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

道家是中國諸子百家中思想學派之一,也是九流十家之一,在春秋戰國時期以老子、列子、莊子為代表。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5/30 | 魯汶的袋熊先生

細思極恐《西遊記》(三):取經路上,豬悟能與沙悟淨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王母娘娘的潛台詞是,如果你還繼續阻攔如來的取經計畫,這些蟠桃我就不拿出來,看你們天庭打算死多少神仙,加上把金丹全部餵給齊天大聖的太上老君,「政變者」們讓孫悟空承擔下所有罪責,而自己則用極其隱晦的方式向玉帝叫板,神不知鬼不覺的完成了一次政治交換。

2023/05/12 |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哲學短文:中國哲學是哲學還是漢學?

中國哲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到了當代仍處於一種徘徊在漢學與哲學之間的狀況。中國哲學不是研究孔孟老莊那些經典嗎?怎可能是新興的?當然,中國哲學的研究對象很大部分都是過去的著作。如果「中國哲學」指的是這些經典的話,中國哲學當然存在已久。但如果「中國哲學」指的是一門學科的話,那這門學科的歷史便短得多了。

TNL+ 2023/03/07 | 魯汶的袋熊先生

【中國的產權】3:儒道墨法解決不了的產權問題,直接導致了長達兩千年的暴政

儒家的「受命於天」帶來了產權不清,墨子的「尚賢」太過模糊,道家會把文明卡在新石器時代。於是法家出頭了,將產權從老天爺那裡被轉移到了君王手上,然後直接導致了中國長達兩千年的暴政。

2023/02/16 | 鄧奶 Ken Tang

莊子「大瓠之種」:有用無用與人的尊嚴

人生在世,我們不需為每一個人或事物找一個「用途」而將其合理化並賦予價值。就算我們無法擺脫找價值的慣性行爲,至少都需要考慮社會上所謂的種種價值觀,與你有多相關,又是否與你的價值觀一致。

2023/01/14 | 鄧奶 Ken Tang

隨莊子走過死亡幽谷

莊子於妻子的喪禮上坐在地上打鼓唱歌,前來弔唁的惠子見到也看不過眼,責備莊子竟如此無情。莊子回應,一開始時對於妻子逝世時其實也是感到悲傷,但逐漸想到人出生之前本來就沒有形體生命,在變化之間生而有氣再變出形體生命,而現在又復歸與無,認識到生死其實如春夏秋冬一樣是自然之事,想通到這裏就沒有再哭了。這個「鼓盆而歌」的故事,可以看到莊子認爲死亡是自然的觀點,而我們亦見到通達如莊子本人,在面對死亡時,亦會感到哀傷。

2022/12/16 | 王偉雄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的斷句問題

《道德經》成書於春秋末至戰國時期,而《帛書老子》甲本抄寫於漢高祖劉邦稱帝之前(證據是甲本沒有避諱「邦」字),相距《道德經》成書時間最長是二百多年,最短不足一百年,可算在歷史上接近。

2022/08/25 | 精選轉載

【書評】楊儒賓《多少蓬萊舊事》:以個人學思印記為軸線,回應中華文化在台灣的問題

乍看之下,書中雜談孫立人、殷海光、臺靜農、孔德成等四九年渡海來台的前輩,皆可與《1949禮讚》一書所論相映互證。不過,連結至楊儒賓的學思歷程,它的意義顯然還不止於此。

TNL+ 2022/07/28 | 風恂

跳脫儒釋道思想的束縛,「造物主」才是蘇軾〈赤壁賦〉的文章重點

蘇軾看似與洞簫客對話,其實正是蘇軾與自我內心的對話,透過心來感知宇宙(造物主)的境界,這和陸九淵「吾心即宇宙」或王守仁「心即理」有其相似處,雖然他們未必有思想進路上的交錯影響。

2022/05/26 | 方格子vocus

魏晉風雲之竹林七賢(四):王戎像極了未得真傳的小師弟,憑著自己的一招半式闖江湖

晉惠帝一即位,大家就把「德高望重」,「戰功彪炳」,「先帝親信」的王戎,推上了太子太傅之位……我有點不想寫這個人了。沽名釣譽,莫甚於此。什麼好東西,王戎都沾了一下,但他本身有什麼料?完全看不出來。

2022/05/25 | 方格子vocus

魏晉風雲之竹林七賢(三):對司馬昭來說,山濤已經可以算是在野黨領袖了

所謂的意識形態之爭,不過是皇帝手中的玩具?不,老實說,先秦兩漢沒有任何一個皇帝一個天子一個領導者,玩得比司馬炎還厲害的。

2022/05/24 | 方格子vocus

魏晉風雲之竹林七賢(二):嵇康所修的已經不是單純的老莊之道,而是「修仙道」

雖然死亡的只有嵇康跟阮籍,但隨著隊長逝去,這個偶像團體其實也結束了。晉朝就要當「單飛期」來看。嵇康之死,在當代為大案,後代為公案。

2022/01/14 | 德尼思化

中國文人的最終歸宿!佛理如何打救世界,解脫愛憎?

中國士大夫往往有一個傾向,少壯年以儒家為理想價值,中老年不得志,退而求道、佛兩家,以求安身立命。這在現代佛教的信眾,似乎未嘗不是如此,因為嚐到人生的苦難,才會希望解脫。

2021/10/01 | 讀者投書

由當前世界的武裝衝突,看儒道二家對「利」的批判與反省

透過先哲的提點與當前的世界局勢,身處在相對安全、平穩的生活環境中,我們可以反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時刻提醒自我,勿「因私而害公」。

2021/07/18 | 精選轉載

【專訪】楊儒賓:莊子並沒有說自己是「道家」,比起老子,他可能更認同孔子思想

比起老子,莊子可能更認同孔子思想?清大哲學所的楊儒賓多年來試圖替莊子「翻案」,他在《儒門內的莊子》裡主張「莊子儒門說」,並認為莊子的思想本於《周易》和《中庸》。

2021/06/07 | 精選書摘

陳鼓應《莊子人性論》:北宋新學的王安石、蜀學的蘇軾如何闡釋《莊子》?

北宋思想界諸子競起,濂學、關學、新學、蜀學、洛學形成百家爭鳴的新氣象。以下就對王安石的「性情一體」觀及蘇東坡對「情」的闡發展開論述。

2021/04/29 | 風恂

從〈漁父〉談道德兩難:屈原不是沒有掙扎過,重要的是他已做好「選擇後的承擔」

現代人會有的可能症狀,屈原是否真的存有,我們無法證實,但從真實人性來看,屈原不是沒有努力過,也不是沒有掙扎過,更不是沒有取捨過,最重要的是他早已做好了「選擇後的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