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達悟族

達悟族 (Tao),舊稱雅美族(源於日本人類學家鳥居龍藏在1897年的調查報告,他在報告中將蘭嶼稱為雅美島),是臺灣唯一主要傳統聚落分佈在台灣離島的原住民族,分布於台灣本島東南外海的蘭嶼上,人口約四千餘人,語言為達悟語,達悟族是海洋民族,以捕魚為主要產業,並以其獨特的飛魚季文化聞名,在1903年日治時期始方有政府派員正式建立建制管治。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7/01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蘭嶼郵差:簽收我的愛》作者簡偉駿:使命必達!送件送到芋頭田

在蘭嶼,事情得慢慢做,不要趕,「該休息就要休息,一直趕工,難道你沒有明天了、是要走了嗎?」簡偉駿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是他剛考上郵務士、自願分發至蘭嶼的前半年過渡時期。離島郵差,乍聽之下似乎是個閒差事——這麼想可錯得離譜了。

2022/11/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法國人類學家艾諾逝世享壽77歲,畢生奉獻蘭嶼研究達悟族文化、語言

艾諾在專訪中說,想深入探究達悟族古老的秘傳歌謠Raod,了解如此美麗歌謠背後的故事。在達悟族語流失的今日,艾諾的研究與上百小時錄音紀錄顯得格外珍貴。她說:「傳遞下去,這就是最美的禮物」。

2022/10/10 | 精選書摘

《島嶼上的飯桌》:Manoyou的地瓜炊飛魚乾——達悟人嚴謹的共生哲學,只有大海知道

一群隔代教養的八年級生,一份想留住即將失傳的手路菜與長輩生命故事的初心,以「吃頓飯」開啟青、銀兩世代的溝通橋梁。歷時三年,五十篇人生故事,五十道家傳料理,尋訪全台各縣市及澎湖、金門、馬祖、綠島、小琉球、蘭嶼,完成這本台灣首部集結百齡智慧,獻給時代記憶的食譜。

2022/09/10 | 精選書摘

《蘭嶼徒步環島不要載我》:達悟族人真的超討厭鰻魚,連煮食的鍋子都不願意借

那次釣鰻魚比賽的結果,如果我沒記錯,最後的比數是四比一,我獲勝,那應該是我唯一一次釣魚比賽贏的紀錄,當然,我猜想,達悟族人應該連釣鰻魚也不屑,故意讓我的。

2022/01/08 | 精選書摘

【散文】夏曼藍波安《我願是那片海洋的魚鱗》:我個人特愛,初夜初航划著拼板船獵捕飛魚的感覺

連獲日本鉄犬異托邦文學賞、吳三連文學獎、台灣文學金典獎之後,夏曼・藍波安獻給家人和讀者,美麗的、波動的螢光鱗片。城市的邊陲,大海的中心,父親哼唱的古調,他靜靜聽著,如水世界綺麗的螢光鱗片,化成夏曼・藍波安的古典文學。

2021/10/05 | TNL特稿

【2021台灣海洋文化影展】三部紀錄片的反思:在水裡,大家都是自由的

電影院就像母親的子宮,影迷在黑色的盒子裡,專心看著背後那道光線所投射出的世界,就像胎兒在母親體內,用最大的感官知覺去認識「世界」,還有初生的自己。這樣的感受,就好像潛水一般,在感官極度集中的深海中,潛水人看到的,不僅是海洋的世界,還有自己。

2020/11/07 | 讀者投書

本島人的玩樂天堂,在地人的文化斷層——蘭嶼會成為下一個綠島嗎?

國旅蓬勃讓遊客爆量之後,有些人覺得讓蘭嶼擁抱綠島的商業模式沒什麼不好,但是蘭嶼完整的達悟族文化與生活痕跡,都是從達悟族祖先最先到臺灣的時候就已經傳承下來的習俗,觀光產業若過度發展,當地人的生活環境與文化傳承都將面臨重大考驗。

2020/10/02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朱家安:屁股蛋好笑,因為原住民族無權決定什麼是莊重

Pangoyod穿著達悟族服,被媒體拿「屁股蛋」作文章,這之所以有問題,是因為這顯示媒體藉由強調露屁股的好笑和趣味,在「怎樣才算是莊重」的討論裡,否定了來自原住民文化的看法。

2020/09/28 | TNL 編輯

達悟少年穿族服出席金鐘被揶揄:是誰讓他們不敢穿最天然的dress code?

第55屆金鐘獎頒獎典禮上,達悟族的Pangoyod身穿男性族服丁字褲領獎,卻被部分媒體以「屁股蛋整顆露出」「全場最露」等聳動字眼入標。穿著傳統族服出席與會,是表達對活動的最大敬意,為何卻遭揶揄?

2020/05/25 | 方格子vocus

多重角力下的觀光面貌:看到蘭嶼人喝CITY CAFE,好像怪怪的?

我們可以從照片獲得對一個地方的印象,蘭嶼的拼板舟、曬飛魚、各種美麗景色,遊客們前往一地,就是為了看看他的面貌,並且應證那些印象,但這些印象與面貌的產生,背後可能是許多複雜的想法角力之後出現的結果。

2020/04/23 | 方格子vocus

被循環複製的的地方意象:你照片裡的蘭嶼,不是我的蘭嶼

也許蘭嶼對於遊客的意義是熱帶風情,但是對於當地人而言,卻是自己的家鄉、一個生活的地方。遊客從照片中獲得對蘭嶼的地方感,最終帶著那些象徵符號回去,繼續進行一輪又一輪的複製;然而遊客前來後帶來的交通、垃圾、文化尊重等問題,卻成為當地人的其中一種地方感,且鮮少被前來的遊客們所熟知。

2019/11/23 | Patrick

蘭嶼達悟族人:我們不要25億補償金,先處理核廢料遷出

行政院公布《核廢料蘭嶼貯存場設置真相調查報告書》指出,達悟族人事先不知要設置貯存場,行政院核定將補償。經濟部11月22日公布25多億元的補償內容,總統蔡英文也親自出席發布會。

2019/06/26 | 關鍵評論網 ASEAN:Philippines

達悟族祖先千年前葬身菲律賓,後裔赴巴丹島追尋足跡

1千年前,40名達悟族人從蘭嶼來到菲律賓巴丹島,因與當地住民發生衝突最後喪生Subtan島。如今當年達悟族航海領袖夏本‧畢督利嫩的第30代後裔,決定隨祖先腳步前往菲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