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11/22 | 精選轉載

上海出差有感:物價「凍結」趨近於台北,遊戲大廠都在賺「消費降級」的錢,大眾更傾向「短平快」追求刺激

記得疫情前來上海驚懼於其高物價,這次吃了一周的外賣後,發現每餐的花費跟在台北也差不多了,大概台幣150左右可滿足,且品質非常好。遊戲產業也沒什麼好消息,裁員的裁員,虧損的虧損,很多同業表示付費玩家的用戶平均收益跟前幾年相比有明顯下滑。不過,這幾天看了騰訊、網易、字節跳動的財報相關資訊,發現這些大廠都在賺「消費降級」的錢......

2023/07/25 | 方格子vocus

微軟收購暴雪有望成功,遊戲業即將三國鼎立?

微軟雖然有XBOX部門統籌遊戲製作及發展,但目前的市場規模別說追不上遊戲業霸主Sony和騰訊,連暴雪、任天堂等都在和微軟在伯仲之間,種種狀況都導致微軟想要找個強者強強聯手。如果併購真的成功,微軟將成為遊戲業中第三大規模的公司。

2023/02/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北國際電玩展不見本土遊戲廠商:研發及資金跟不上國際大廠,代理通路角色受擠壓

一年一度的台北國際電玩展2月初熱鬧登場,日本2大遊戲商任天堂、光榮特庫摩首度參展,微軟睽違11年也重新回歸。疫情後迎來首場電玩盛會,參展名單中卻看不到台灣遊戲大廠。「台灣本土遊戲已經被來自世界各地的遊戲淹沒了!」創立台灣第一家遊戲公司的智冠董事長王俊博這樣形容。

2023/01/17 | 莊貿捷

北京指未成年沈迷遊戲已得到解決,批准多款進口遊戲上線,業者營運露出一線曙光

中國陸續在近月放寬其遊戲產業的限制,它們強調未成年沈迷遊戲已經得到解決,不過分析師認為,中國在政治經濟持續動盪之下,北京很難容忍幽默等言論自由,讓遊戲產業真正放飛。

2021/10/04 | 經濟民主連合

台灣手遊與中資威脅(上):中共可輕易取得玩家個人資訊,使國人的資安與言論受到嚴重威脅

雖然台灣遊戲產業的消費市場如此龐大,但產業外移嚴重的手機遊戲市場卻面臨了「代理商困境」,而在中資手機遊戲大舉侵占台灣市場後也引發了許多問題,例如在遊戲內取名與社群溝通系統鍵入被中國禁止的關鍵字,就會在遊戲內被採取禁言等懲罰行為。

2019/07/08 | TIME

電玩愛好者的虛擬世界,其實是建築於遊戲創作者的痛苦之上

每一個你熱愛的遊戲,背後藏著無數血汗辛勞,例如在遊戲發表前員工們一週至少要工作100個小時,無加班費可領,而這些遊戲創作者的生命已燃燒殆盡,並期待改變。

2019/07/07 | TIME

當你在螢幕前按著ABBAC,幕後的遊戲創作者每週工作100小時

每一個你熱愛的遊戲,背後藏著無數血汗辛勞,例如在遊戲發表前員工們一週至少要工作100個小時,無加班費可領,而這些遊戲創作者的生命已燃燒殆盡,並期待改變。

2019/03/04 | Ka Wai Wong

回歸商業本質,維尼事件後的「赤燭」還能延燒下去嗎?

以熱度而言,《還願》的確再度席捲了兩岸社會,然而若回歸到商業面向的本質,又該如何看待這次維尼彩蛋事件?

2017/12/28 | 荷事生非

荷蘭電玩展First Look Festival:濃縮全球遊戲動態的荷式派對

世界各大電玩展,除了玩家耳熟能詳的亞洲的東京電玩展、北美的E3、歐洲的科隆遊戲展(Gamescon)、北歐的Dreamhack,你知道荷蘭也有自己的電玩展 First Look Festival 嗎?

2017/12/27 | 荷事生非

荷蘭電玩展First Look Festival:一場濃縮全球遊戲動態的荷式派對

世界各大電玩展,除了玩家耳熟能詳的亞洲的東京電玩展、北美的E3、歐洲的科隆遊戲展(Gamescon)、北歐的Dreamhack,你知道荷蘭也有自己的電玩展 First Look Festival 嗎?

2017/09/18 | 麻辣咩

當中國成為全球最大遊戲市場,哪裡又是台灣遊戲產業的出路?

目前台灣對於中國的報導以負面新聞居多,容易讓台灣人低估中國的實力。不去注意中國已經強到做出全球最大市場,長久下來只是讓自己原地踏步。

2016/05/12 | 共誌

想打造國族遊戲品牌,應從扶植台灣獨立遊戲開發著手

在整體社會環境接納遊戲產業和電競運動的同時,應回歸遊戲本質,讓台灣的遊戲開發者有機會創作出具代表性且具特色的遊戲。而政府的角色,應是以開創友善獨立遊戲開發者的環境,台灣遊戲產業才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