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3/05/11 | TNL特稿

邁向2050淨零論壇(四):提升企業低碳生產誘因,別再把「碳權」當淨零工具

政府需設定新的階段目標,以激勵製造業進行低碳轉型。然而政府及許多企業如今錯將碳權交易視為淨零行動,部分掮客四處推銷國外來路不明的碳權,誤導企業以為只要可以抵換、就可以少繳碳費,但是「世界上沒有人這樣玩的」......

2023/05/10 | TNL特稿

邁向2050淨零論壇(三):光電開發爆衝突,專區、環評、共生,如何找出路?

台灣為達成淨零目標,加速發展綠電,但因土地使用競合,導致光電案場常引發爭議。專家呼籲透過各級國土計畫引導劃設專區及政策環評、一定面積以上案場需個案環評及國土使用許可、與農地共融機制等建議,希望調和不同利害關係人,同時達成綠能設置的目標。

2023/05/09 | TNL特稿

邁向2050淨零論壇(二):碳費每公噸500元夠不夠?碳定價機制的現在與未來

碳稅的政策設計需要兼顧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而優惠稅率的設計也引發了不同意見。為了確保政策目標不被犧牲,學者們建議應按照科學基礎減量目標,進行自主減量計畫的審查,政府也應提供更有力的誘因,讓企業能在技術和製程上轉型,走在國際趨勢前面。

2023/05/08 | TNL特稿

邁向2050淨零論壇(一):淨零轉型迎來關鍵八年,台灣如何與國際接軌?

台灣在氣候變遷議題上,已經有所努力,但是減碳的路程一刻都不能慢下來。政府必須要以低GDP為前提,從根本改變產業結構,才有機會大幅度的減少初級能源消耗。而在接下來的淨零轉型關鍵八年,政府需要進行怎麼樣的社會溝通,才能聚焦台灣淨零轉型的動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