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農民

農民,俗稱農夫、農婦,是指以農業為職業的人,其中包括以種植業、畜牧業、林業等自然經濟產業為職業的人,又有稱牧民、漁民等。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11/03 | TNL國際編譯

上千名泰國勞工受困以色列「戰爭帶」,亞洲移工成以巴衝突第三大受害者

隨著戰事進入第二、第三階段,愈來愈多戰爭的傷亡資訊流出,也讓不少遠在千里外的泰國移工家庭心碎。不久前泰國勞動部長拉差吉帕干(Phiphat Ratchakitprakarn)於泰國電視台受訪時表示,約有5000名泰國移工的受雇地點,就是在所謂的「戰爭帶」,「現在當地有上千名泰國勞工希望可以儘速返家。」他說。

2023/10/20 | 觀點同不同

【專訪】梁正賢:米界LV精品「池上米」的推手,米廠之子如何翻轉台灣農民困境?

梁正賢是建興米廠第三代負責人,中學時期和弟弟就要扛大概九十幾公斤的稻穀,他們都笑說自己「沒有童年」。畢業後要不要回家幫忙?梁正賢根本沒有機會掙扎,當完兵隔天就回家報到,到現在已經三十多年 。母親林然回憶,「他說既然我要接這個工廠 ,我就要出國去考察,不是整天在這裡扛米包、做這個粗活的工作,你要有特色。」

2023/10/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如何走出經濟困境?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長:政府投資浪費多,應改善家庭收入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說,從整個收入層面看,現在勞動收入還太低;建議中央政府把投資的預算壓縮,然後騰出一些支出去增加居民的實際收入和福利。比如把騰出的15至20兆元用於支持家庭的實際收入增長和福利項目。

2023/09/26 | 德國之聲

波蘭宣布不再軍援烏克蘭,兩國深厚的友誼開始動搖了嗎?

烏克蘭最堅定的盟友之一波蘭,宣佈將不再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之前,雙方就糧食出口問題爭端而關係緊張。兩個國家真的鬧僵了嗎?波蘭到底為何做出這個決定?

2023/09/25 | 精選書摘

《遙遠的海岸》:晚清「雙刀會起事」的驚人之處,在於人民實踐自己的反政府情緒

稅務問題為何突然間激起1844年的大型暴力反抗事件?簡短的答案是國際事務與帝國時代邊疆農民承擔的額外負擔。廣東省的地主與商業菁英承擔了1839到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對抗英軍的財務壓力。

2023/09/21 | 王昱晴

農業政策攸關10月國會選舉,波蘭延長烏克蘭糧食進口禁令、停止供應武器

自《黑海穀物協議》失效,烏克蘭的穀物出口轉向由陸路運出,壓迫路線上五個東歐國家的農業市場價格,以及農產品儲存空間。包括波蘭在內的國家們,紛紛祭出禁止烏克蘭糧食進口政策,以保護自家農民,同時也以糧食議題作為與歐盟中心布魯塞爾的權利抗爭。

2023/06/08 | 李秉芳

黑熊受困「山豬吊」陷阱疑脫水死亡,黃美秀呼籲分布熱區應「零吊子」並強化獵具管理

農委會於2011年6月29日修正《動保法》,明訂任何人不得架設山豬吊,事實上,山豬吊依然普遍存在以及被使用。陷阱哪一種可以用,哪裡可以放,多久應該巡視等等議題,黃美秀表示,這些都是管理上應該處理的。

2023/05/14 | 德國之聲

地痞流氓合法深入中國農村,比「城管」更厲害的「農管」來了

繼臭名昭著的「城管」之後,「農管」最近成為中國網路上一個熱門詞彙。時評作家長平認為,中共沒有讓中國從「禮治」走向「法治」,而是利用熟人社會實施地痞流氓化管制。

2023/05/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各地興起「退林還耕」,河南200公務員下田插秧被譏作秀,成都否認剷平環城綠道

這項被命名為「插秧助民」的活動經費,3天下來的包車費就須1.2萬元,茶水餐費更達12萬元,住宿6萬元,下鄉補貼9萬元,廣告牌物料1.8萬元,攝影10名共9萬元,高空氣球及舞台搭建10萬元,合計49萬元。消息披露後引起中國網友一片撻伐,指責河南這個縣份的作法是浪費公帑、作秀,並直指既然有這些錢找人拍照作秀,應該把同樣的錢補貼給真正需要的農民。

2023/04/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立院初審通過農業部組織法草案,陳吉仲哽咽致謝,回憶35年前「520農民運動」

未來農委會升格農業部後,將設置8個司、6個處、7個署及1個中心以及7個試驗研究單位,除了延續現有的組織強化執行量能外,因應當前最急迫的氣候變遷問題,農業部也成立資源永續利用司作為專責單位,未來與環境部共同協同合作,為台灣氣候變遷問題超前部署。

2023/01/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菲律賓「洋蔥比肉貴」帶來諸多怪現象:機組員夾帶入境遭查辦,農民因收購價不足而輕生

洋蔥市價飆漲下,馬尼拉時報(Manila Times)專欄作家卡布岡(Marit Stinus-Cabugon)撰文表示,在菲律賓「營養的紅洋蔥僅供富人獨享」。她住在菲律賓中部宿霧市(Cebu),當地最大的公共市場近幾週紅洋蔥每公斤售價750到800披索(約新台幣414元至441元),去年12月中旬,售價僅每公斤380披索(約新台幣209元)。

2022/11/17 | 精選書摘

《手挽銀河水》:薛福成意識到自強運動需要農政支持,重新解構士農工商的四民關係

薛福成身處的清帝國,與明治天皇治下的日本比較,外在威脅雖然有所相似,但是前者的情勢可是更為險峻。換言之,薛氏與東洋改革派在社會改造的立場上有相似、甚至是更加激進的肆應,其實也不足為奇。

2022/01/28 |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鳳梨罐頭的黃金傳奇:1970年代外銷達到驚人400萬箱,也為台灣賺進可觀的外匯

鳳梨盛產時期原料充足,台東鳳梨工廠日以繼夜投入生產線。台糖為充實人力,遠從各鄉鎮招募女作業員,備有交通車、宿舍,還聘請廚師供應三餐。

2021/12/31 | 魯汶的袋熊先生

蘇聯解體30週年(上):當國家掌握了暴力機器後,誰抗議誰就是反革命

馬克思主義最大的Bug,就是它重頭到尾都只是一個專門設計給發達國家的制度,嚴格說來是為當時的英國量身打造的。他老人家沒想到,最後成功辦起粉絲後援會的不是巴黎公社的知識份子,而是帶領沙俄農民一路烏拉的列寧。

2021/11/02 | 躺平青年

殺人犯變成梁山好漢,中國基層政府擺爛養出替天行道的「張獻忠」

一夜之間,歐某彷彿從一位令人厭惡的殺人犯變成了行俠仗義、除暴安良的梁山好漢。這也讓人反思,中國的社會為什麽變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