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達賴喇嘛

達賴喇嘛(藏語:ཏཱ་ལའི་བླ་མ་,威利轉寫:Taa-la'i Bla-ma,藏語拼音:Dalä Lama)是藏傳佛教中格魯派(黃教)轉世傳承的領袖。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24 | 德國之聲

疑強迫同化百萬藏族兒童,美國對有關中國官員停發簽證制裁

美國國務院宣佈對涉及西藏同化政策的中國官員開鍘,將停止發放他們的簽證。於此同時,中國學者在上週呼籲,應該更改西藏的英文譯名,從英文慣用的Tibet,改為漢語拼音的Xizang。

2023/08/10 | 德國之聲

達賴喇嘛:中國嘗試接觸討論西藏問題,我從來都不會拒絕對話

7月初,剛剛度過88歲生日的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對媒體表示:「中國官員已經意識到,西藏人民的意志非常堅強,因此,他們已經開始嘗試同我進行接觸,以期解決西藏問題。」

TNL+ 2023/05/04 | 黎蝸藤

達賴喇嘛「舌吻」爭議:藏人傳統文化對舌頭的認知,與西方國家和中國完全不一樣

在西方現代文明下,觸碰舌頭,法式親吻,把舌頭伸入對方的嘴中,是只有情侶夫婦之間才會做的事。正因為「親密」,所以才會不覺得「骯髒」。在這種場合下,舌頭所代表的意思就不是「骯髒」,而是和性、親密關係相關聯的器官。

2023/05/01 | 方格子vocus

宗師、流亡領袖與性騷擾醜聞:達賴喇嘛為何引發西方輿論內戰?

此次「性騷擾兒童」的醜聞疑雲爆發後,西方輿論場難免陷入歇斯底里的精神分裂,且自我廝殺得比任何地方都嚴重。在部分人看來,諸如性醜聞這般負面標籤,應當是象徵邪惡的中共官員專利,代表光明的達賴絕無可能沾染,故有部分輿論第一時間選擇替達賴辯護,結果卻讓事態愈演愈烈。

2023/04/30 | 德國之聲

達賴喇嘛「親吻事件」爭議釋嫌後,追隨者們反而變得更加團結

儘管達賴喇嘛親吻小男孩的影片在網上廣為流傳並且引發全球爭議,但這位西藏精神領袖在忠實追隨者中的地位似乎並未受到影響,許多人將其視為誹謗和詆毀這位精神領袖的「陰謀」,其中一些人更將矛頭指向北京......

2023/04/09 | 精選書摘

《睡眠、夢和死亡過程》:科學家與達賴喇嘛談西方醫學與藏傳佛教對「死亡」的定義

《睡眠、夢和死亡過程》是一場重要的對話實錄,探討睡眠週期轉換當中意識層次的轉換和自我的消解,夢的過程、功能和內在意義,以及瀕死經驗和死亡的修鍊。是達賴喇嘛所代表的藏傳佛教,與當今科學家、心理分析師和哲學家就人類意識和自我的樣貌和可能性,進行的一場深入談話!

2023/02/08 | BBC News 中文

星雲法師:台灣佛光山創辦人去世,遊走在海峽兩岸的政治宗教家

1927年生於中國大陸,青年遷台,星雲對政治參與頗深。他倡導兩岸統一,備受中國大陸禮遇。但他晚年也與民進黨人士交流順暢,屢次讚譽出自該黨的總統蔡英文及高雄市長陳其邁。時而發表政治見解的星雲,被認為是台灣與本土及兩岸政治最親近的宗教人物。

2023/01/09 | 精選書摘

《喜馬拉雅》:等達賴喇嘛終於回到拉薩,可惜為時已晚,實在太遲、太遲了

流亡的國王、帝國主義者、自負的探險家、考古學家、傳教士、間諜、地圖繪製者、藝術家、嬉皮以及狂熱登山者,一步一腳印詳實探究喜馬拉雅山的歷史、政經沿革,全方位書寫世界最高峰民族和冒險的重磅史詩著作。

2022/08/10 | 歪脑|WHYNOT

「竄訪」一詞小考:中文的博大精深如何用英文表達,難倒了一眾翻譯者

儘管沒有明確的官方定義,但這個詞強烈的情感色彩卻能夠讓華文讀者清晰地感受到它的貶義,是為中文的博大精深。但如何表達這樣的情感色彩,卻也難倒了一眾翻譯者、國際新聞報導者。

2022/07/22 | 德國之聲

達賴喇嘛訪問中印邊境衝突區拉達克,是否觸動中國敏感神經?

流亡的藏傳佛教精神領袖達賴喇嘛上週抵達印度與中國接壤的偏遠山區拉達克,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訪問。專家說,鑑於印中之間的緊張關係,達賴喇嘛在該地區的任何言行都具有重要意義。

2022/06/15 | 精選書摘

《西藏,焚燒的雪域》:十世班禪意外圓寂,成為達賴重塑西藏最高精神領袖權威的機會

十世班禪仁波切在扎什倫布寺出乎意料的圓寂,使得中國此時在西藏缺乏一個可靠的傀儡,特別是在拉薩發生了多次的示威事件,還面臨了西藏民族主義者可說前所未有的、對他們的統治作出的嚴峻挑戰。

2022/06/15 | 精選書摘

《西藏,焚燒的雪域》:十世班禪很清楚,跟中共合作是在西藏重新掌權的最佳機會

中共一上台即宣稱,年輕的班禪喇嘛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當天發了一封電報給毛主席與解放軍司令朱德。電文裡面說:「班禪謹代表全藏人民,向鈞座致崇高無上的敬意,並擁護愛戴之忱。」班禪仁波切當時只有十二歲。

2022/01/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越南一行禪師辭世:曾被「最具影響力高僧」,將正念修習傳到西方的先驅者

1960年代越戰期間,一行禪師在越南率領僧眾參與反越戰的和平示威而被迫流亡海外,此後近40年長居法國,建立「梅村」禪修道場。一行禪師也曾於1967年和2010年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2022/01/09 | 精選書摘

《經濟殺手的告白(2)》:達賴喇嘛告訴我們一段很不尋常的話——別成為佛教徒

盯著達賴喇嘛的照片,想著他堅持不讓自己的族人陷入相互施暴、冤冤相報、禍遺子孫的精神,我領悟到自己人生的不足之處。我對中國的所作所為異常憤怒。

2021/12/27 | TNL 編輯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南非屠圖大主教享耆壽90歲,曾直言批評種族隔離,也發誓不會敬仰恐同的上帝

獲獎無數的屠圖為反童婚、西藏議題發聲,也呼籲西方領袖應因伊拉克戰爭受審,晚年支持安樂死。屠圖也曾發誓不會敬仰恐同的上帝,他說:「我拒絕到歧視同性戀者的天堂。我會說不好意思,我寧願到另一個地方。」

2021/12/12 | 精選書摘

《岩波新書.中國的歷史5:中國的形成》:中華民國的「五族」共和,不再是過去清朝的多元共存了

本卷自十七世紀的東亞世界出發,當時多元勢力並存,直到清朝「盛世」崛起,才收拾了原本的混亂與殘局,並在十八世紀綻放多元共存的文化。直到十九世紀,清朝被西方與日本的衝擊所撼動,面臨崩解的命運,而在二十世紀的一片混沌之中,誕生了現代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