區農會也推出特色伴手禮,以下為大家介紹南投10大農會伴手禮的後5項。

2023/05/26 | 廣編企劃

10大南投農會伴手禮【上篇】

南投縣為台灣觀光首都,好山好水、景色秀麗、文化薈萃、資源豐富,而外出旅遊特色伴手禮必不可少,許多南投地區農會也推出特色伴手禮,以下為大家介紹南投10大農會伴手禮的前5項。

2023/02/16 | 《思想坦克》

2022年的九合一選舉,是一場只有地方派系才能參與的球賽

全台灣除了6都,還有13個縣、3個市,地方派系遍佈全台,尤其全縣型派系的影響力大到難以想像。沒有參與地方派系的青年參政,當選就變得相對困難。生活在基層的政治工作者,如何爭取再次參加球賽的機會,成為非典型政治人物的難題。

2021/05/30 | TNL 編輯

傳統市場人潮難解:柯文哲呼籲「一週買兩次就好」,各地農會和政府推出產地宅配「蔬菜箱」

疫情下,傳統市場人潮可能成為潛在傳染風險,陳時中、侯友宜、柯文哲均呼籲民眾「勿逗留太久」,多家農會與通路也推出網路平台,提供宅配「蔬菜箱」的服務。

2021/04/26 | 柳金財

農會改選國民黨壓倒性勝利,兩岸農業交流接下來會有哪些變化?

當兩岸當局沒有政治共識時,農會可以扮演兩岸農業合作交流平台,在國民黨於農會改選取得壓倒性勝利後,兩岸的農業交流發展,接下來也將會開始產生變化。

2020/01/16 | 李碼齊

從台中顏家輸到雲林張家,立委選舉重挫代表地方派系被殲滅了嗎?

這次大選從總統到立委,國民黨都面臨巨大的挫敗,然而此次的選情似乎又沒有到2016年換柱、軍宅案這麼糟糕,至少韓國瑜激發核心支持者的熱烈投票意願,這是上一次大選國民黨所沒有的現象。既然如此,上次沒有被淹沒的地方派系,又怎麼會在今年慘遭重挫?

2019/11/25 | 精選轉載

西林部落的「綠金」產業,重新連結山與原住民的關係

為了將生產的附加價值留在產地。花蓮西林部落的中壯年開始思考籌組「合作社」,自產自銷,但面對中盤商、產業亟待轉型,農民的心聲,能否被聽見?這個計畫又能否真正協助山蘇之農民瞭解合作事業?

2019/09/21 | 李碼齊

【地方派系花蓮篇】農會水利會「整碗捧」,灌溉水渠都是傅崐萁的味道

許多人笑稱為「花蓮王」的傅崐萁在扎根已久,而其得以呼風喚雨的核心能量就是在地的農會以及水利會,不過這兩項資源也因為推動官派的過程不斷動搖,某方面來說,這次的選舉其實也是一場傅崐萁的權力保衛戰。

2019/09/18 | TNL特稿

【地方派系雲林篇1】摘下國民黨權力緊箍咒,雲林張派和韓國瑜就是「黨中央」

雲林張家在建立起在地的「帝國」之後,傳統上都還是得聽從黨中央的指令,來回得靠幕僚傳話,但隨著張麗善成為百里侯,加上引起了韓國瑜的風潮,有如從傳統國民黨的「控制」中越獄成功,轉化為黨中央屈從派系的奇特現象。

2019/09/16 | 精選書摘

《水果政治學》:誰掌握農會,就對地方派系有運籌帷幄的實質影響力

就《農會法》的精神,農民加入農會成為會員,可以享有農會的服務,最重要的就是「農民保險」。因此,農民一定是農會會員,但農會會員未必就是農民。但取得全國農會三巨頭的身分,就等於對外取得全臺灣農民代言人的角色,這是法律所賦予的實質權力。

2019/09/15 | 精選書摘

《走出島國農業困境》:台北農產公司為何會成為政治角力場?

臺北農產在戒嚴時代的運作如同時代的國營事業,有著強烈的「公用事業」屬性;在解嚴後,特別是二○○○年第一次政黨輪替,出現了「北市府與中央不同政黨執政」,就從這時候開始臺北農產陷入了「政治角力」場域,迄今愈演愈烈。

2019/06/14 | 李碼齊

韓粉造勢幾萬人不是重點,這兩人才是王金平決定不玩的關鍵角色

很多人都認為韓國瑜的凱道造勢讓王金平嚇到,但他在這場造勢只看到兩個人,使他發現一輩子都「喬」別人的自己,這次被「喬」了。

2019/03/15 | 《思想坦克》

無視歷史脈絡的人,才會妄想把「農田水利會」收歸國有

很多人批評水利會、農會被地方派系把持,卻在更深一層理解前就粗暴改制這兩大組織,只會使又老又窮的農民,更加無法適從、被官僚蹧蹋得更悽慘——因為台灣的水利,打從一開始,就不是政府開發的。

2018/12/27 | 羊正鈺(小羊)

你不知道的「議員配合款」:一年上千萬的「私房錢」都花去哪兒?

議員身為民意代表,應該是監督行政部門的政策好不好?提的預算合不合理?執行有沒有偷工減料?如果議員成了預算分配的一份子,行政和立法的角色模糊了,還能期待議員監督政府嗎?當地方民代形同「球員兼裁判」,我們還能期待議員去監督政府嗎?

2018/12/13 | 《思想坦克》

西斯大帝的復仇:「地方派系」如何左右台灣選情30年?

此李登輝在1990年代之後扶植了一批「本土藍」的地方派系,之後經過陳水扁、馬英九等人改革,就在大家覺得派系勢微之時,又成為左右2018年地方選舉的關鍵,究竟地方派系,為何那麼「尾大不掉」呢?

2018/11/25 | 歷史學柑仔店(kám-á-tiàm)

台灣農會、寺廟與地方自治:自由與民主的風吹得進農村嗎?

回顧戰後台灣的地方選舉史,在社群媒體尚未出現、假新聞尚未滿天飛以前,誰可以影響選民的投票動向?如何影響選民的投票動向?與今日這種「新時代」的選舉操作方式不同,在地方上的農會與水利會,過去則在選舉中扮演要角。

2018/01/22 | 法操FOLLAW

《血觀音》:觀音座下的台灣政治黑暗史

第54屆金馬獎由《血觀音》拿下最佳劇情長片。電影中除了城府深沉的算計,在利益面前的人性黑暗,主角之間扭曲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對台灣歷史的多方影射。包含了:政客炒地皮、黑金勾結、滅門血案、湯英伸和火車上的性侵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