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1 | 傅紀鋼 專訪表演教學者Mia:過去人生的種種都讓她自閉,開課收學生轉移創作的欲望 Mia自成年以來就一直陷入憂鬱。可能因為母親過度保護的教養方式, 讓Mia從小就不知道怎麼跟人相處,人際關係成為她的罩門。因此不斷讓自己靠近「表演」,就成了生活重心,讓她覺得自己活著。 原生家庭 邁斯納 More... 家庭 meisner technique 表演 演員 過度保護 演戲 meisner 憂鬱 母親 教養 2019/05/09 | 精選書摘 《異常的正常家庭》:韓國連最低限度介入都沒有,無疑助長了虐兒 在尚未確實分析基本兒童虐待的結構環境,政府就將「正常家庭」外的家庭均納入弱勢家庭的範圍,就虐待預防對策來說不免過於安逸,而且也隱含著對那些家庭的歧視眼光。 兒童虐待 韓國 More... 弱勢家庭 兒童保護 過度保護 學業成績 兒童生活品質 家暴 異常的正常家庭 金熹暻 2019/05/08 | 精選書摘 《異常的正常家庭》:連最低限度介入都沒有的韓國,無疑也是兒虐共犯 可是在尚未確實分析基本兒童虐待的結構環境,政府就將「正常家庭」外的家庭均納入弱勢家庭的範圍,就虐待預防對策來說不免過於安逸,而且也隱含著對那些家庭的歧視眼光。 兒童虐待 韓國 More... 弱勢家庭 兒童保護 過度保護 學業成績 兒童生活品質 家暴 異常的正常家庭 金熹暻 2018/01/28 | 精選書摘 斬斷「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惡性循環,先停止自我責備的攻擊 大家或許會認為在學校遭到霸凌、在家裡被父母虐待的孩子,因為明白這種痛苦,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定不會對他人這麼做,但其然不然。 兩面個性 人生三角形 More... 自責 霸凌 自尊心 高敏感族 過度保護 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 長沼睦雄 2017/08/25 | 精選書摘 《糖果屋》的童話心理學:物質性過度保護背後,潛藏著人類愛的欠缺 事實上有許多母親都表示「為了孩子好」或「為了孩子著想」,想將孩子送去某處不錯的機構。這究竟是極端的一體感?還是完全的放手?不僅如此,更有不少母親表示:「我想跟這孩子一起死。」而地母神就住在死亡國度。 河合隼雄 童話心理學 More... 榮格 地母神 母親 糖果屋 過度保護 視覺 精神分析 盲眼 魔女 弒母 伊底帕斯情結 2017/08/24 | 精選書摘 《糖果屋》的童話心理學:物質性過度保護背後,潛藏著人類愛的欠缺 事實上有許多母親都表示「為了孩子好」或「為了孩子著想」,想將孩子送去某處不錯的機構。這究竟是極端的一體感?還是完全的放手?不僅如此,更有不少母親表示:「我想跟這孩子一起死。」而地母神就住在死亡國度。 河合隼雄 童話心理學 More... 榮格 地母神 母親 糖果屋 過度保護 視覺 精神分析 盲眼 魔女 弒母 伊底帕斯情結 2014/06/18 | 茄子皮 「不要害怕自己和世界不一樣」,繞出家庭與學校定義好的「穴盤」,盡情伸展你的枝枒吧 舒適久的人,容易產生盤根般的脆弱與陋習,讓人窒息。如果你很喜歡,那就繼續吧,我沒意見;但如果不喜歡,就改變它! 先來後到 務農 More... 學生 家長 承擔 教育 教養 校園作者 植物 盤根現象 穩定 穴盤 老師 自然中的社會學 舒適圈 許芳宜 負責 過度保護 選擇 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