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5 | 《思想坦克》 詹順貴:2018年惡鬥吳音寧的操作手法,現在同一批人複製貼上對付陳吉仲 回頭想想2018年吳音寧所受到鋪天蓋地的抹黑與攻擊,對照現在幾乎同一批人與相同的媒體用以對付陳吉中的模式與操作手法是否十分相似?而且兩次也都適逢選舉,懷疑背後有中國影舞操盤,應非無的放矢。 陳吉仲 農業部 More... 雞蛋 蛋 農業 蛋荒 吳音寧 北農 認知作戰 抹黑 2023/09/21 | 王昱晴 農業政策攸關10月國會選舉,波蘭延長烏克蘭糧食進口禁令、停止供應武器 自《黑海穀物協議》失效,烏克蘭的穀物出口轉向由陸路運出,壓迫路線上五個東歐國家的農業市場價格,以及農產品儲存空間。包括波蘭在內的國家們,紛紛祭出禁止烏克蘭糧食進口政策,以保護自家農民,同時也以糧食議題作為與歐盟中心布魯塞爾的權利抗爭。 波蘭 莫拉維茨奇 More... Mateusz Morawiecki 烏克蘭 澤倫斯基 Volodymyr Zelensky 糧食 穀物 黑海穀物倡議 黑海 歐盟 俄烏戰爭 東歐 法律與公正黨 PiS 圖斯克 Donald Tusk 公民聯盟 農民 農村 農業 2023/09/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歐盟解除烏克蘭穀物進口禁令,波蘭等3國堅持續行,澤倫斯基:若不敦親睦鄰,烏克蘭將以文明方式回應 烏克蘭大量穀物和含油種子湧入鄰國,造成當地產品價格下滑,影響農民收入,於是一些國家的政府開始對烏克蘭農產品實施進口禁令。歐盟今年5月介入,阻止個別國家實施單方面禁令,並實施自己的禁令;根據歐盟禁令,烏克蘭可以透過鄰國出口農產品,條件是必須在其他地方出售。 烏克蘭 俄羅斯 More... 俄烏戰爭 穀物 出口 歐盟 波蘭 匈牙利 斯洛伐克 進口禁令 糧價 農業 澤倫斯基 2023/09/06 | 精選轉載 侯友宜的農業政策慘不忍睹,而賴清德的「幸福農業」更是一場騙 我真不知道侯友宜的農業幕僚是誰,我只能四個字形容「慘不忍睹」。至於賴清德的「幸福農業」政見,隨便舉兩個他的農業大綱,我們就知道主筆人當然是陳吉仲部長,畢竟農業上畫虎蘭的功夫能超越陳部長的,永遠只有陳部長。 農業 農業政策 More... 賴清德 侯友宜 幸福農業 老農津貼 水利會 農業機械化 2024總統大選 2023/08/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總統大選農業議題:侯友宜諾調高老農津貼與移工政策、賴清德主打強化生產鏈和農產行銷 2024總統大選國、民兩黨皆提出農業政策。侯友宜高喊讓農民當家作主,承諾提高老農津貼、擴大移工政策以彌補農業人力不足。賴清德則提出幸福農業政策,包括加強機械化科技農業、提高農產品行銷等政策。 侯友宜 國民黨 More... 賴清德 民進黨 農業 農業政策 農產品 老農津貼 青年返鄉 移工 水利會 農產 外銷 機械化生產 科技農業 農業生態鏈 農產行銷 冷鏈 糧食 糧食安全 2024總統大選 2023/07/19 | Abby Huang 在野黨抨擊「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無減免關稅,財政部:通關便捷化1年可為台業者省下1億元 台灣與紐西蘭簽訂「台紐經濟合作協定」,將於2025年生效,業者憂心紐西蘭液態乳屆時全面入台、將衝擊本土鮮乳自給率,立委指出,美國是台灣份額最大的進口國,擔心「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帶來的衝擊恐怕會更大。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 台美關係 More... 行政院 立法院 陳建仁 關稅 貿易便捷化 中小企業 立法院臨時會 川普 晶片 台灣 美國 農業 酪農業 CPTPP 台紐經濟合作協定 財政部 2023/07/15 | TNL 編輯 【國際新聞圖輯】史上最熱七月+洪水乾旱影響全球、伊朗女性穿戴罩袍抗議頭巾革命 英國約克夏自7月11日起,舉辦為期四天的第164屆約克夏農業博覽會(The Great Yorkshire Show)。作為全英國最盛大的農業盛會之一,精彩的馬術障礙賽、美食街、農業喊食品展覽,吸引14萬民眾共襄盛舉。 以色列 司法改革 More... 最高法院 乾旱 豪雨 大雨 極端氣候 印度 中國 日本 土石流 洪災 水災 美國 紐約 里克斯島 監獄 英國 伊朗 頭巾 頭巾革命 艾米尼 艾米尼之死 女權 女性主義 頭巾與貞潔法 英國 約克夏 農業 TNL+ 2023/06/30 | 柳金財 國民黨藉由海峽論壇「台東模式」解禁釋迦,民進黨政府兩岸路線面臨邊緣化 此次夏立言和台東縣長饒慶鈴在海峽論壇大會致詞,反映台灣農漁民的心聲,促成後續良性發展,增進兩岸交流的正面效益普惠更多台灣民眾,基本上實現「兩岸雙贏」。然而,從民進黨角度檢視,國民黨猶如已成為中共「在台協力者」,受其統戰及認知作戰影響。 鳳梨釋迦 台東縣 More... 饒慶鈴 國民黨 海峽論壇 兩岸關係 中共 民進黨 抗中保台 農委會 夏立言 海基會 海協會 國台辦 陸委會 九二共識 農業 外銷 2023/05/30 | 精選書摘 《被蒙蔽的視野》:被下放勞改的袁隆平,靠著雜交水稻研究救了自己 一九六九年某一天,他來上班時發現牆上貼了一張手工製作的海報,上面寫著:「打倒反革命現行犯袁隆平!」在這時候,一場號稱文化大革命的運動進入最熾烈階段,那是毛主席領導來對付他眼中布爾喬亞(資產階級)社會餘毒的運動。 被蒙蔽的視野 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 More... 詹姆士・波斯克特 James Poskett 袁隆平 中國 中共 農業 遺傳學 李森科 蘇聯 偽科學 雜交水稻 糧食 大飢荒 2023/05/20 | 方格子vocus 昔日長安,今又見矣:首屆中國-中亞峰會,為何選在陝西省西安市舉行? 西安作為西北大城,不僅貫通陝西與中亞,也是中國面向歐亞大陸的重要窗口,正如此前長安,既是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歐亞經貿及文化中心,承載了漢唐盛世的百年風華,在中國深化與中亞互動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中國中亞峰會 陝西 More... 西安 中亞 農業 一帶一路 製造業 長安號 絲路 2023/04/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波蘭、匈牙利宣布禁止烏克蘭糧食進口,歐盟:會員國不可擅自採取貿易行動 在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封鎖一些黑海港口後,由於物流瓶頸,大量比歐盟生產的穀物更便宜的烏克蘭穀物最終留在中歐國家,影響當地穀物的價格和銷售。供過於求的問題在選舉年度給波蘭執政黨「法律正義黨」帶來政治問題,因為它激怒通常高度支持該黨的農村地區民眾。 波蘭 匈牙利 More... 烏克蘭 糧食 糧價 雞蛋 穀物 歐盟 農業 農村 法律正義黨 2023/04/16 | 德國之聲 烏拉圭有意與中國簽署自貿協定,南美鄰國警鈴大作 南美小國烏拉圭正尋求加快與中國的自貿談判進度。不過,該國的這一動向卻引起了地區鄰國的警覺。 南錐共同體 南美洲 More... 烏拉圭 自由貿易協定 中國 智利 阿根廷 農業 2023/03/27 | 德國之聲 巴西總統魯拉27日訪中,將影響金磚國家與美中兩強之間的平衡 巴西總統府3月24日表示因總統魯拉患輕度肺炎,訪華行程因此延後一天出發,預計將於3月27日抵達北京。專家表示,魯拉與習近平的會晤也將對金磚國家的未來產生不小的影響。 巴西 中國 More... 中巴關係 魯拉 習近平 金磚五國 製造業 農業 拉丁美洲 貿易 一帶一路 2023/03/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瓦格納集團宣稱已攻占巴赫姆特東部,歐盟緊急商討軍援;地雷遍布烏克蘭影響春播面積減少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出席歐洲聯盟國防部長會議的空檔告訴記者:「我們眼看俄羅斯出動了更多部隊和更多武力,也發現俄軍企圖以數量來彌補質量的不足」、「他們死傷慘重,但另一方面,我們無法排除巴赫姆特在未來數天最終陷落的可能性。」 烏克蘭 俄羅斯 More... 俄烏戰爭 巴赫姆特 Bakhmut 瓦格納集團 普里戈任 歐盟 北溪一號管 北溪二號管 北約 天然氣 農業 糧食 耕地面積 地雷 黑海穀物倡議 2023/02/28 | 精選書摘 《鄰居的植物諮商室》:以前我很看不慣讓植物受苦的植物園,後來才知道自己目光短淺 韓國知名「植物諮商師」申惠雨,是英國皇家園藝協會史上唯一連獲四面金牌的畫家,也是一位植物研究學者。她在自家社區開起了「鄰居的植物諮商室」,歡迎任何想聊聊植物,或者根本不懂植物、也沒種植物的人,走進來暢聊任何事。每次「諮商」約一小時,結束前,她還會邀請諮商者一起近距離觀察植物。 鄰居的植物諮商室 植物學家 More... 植物諮商 植物知識 植物園 長木花園 農業 大自然 植物分類學 申惠雨 TNL+ 2023/02/24 | TNL國際編譯 當飢餓被當成武器:俄烏戰爭「肥料短缺」加劇全球糧食危機,5000萬人瀕臨飢荒 俄羅斯肥料製造商馬尼錢科(Andrey Melnichenko)表示,歐盟所實施的制裁行動,已經到了一個會導致肥料貨運輸出量大減的程度。因為就目前來看,光是自去年2月24日烏俄戰爭開打至今,一年內就已經減少了近130萬公噸的肥料出口。 烏克蘭 俄羅斯 More... 俄烏戰爭 肥料 農業 農作物 糧食 缺糧 饑荒 馬拉威 非洲 白羅斯 經濟制裁 2023/02/14 | 《思想坦克》 「台灣有事」下的台灣-菲律賓關係(下):小馬可仕團隊有哪些關鍵角色?如何促進兩國合作? 攤開對外發言,可以了解到小馬可仕並非「親中」或是單純的投降主義,菲律賓至今尚稱穩健的外交政策,背後也有其具豐富經驗的團隊影響。然而比起結盟夥伴來說,更親的恐怕還是自身親戚。 菲律賓 小馬可仕 More... 內閣 親中 外交 國安顧問 農業 新南向 2023/02/03 | 葉冠妤 泰國空污嚴重:學校掛紅旗、政府下令居家辦公,6月空氣品質新標準將上路 泰國曼谷及周邊地區近期的空氣品質持續惡化,曼谷一些學校掛起紅旗,政府建議市民在家辦公,並減少戶外活動。許多居民抱怨呼吸困難、眼睛有灼熱感。 空氣污染 霧霾PM2.5 More... 居家辦公 曼谷 泰國 空氣品質 世界衛生組織 世界衛生組織WHO 森林大火 農業 交通廢氣 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