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郭台銘

郭台銘(1950年10月18日—),中華民國實業家、慈善家、無黨籍(前中國國民黨籍)政治人物,為鴻海科技集團創辦人,曾多年位居臺灣首富,生於臺北縣板橋鎮,籍貫山西省晉城縣,畢業自中國海事專科學校,中華民國空軍高砲預官退伍,於1974年創立鴻海,其後長期贊助中國國民黨高層政治獻金,卸任後也曾涉足政治工作,2019年參加國民黨總統初選,但未獲提名,使其轉為與親民黨、台灣民眾黨結盟,2023年參加國民黨總統初選,但未獲提名,於同年8月28日正式宣布獨立參選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29 | 方格子vocus

如果「藍白合」是件容易的事,柯侯就不會直到今日還在糾纏

如今國民黨雖仍高呼整合,卻已是「侯柯配」成為主流,且據筆者了解,國民黨地方派系再怎麼不喜侯友宜,都不會接受國民黨禮讓柯文哲,如果黨中央真的一意孤行,地方組織便不會大力動員。因此說得更直接,「柯侯配」看起來是選項,卻基本上不可能實現。

2023/09/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黃士修籲國民黨停止攻擊郭柯、放下本位主義才能合作,賴佩霞11/24參選登記日前須放棄美國籍

媒體民調指「侯柯郭合作」將贏綠15個百分點,黃士修表示,四腳督的支持度只呈現政黨基本盤的狀況,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柯文哲與侯友宜支持度看似稍高,卻都困守同溫層;郭台銘的支持度數字雖然較低,但是獨立於政黨,擁有的中間選民更是國民黨一直想拿卻拿不到的票源。

2023/09/28 | TJ

【關鍵眼中盯】為什麼同是商人參政,川普風生水起顛覆了美國,郭台銘卻始終顆粒無收?

郭台銘正式宣布參選後的民調越來越低,也表示他在在野整合談判桌上的籌碼越來越少,藍白也越來越不會在乎他的一舉一動,距離沒有郭台銘的藍白合成真可能也越來越近。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同是商業人物參政,川普選了個風生水起差點顛覆了美國,郭台銘幾次選舉始終顆粒無收?

2023/09/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趙少康:侯友宜不可能當副手,與韓國瑜討論10月推在野整合;郭台銘:非綠團結才能下架民進黨

媒體詢問,是否有討論誰擔任正副手,趙少康說,當然有,「侯友宜絕對不可能當副的」,國民黨有多名縣市長、立委、立委參選人與縣市議員。將來聯合政府有很多可能可以談,就像歐洲有很多聯合政府、聯合內閣,有無限可能,「大家不妨發揮創意,不是只在正副打轉。」

2023/09/26 | 姜冠宇

柯文哲提「長照保險制」重出江湖,會不會重蹈健保總額的覆轍?

「長照保險制」可能重出江湖了,這是八年前被爭論過的事。長照要稅制,還是保險制?成為當時兩大黨的政見焦點。長照,絕對不是只有巴氏量表開放與否的問題而已,它的人力資金缺口,比你想像中還多得多。

2023/09/25 | BBC News 中文

郭台銘參選的三大解讀:首富的盲點、台灣政壇的「八年魔咒」與泛藍分化

政治學者翁履中分析,郭台銘的深藍論述,不符合美國理想的美中台關係裡台灣要扮演的角色,而對北京而言,郭的「大中國」想像又與中國那一套不同。在郭台銘宣佈獨立參選後,美國媒體沒有顯得太正面,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則大篇幅報導,形容他參選是攪動台灣政壇,只會讓在野陣營更加分裂,「親痛仇快」讓民進黨坐收漁翁之利。

TNL+ 2023/09/24 | 吳崑玉

《銘選之人》:「林月真」真人實境秀,只要你真心相信,全宇宙都會來幫你

虛擬世界的林月真,對現實世界的果凍與總統大選,到底有沒有什麼影響?當然有,只是還沒彰顯。林月真的影響力,必須放在舞台上。放在廟口,放在夜市,那還不如素顏吃宵夜的李多慧。

2023/09/19 | 讀者投書

除了林月真「承諾推動新二代母語教育」,2024總統大選各黨參選人還有哪些新住民政策?

曾被譽為保障新住民權益、第一個提名新住民為不分區立委的國民黨,在這次選舉過程卻尚未明顯展現針對新住民族群的政見,賴清德的政見基本上也屬於延續蔡政府時期的政策方向,反倒是曾因心直口快稱呼新住民「進口說」而引起爭議的柯文哲,在近年新住民族群支持度呈現了上漲趨勢。

2023/09/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賴佩霞疑無照心理諮商,80分鐘收費2萬3000元,北市衛生局:初判未違法

賴佩霞開設的「賴佩霞/好好說話」網站顯示,賴佩霞提供一對一諮詢服務,每80分鐘要價新台幣2萬3000元,而賴佩霞個人介紹中的經歷也列出「心理諮詢師」,遭質疑違反《心理師法》規定。衛生局昨晚回應表示,依據目前網傳相關訊息,初判賴佩霞尚未有直接違反《心理師法》第42條未取得心理師資格執行心理師業務。

2023/09/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郭辦:若郭整合在野可不送連署、拿藍白門票登記,賴佩霞隨時願退;分析指藍白持續邊緣化郭

郭辦發言人黃士修說,主流民意大聯盟的宗旨就是推動在野整合,只要今天國民黨、民眾黨都同意共同推出一組最強候選人,郭台銘就會直接拿著兩黨的政黨推薦門票登記參選,不用再送連署書件,賴佩霞隨時願意功成身退、成全大局。

2023/09/17 | 《思想坦克》

以賽局理論模型推估,郭台銘參選真的有利於在野陣營整合嗎?

依照目前的民調數字來看,幾位挑戰者距離現任者都還有一段差距,各自為政勝率不高。但是郭台銘的參選,真的有助於在野整合嗎?針對這樣的計算,我們或許可以使用數學模型,然後依照賽局理論來推估哪種狀況下在野候選人更可能整合成功。

2023/09/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郭台銘、賴佩霞赴中選會登記連署,賴佩霞:國籍沒有模糊空間,已啟動放棄美籍程序

郭台銘與賴佩霞今天上午前往中選會申請登記為總統副總統選舉被連署人,上百名支持者聚集在場外及大門前,在2人抵達時高喊「郭台銘加油」、「為國為民郭台銘,俠之大者賴佩霞」口號。至於接下來會如何進行連署,郭台銘回應,連署過程是動員實力的展現,他會在全台廣泛設立站點,讓大家方便連署,目標是越多越好,並依照法令規定辦理。

2023/09/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賴佩霞參選副總統後續:突宣布辭演舞台劇《蘑菇》,公視討論是否取消播放《人選之人》

原定11月11及12日將於北藝中心演出的《蘑菇》,因辭演的賴佩霞為核心演員難找到替代人選,故取消演出並開放全額退票,部分劇組也對此發文批評。在此同時,原先預定要在10月28日播出《人選之人》的公視,也在討論是否會有政治宣傳的疑慮。

2023/09/16 | BBC News 中文

郭台銘公布副手為賴佩霞震撼各界,學者分析:短期是好棋,長期難逆轉

台灣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陳方隅表示,藝人的好處是形象正面、會表演和表達,對選舉相當重要,國外也有不少演員參政的案例,不過從賴佩霞在記者會的發言內容來看,「情感上有做足,但實際上每一個段落與政策相關評論的邏輯連結仍然是不足的」。

2023/09/15 | 王家俊路邊社政治學

開弓沒有回頭箭:賴佩霞的雙重國籍,就是郭台銘政治上的大包

如果郭台銘懂政治,介紹賴佩霞出場前,先放風聲、供各界檢驗,作為政治防身,有何損失?直接提名賴佩霞,讓雙重國籍案成為焦點、待解決的難題,難道是郭台銘的巧思?沒有犯下政治上的錯誤?郭董真的「認識」賴佩霞嗎?

2023/09/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郭台銘宣布副手賴佩霞:首重與全民溝通、盼凝聚共識團結台灣

賴佩霞表示,自己專長是溝通、協調,除了偶爾演戲,過去30多年都在唸書、研究心理學,接下來首先要做的是與內部人員溝通、與媒體溝通、與在野黨溝通,而最重要的是與全國民眾溝通。賴佩霞指出,她的任務就是落實郭台銘「整合在野」的心願,希望除了霸氣總裁,大家還能認識郭台銘有情有義、堅忍不拔、排除萬難的一面,在不久的將來,會更清楚地說明政見。

2023/09/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侯友宜訪美將到紐約與華府4智庫演說、拜會AIT總部,綠營:拉抬民調壓制柯郭

侯友宜一行將在華府展開密集拜會,除了與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柏格會談外,也應邀在布魯金斯研究院、傳統基金會,與美國當地研究外交和台海兩岸關係的學者座談,並前往國會山莊,拜會多位美國聯邦參、眾議員交換意見,之後飛往舊金山,與包括矽谷在內的科技企業負責人座談。

2023/09/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郭台銘明天上午公布女性副手人選,呼籲重啟兩岸對話「台灣不需要變成烏克蘭」

郭台銘今天宣布,明天早上8點半就會公布副手人選,但不會前往中選會登記。郭台銘也在演講提到,台灣應以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為基準,與中國開啟正常對話的溝通管道,讓兩岸走向和平,「台灣不會、不必、也不需要變成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