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退休金

退休金(英語:Pension)指的是一個人因為年齡或其他因素從職場退出時,公司或雇主必須給予退休僱員的一筆較大額酬勞。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7/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第一代農民工沒錢退休養老,調查報導〈如此打工30年〉遭封殺

所謂「第一代農民工」大致生於1970年代之前,多在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從農村進城打工,規模約達8600餘萬人。這期間也是中國城市發展最快的30年,但他們打工半輩子,還是沒能存下錢。打工超過15年後,晚年一半以上的人存款還不到5萬元;他們掙到錢都寄回家裡,供孩子上學,結果下一代階層跨越不到20%。

2023/06/20 | 李秉芳

懲戒法院前院長遭爆性騷擾後提前退休每月領19萬,司法院啟動性平調查:若屬實一定依法懲處

當時女部屬向上通報秘書長林輝煌後,李伯道就以健康因素申請提前退休,逃過性平調查程序及可能的懲戒或法辦,每個月還可領19萬餘元的月退俸。而林輝煌隨後接任懲戒法院院長。

2023/06/14 | 李芯

台大通過「林智堅條款」,但礙於《教師法》決議陳明通「不予解聘」

經過台大三級教評會的審議,認定陳明通確實有指導不周等違失行為,惟因情節尚未達應予解聘之程度,故做出不予解聘的決議。

2023/04/16 | 方格子vocus

英國大學罷工,參與教師有個非常明確的抗議手段——拒絕評分

在疫情後的第一個學期,教師們便無預警地遭受高達35%的退休金縮減,加之以長期懸而不決的教職兼職化問題、學校年年超收學生及能帶來更多收入的國際學生等等,都成為次次罷工的導火線。然而進入第四年罷工行動的尾聲,已可明顯觀察到教師方也出現對於罷工的分歧聲音。

2023/04/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5月報稅季開跑:今年3大減稅措施上路,單身小資族、多口之家別錯過

今年5月開始申報去年所得,受惠於綜所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與特別扣除額調升,加上基本生活費及稅率級距變動,單身小資族與多口之家等將有感減稅,一般人免稅額調升至新台幣9萬2000元、70歲以上為13萬8000元;標準扣除額方面,單身者調高至12萬4000元、有配偶者24萬8000元。

2023/03/17 | 李秉芳

大法官:追討國民黨社團「黨職併公職」溢領退休俸合憲,落實轉型正義

在國民黨社團例如救國團等地方工作過的人,那些社團期間的年資能不能算是公務員的年資?可不可以領公務員的退休金和優惠利率?銓敘部開始追回溢領的退休金之後有許多人不滿聲請釋憲,而大法官們認為,這並沒有違憲。

2023/03/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法國百萬人大罷工反年改,近六成民意贊成「癱瘓國家」

法國政府表示,為了在2030年之前讓退休金制度擺脫赤字,必須實施改革。其他歐洲國家的退休年齡大多訂在65歲以上,法國政府的提案將使法國制度跟上這些國家。在保持緘默數週之後,馬克宏上月說,「沒有奇蹟般的」解決辦法可以保障未來的退休金,「想要維持制度繼續運作,就必須工作更長時間。」

2023/02/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紐約時報》:中國大灑幣搶救生育率,成本高昂效果有限;「白髮運動」暴露中國財政吃緊等深層危機

中國一孩政策在2016年正式結束後,即使政府提供生育現金獎勵和減稅措施,都沒有提升生育率,因為許多年輕人對擁有大家庭不感興趣,加上越來越多年輕人接受高等教育,傾向晚婚晚育。雪梨大學研究中國人口統計的經濟學家強斯敦(Lauren A. Johnston)表示,生第二個或第三個孩子的更大障礙是經濟條件。

2023/02/20 | BBC News 中文

中國傳將推出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引熱議,人口專家稱「勢在必行且宜早不宜遲」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研究員、人口學者易富賢對《BBC中文》指出,延遲退休是勢在必行,如果不逐漸推遲,今後突然推遲會導致更大的社會動蕩。易富賢指出,此前英國、法國和俄羅斯等地的退休制度改革都曾遭到民眾激烈反對和大規模抗議。

2023/02/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7成民意反年金改革,法國人是「被寵壞的孩子」還是「公平捍衛者」?

英國《衛報》記者指出:「英國最低年金約每月700歐元(約新台幣2萬2684元),65歲才能領……且正在延後至67歲。英國人因此很難理解,只是從62延到64歲,法國人竟如此反對!」也有少部分法國民眾將同胞形容為「被寵壞的孩子」,酸法國人「住在天堂卻自以為活在地獄」。

2023/01/25 | 精選書摘

《安養信託》:賣房養老、以房養老、留房養老,各有哪些優缺點?

不論是「賣房養老」、「以房養老」或「留房養老」,都可以藉由「活化」手中所握有的一棟不動產,讓自己有一個更為優渥的退休生活。但其中的「以房養老」與「留房養老」間的最大差別就是:「以房養老」是屋主,將房子抵押給銀行、借出養老金過活,但不論是所借本金與利息,日後如果不還給銀行,房子的所有權就會是銀行的。

2023/01/03 | 518職場熊報

勞保老年給付何時才能領?小心這三種情況可能讓你退休也領不到錢

勞保老年給付跟勞工退休金分不清楚嗎?為什麼有人繳了勞保卻還領不到老年給付呢?一起來了解勞保、勞退相關資訊,避免領不到勞保還不小心觸法了。

2022/12/20 | 李秉芳

憲法法庭今辯論「黨職併公職」追回溢領退休俸是否違憲,救國團:溯及既往是製造社會對立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陳清秀表示,政府當時成立許多民間社團,但這些社團其實是在幫國家執行公務,性質等同於政府機構,互相採認年資有其正當性、合法性;他也強調,不能掛上「轉型正義」的名號就無限上綱。

2022/12/12 | 廖義榮

投資存退休金25歲開始做,跟45歲做結果差多少?實際算給你看

為什麼紀律與時間在退休規畫來講很重要?因為很多人做退休規劃的投資都用錯策略,他們常常把這種需要長期做投資規劃的事情,把它當短期投資在做,因此很在意短期的獲利,尤其很喜歡留意市場資訊,如果市場狀況不佳,就趕緊把投資標的賣掉,一直要等到市場好轉再重新進場。

2022/11/15 | 德國之聲

日本引以為傲的醫療保險制度,正因人口高齡化面臨崩壞危機

日本人為之自豪的醫保系統正面臨挑戰:繳納醫保費用的年輕人群正在縮減,唯一的解決方案似乎是提高保費,但是日本公眾對此難以接受。

2022/11/10 | 定方財務顧問

透過三張圖表精算,在台灣要存多少退休金才夠用?

要達成你的退休生活需要存多少錢?透過三張圖表,我們可以清楚看出收支、儲蓄、平均壽命的問題,會如何影響自己的退休計畫......

2022/10/05 | 李芯

教育現場「資深的不退,年輕進不來」,全教總要求調回退休年齡、修正替代率天花板

全教總在2013年曾經委託民調機構調查,發現有8成5的民眾希望中小學導師小於55歲,7成3認為中小學教師的最佳工作年齡是55歲以下。然而,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指出,在年改制度之後,目前中生代老師急速萎縮,年長的老師比例不斷上升,年輕的又進不來,造成師資嚴重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