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9 | 傅紀鋼 單親媽媽判死案:眾人皆曰「殺之」,「以命換命」可能成為台灣的另類流行病 單親媽媽撐了七年,撐到心理生病,然後怪她怎麼不好好做「網路業務」的工作?她不見得適合,更不見得能跑到業績。眼前每天就是需要錢,罵她又能怎樣?她自己被判死刑也甘願,最後只希望前男友對她還有愛,那也許是她最後的精神寄託,卻也被認為是死不悔改的理由。 民憤 公審 More... 道德 小孩 輿論 民怨 死刑 單親媽媽 小孩 單親 道德譴責 個人主義 2017/09/25 | 男性解放 當我們說「台灣家暴加害者主要是男性」,是在製造偏見、汙名化男性嗎? 疾病不會無中生有,傳染重點在於「不安全性行為」,而非身分,一直強調男同志與HIV的連結,只會讓其他族群忽略了自己也可能染病的事實。 家暴加害者 男性暴力 More... 男男性行為 疾病防治 道德譴責 保險套 性氾濫 愛滋病 2016/04/09 | 芭樂人類學 「炒米粉」的人情政治學:為何苗栗成為國民黨的耶路撒冷,總是通不過政治智商測驗? 選舉就是資源的輸送與往來,食物作為一種媒介,交換資源與選票的承諾,但過程涉及到自身的考量,對價關係會未必發生。 不交換 人情政治 More... 劉定國 南庄 問政說明會 國民黨 客家人 家戶拜票 徐耀昌 政治忠誠 正交換 民進黨 炒米粉 焢肉 田野調查 苗栗 諺語 豬血湯 賄選 逆交換 道德譴責 選舉 食物 黃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