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民

游居者(英語:nomad)或非定居民族指頻繁從一處移居到另一處、甚少定居於一地的族群,主要包括狩獵採集者(hunter-gatherer)和游牧者(nomadic pastoralist)兩類,但有時還包括提供手藝或經商的非定居民族(比如吉普賽人)等。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16/11/04 | 精選書摘

當時如果他沒有帶我到警察局,最有可能的是──我會死在街頭

我真的很難不為那些不幸的孩子們感到難過。隨著年齡增長,這種感受越深刻,或許我對現實世界認識越多,就越感到自己多麼好運。我現在知道,沒有幾個孩子能擺脫街頭生活,而許多人的人生道路上,還有各種苦難在前方等待。

2016/11/01 | 精選書摘

我的街頭人生:我們這一區裡,到處都有「撿到戒指的人」

我留意到年輕人一年比一年多,他們的年紀也越來越輕,男孩跟女孩一樣多。他們經常很難理解,也很凶暴,尤其是喝了酒以後。他們的酒量真是令人傻眼。他們卯起來灌啤酒,有時候不到一個晚上就能幹掉一瓶伏特加。在那種情況下,最好別跟他們糾纏。

2016/04/02 | 眼底城事

我們要冷漠的建構「純淨社區」嗎?從電影看城市中的弱勢議題

不難發現,擁有權力的人,或認為是心智健全者,對於城市中出現非我族類的人們,第一反應就是動用警察權驅趕他們,而不是以人性的角度,嘗試與其共存。

2016/04/02 | 眼底城事

我們要冷漠的建構「純淨社區」嗎?從電影看城市中的弱勢議題

不難發現,擁有權力的人,或認為是心智健全者,對於城市中出現非我族類的人們,第一反應就是動用警察權驅趕他們,而不是以人性的角度,嘗試與其共存。

2016/03/31 | Kenzo

鄰里內出現行為怪異者 北市社會局:將比照遊民協助送醫

許立民說,根據處理街友案件經驗,社工若請鄰里長、警察及醫師到場,街友會比較願意配合就醫。未來面對社區內行為怪異且未確診為精神疾病者,若有滋擾行為,可比照處理遊民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