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2 |
《戰爭是最大的惡》:我們的軍服上沾染著血跡或腦漿,全身都瀰漫著死亡的氣息
普立茲新聞獎戰地記者,報導足跡超過50個國家,深入戰爭第一現場,寫下對戰爭之惡的反思。赫吉斯以出入世界各地戰爭第一現場的報導和對於士兵、居民、受難者的採訪,推論岀戰爭的惡,筆下鏗鏘有力,令人動容。
2020/03/07 |
《遊戲終結:布娃娃殺手》小說選摘:他自殺前用手機傳簡訊,卻用家裡電話報警?
「那,電話是誰打的?」艾德蒙斯問。「是芬利。用走廊上的家用電話。」桑德斯回頭查閱筆記的紀錄。「十二點七分,此通無聲報警立案,有一組人員獲派出動。」
2016/07/25 |
130人,在巴黎恐攻中代表人命;140人,在敘利亞恐攻中卻只是數字嗎?
此時此刻,A坐在我面前,和我分享她在約旦看見的一切。180天,是約旦簽證的期限,卻限制不住她掛念那群難民朋友的心。不久,她又將返回約旦,走向那塊她在祈禱中遇見的國境。
2016/07/25 |
130人,在巴黎恐襲是「人命」;140人,在敘利亞恐襲卻是「數字」?
此時此刻,A坐在我面前,和我分享她在約旦看見的一切。180天,是約旦簽證的期限,卻限制不住她掛念那群難民朋友的心。不久,她又將返回約旦,走向那塊她在祈禱中遇見的國境。
2016/04/21 |
遲來的遺書——60年前的白色恐怖受難者想對家人說什麼?
策展人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游珮芸指出,「每件遺書背後都有受難者太太、孩子們的故事,每看一次都令人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