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

農業部是一個主管農業的部或政府機構,其首長通常稱為農業部部長。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520農運35週年:自由化浪潮一波波叩關,台灣經貿轉型跌宕起伏逾30年

1988年春天,政府決定擴大開放美國農產品進口,促使積怨已久的農民走上街頭,先是316事件,緊接著4月26日農耕機開上台北街頭,而後更爆發520農運,抗爭愈演愈烈。時任經濟部國貿局長的蕭萬長接見雞農代表,卻被憤怒農民砸雞蛋,前國貿局資深官員感慨,「小經濟體跟大經濟體談判,壓力本來就大,外面也會認為去談判就是讓步」。

2023/05/17 | 讀者投書

倡議12年終於等到「動物保護司」,成立後必須面對「強幹弱枝」等四大問題

過去台灣的動保行政資源極度缺乏,經過倡議、政黨輪替、一個一個會期後,「動物保護司」終於要誕生。不過動保業務非常複雜,如何將同伴動物、遊蕩動物、經濟動物、展演動物及實驗動物種種議題的行政管理通通規劃在內,將非常考驗當事者的智慧。

2023/04/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立院初審通過農業部組織法草案,陳吉仲哽咽致謝,回憶35年前「520農民運動」

未來農委會升格農業部後,將設置8個司、6個處、7個署及1個中心以及7個試驗研究單位,除了延續現有的組織強化執行量能外,因應當前最急迫的氣候變遷問題,農業部也成立資源永續利用司作為專責單位,未來與環境部共同協同合作,為台灣氣候變遷問題超前部署。

2019/08/31 | Project Syndicate

貿易戰讓各種調查數據更顯重要,但川普對此不屑一顧

美國農業部下的兩大調查單位,是美國農民在全球市場保有高生產力的一大原因。在貿易戰導致農產品出口屢受干擾的現在,我們比以往更需要這些機構的數據。

2019/06/04 | 精選書摘

《第五風暴》:美國農業部一年預算1640億,但絕大多數跟農業一點關係也沒有

在農業部工作的員工有時還會玩一種遊戲,稱為「這是農業部的業務嗎?」——先由某個人說出政府部門的某項奇特業務(例如,施放煙火驅離太過靠近機場的加拿大雁),然後由另一個人猜猜看,這是否屬於農業部的業務(施放煙火驅離加拿大雁,真的是歸農業部管)。

2018/04/09 | 地球公民基金會

進行組織改造的政府,竟然忘了「森林」

環境資源部的成立,不該只是環保署的升格擴張,其中現有的森林和保育工作,更需要明確規範,才是政府該有的前瞻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