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科學

運動科學(英語:Sports Science),又譯為競技運動科學,對於人類競技運動進行科學化分析的一個綜合性學科,這與健身運動(英語:exercise Science)有所不同。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3/14 | 李芯

台師大、富士通合作研究「體操AI評分系統」,裁判會因此被取代嗎?

談到AI評分能否取代裁判,體操教練翁士航坦言:「我覺得現在談這個,可能還太早啦!」他認為AI確實能提高選手訓練方向的精準度,但規則會有動態性的調整,而且如果體育運動中很多東西被AI取代,「他的觀賞性跟樂趣就不見了」。

2023/03/02 | 李芯

台師大合作富士通,運用AI感測技術輔助體操選手訓練,多鏡頭3D回放提升觀賽體驗

透過科技輔助體操訓練,得以辨識體操運動員的骨骼動作和體操技術,建立運動員動作的即時三維資料和高精確度的運動員肢體動作資料,即時回饋給運動員及教練做修正調整,能減少技術偏差所導致的運動傷害。

2023/02/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體育署長鄭世忠上任,就職後拜訪立院尋求支持,盼當選手後盾、提升運科人員待遇

今年下半年世大運、亞運將接力登場,明年還有4年一度的體壇最大盛事巴黎奧運,後勤團隊準備工作尤為重要,鄭世忠秉持著一貫的想法,「選手需要什麼,我們盡力達成,回歸以服務選手為主的精神,每件事情判斷上,自然就不會偏移太多」。

2022/06/27 | BBC News 中文

跨性別運動員兼學者:我贊成保護女子體育,也想以平等的方式將跨性別選手納入其中

喬安娜最近發表於《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的研究報告發現,跨性別女性的血紅蛋,在接受荷爾蒙療法約四個月後就達到與出生時性別為女性者一致的水平。但是,她的研究同樣得出結論,跨性別女性的淨體重和肌重,在進行至少36個月的荷爾蒙治療之後,仍然高於出生時為女性的人。

2022/06/04 | 精選書摘

許峰賓、周思齊《圖解跑壘學全書》:目前在台灣是投打優先、第二是守備,幾乎沒有投入在跑壘訓練

中信兄弟內野暨跑壘教練許峰賓為台灣少數曾到美國小聯盟進修跑壘相關技能的專業人員,並結合現役的職棒球星周思齊投身棒球數十來年的實戰經驗,從歷史和演變,進入技術的基礎學習與訓練,讓跑壘成為一門操作科學,而不是僅靠個人的經驗認知。

2021/12/12 | 精選轉載

【專訪】「運動333」標準過於寬鬆?成大蔡佳良教你如何靠運動變聰明、抗老化?

你知道不同運動會刺激腦部不同部位的活動嗎?這些將間接導致不同個人能力的精進。成大蔡佳良以「長期、規律運動」為變因,研究運動對腦部構造的影響。

2021/12/11 | 精選書摘

《9分鐘全身肌群精實訓練》:為什麼要做重量訓練,而不做有氧運動?

美軍特種部隊王牌教練回來了!集20年經驗,把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運動科學,簡化成最高效的基本訓練。3種類型 X 4個週期 X 92組動作,複製運動員高效率移動方式,強化關節,練出真正的力量。

2021/08/23 | 精選書摘

《跑出巔峰》:衣索比亞跑者的成功關鍵,就在於把自己發到的牌,當作自己想要的牌來玩

「為什麼衣索比亞『有』這麼多世界紀錄保持人?」也許我們不該這麼問,真正的問題應該是:「為什麼衣索比亞『能有』這麼多世界紀錄保持人?」當我們跟著麥可的文字進入衣索比亞的跑步世界,我們會發現,「有」很正常,如何「能有」才是他們跑步哲學的奧祕所在。

2021/08/07 | TNL 編輯

東奧場外的台灣科技力:AI教練系統助郭婞淳奪金,智慧舉重訓練鏡即時分析人體骨架、修正動作

擔任郭婞淳教練的林敬能接受《中央社》採訪時表示,現場觀察跟AI系統即時影像分析,如同肉眼跟顯微鏡的差別。數據支持原有推論,幫助團隊吃下定心丸,選手也能更安心去舉下一把。

2021/02/14 | 精選書摘

《運動健護全書》:睡眠品質不佳造成的涓滴效應——更容易疼痛、受傷與感染

本書的作者馬克・巴伯斯博士(Dr. Marc Bubbs)利用他的運動科學專業,輔以大量專家學者實際的案例、經驗,教導你如何從打造健康的身體開始,配合適當的營養學和良好的訓練規劃,以及培養健全的心態,不僅保持健康的身心靈,更能讓你突破自己的極限,達到完美的運動表現。

2020/05/27 |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一味土炮的軍警消體測,對值勤應變沒有太大幫助

學校體適能、軍警消體測,這些環節看起來很小,卻會累積出台灣社會的健壯、傷病程度,如果沒有導入運動科學的新知,一味土炮,終究適得其反。

2020/05/24 | 精選書摘

《MVP製造機》:大家都在找什麼會是「新魔球」,但「強化球」浪潮已經取代魔球

在全美各地的棒球場和看似普通的獨立訓練機構裡,我們正在見證球員發展革命初期的成果,而這波球員發展革命有可能會徹底顛覆大聯盟的競爭環境。球隊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了解,要做什麼才能使球員變強、變得更有價值。

2019/08/02 | 何立安博士 怪獸訓練創始人

《久坐人靈活解方》:看似無害的放鬆坐姿,卻將身體導入一個扭曲、致病的方向

這本書直接將久坐的壞處,詳細透徹地寫了出來,而這本書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比起大多數勸人運動的書籍更進了一步,清清楚楚地指出,如果你的日常生活中包含了大量的靜態坐姿時間,即使你開始一個完善的運動訓練計畫,仍有可能效果不彰。

2018/09/27 | TIME

競技運動科學:哪種運動能燃燒最多卡路里?

關於運動最重要而基本的問題為何?丘爾奇說道,燃燒熱量最好的運動就是「你真正付諸實行的運動」。你可以找到各種極端的運動來最大化每分鐘所消耗的熱量,但如果你不持續遵守或規律地進行,它們對你而言也未必有好處。

2018/09/27 | TIME

競技運動科學家告訴你,哪種運動能燃燒最多卡路里?

關於運動最重要而基本的問題為何?丘爾奇說道,燃燒熱量最好的運動就是「你真正付諸實行的運動」。你可以找到各種極端的運動來最大化每分鐘所消耗的熱量,但如果你不持續遵守或規律地進行,它們對你而言也未必有好處。

2018/09/08 | 運動視界

用「加重球」訓練,能讓投手球速變快嗎?

加重球不是不能增加球速,但要用對方法。球員的加重球訓練會將加重球融入牛棚練投及訓練菜單裡,並在訓練過程中透過物理治療師或訓練師的調整與監控,避免因為過重的球而影響到投手原先的投球動作和機制,練習量也需要嚴格把關。

2018/07/20 | 精選轉載

世界盃的運動科學:為何球員一直「吐水」?原來不只是「濕濕口」

不知大家對本屆球員以下「吐水」的舉動有沒有印象呢?原來這並非純粹「濕一濕口」這麼簡單。有外國專家指出,他們很可能是在使用近年運動營養界流行的「糖水漱口法」。

2018/07/17 | 精選轉載

世界盃的運動科學:為何球員一直「吐水」?原來不只是純粹「潤潤口」

不知大家對本屆球員以下「吐水」的舉動有沒有印象呢?原來這並非純粹「潤一潤口」這麼簡單。有外國專家指出,他們很可能是在使用近年運動營養界流行的「糖水漱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