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31 |
《纏結的演化樹》:從細菌、人類到巨象,我們都在同一棵樹上
《纏結的演化樹》對這些硬科學概念的語言進行了雕琢,使我們所有人都能理解。憑藉逵曼嫻熟的講故事能力,圍繞著才華橫溢、時而粗暴好鬥、命運多舛的科學家渥易斯,編織了整個對生命之樹全新認識的旅程。 他是美國微生物學家,是古菌——生命的第三域的發現者。
2021/08/16 |
《造局者》:另啟思考框架有3R,條條大路通羅馬
我們偶爾會從現有的框架庫,選出其他框架來使用;只有在很少見的情況下,會切換到另一個領域的框架庫,借用其中的框架、並調整原本的用法;至於全新框架的發明和採用,則簡直可說是鳳毛麟角。
2021/08/01 |
《重回大地:薩爾加多的凝視》:在加拉巴戈斯群島,大多數動物都不怕人,象龜卻不在此列
他帶著相機和底片走遍全世界,走過森林、沙漠、非洲、南美洲、南極洲,拍攝了工人、移民、原住民、戰亂、飢荒、種族大屠殺。薩爾加多的黑白攝影作品在歐洲各大媒體上刊登,他透過影像,將這個世界的所有面貌展現給世人。
2021/07/12 |
《做你自己:西洋哲學史卷三》:達爾文自己也很懷疑,人類這個物種根本不是透過天擇原理演化
對於達爾文而言,決定人類的演化的並不是環境,而是美感、愛、道德和倫理。所以說,關於人類的演化或許談不上什麼冷酷無情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而應該說是「最聰明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smartest)。
2021/04/13 |
《換了語言,就換了腦袋》:為什麼星期一、二和四是男人,但星期三、五和六是女人?
本書將會帶領你穿越時空,從古希臘的荷馬到十九世紀的達爾文,從蠻荒野人到白袍科學家,多徹在書中綜觀語言學兩世紀的發展歷程,以極其豐富的有趣實例,向我們展示不同語言的特殊性,深入探討許多有關語言、文化和大腦的勁爆問題。
2020/09/03 |
《美的演化》:達爾文認為動物的「性擇」,也會以外表是否美麗為基準
要在一本書的篇幅中處理美的演化以及人類起源這兩個複雜又充滿爭議的主題,需要聰明才智和膽量技術,不過,人們通常認為《人類原始》是一本艱澀甚至有殘障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