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

都市更新(英語:urban renewal),又稱都市再開發、都市改造、都市復興、舊區改造或市區重建,在台灣簡稱都更,是指都市內因為早期欠缺都市計畫或是建築物日久失修,而作出全面或部份性的重新興建或整理及修緝計劃或工程。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18 | TNL 編輯

全台最大自辦都更「泰舍至善元」涉用假人頭合約向銀行詐貸,董事長楊岳修1000萬交保

期間,兩銀行均要求泰舍出具已賣出的預售屋交易合約,作為評估核貸金額之用,楊男於是分別持不實人頭屋主合約,並將交易金額灌水,向兩家銀行送件申請貸款。

2023/03/13 | 《思想坦克》

詹順貴:才上任就「柯規蔣隨」,蔣萬安為何也急著開發社子島?

從蔣萬安迫不及待推出大降門檻這類,明顯偏向籠絡土地開發商與投資客那方的政策脈絡看,要蔣萬安改變柯文哲的社子島開發政策恐怕緣木求魚,社子島居民的苦難恐仍一時難解。

2022/12/12 | TNL 編輯

蔣萬安公布首波小內閣名單;韓國瑜高市副手李四川任副市長,林奕華暫未列入

至於蔣萬安的第2名副市長人選會是誰,外傳是現任大安文山區立委林奕華。但若林奕華就任,就會出現區域立委補選的問題。

2022/11/11 | 財訊

公辦都更2.0:士林36年地標老建築,不靠建商成功整合99名地主,怎麼辦到的?

屋齡36年、12層樓的松柏大廈,多年洽談都更無成,這次住戶抓住「公辦都更2.0」的機會,希望再建美麗新家園,不過要達到9成共識,也絕非易事。

2022/10/28 | 李芯

專訪蔣萬安:以前大家都講「北漂」,現在變成「脫北」

談到為何蔣萬安回台後會加入國民黨,他表示:「經國先生勤政愛民,到現在還深烙在台灣民眾心中」,除了十大建設,就連台積電也是當時趙耀東、孫運璿這些官員與民間的科技人士共同決定。「這就是有遠見,為國家長遠發展打下基礎很重要的關鍵。」

2022/10/28 | TNL 編輯

遠雄大巨蛋等5弊案趙藤雄一審判決7年,前財政部長李述德9年,新北市議員周勝考10年徒刑

遠雄集團弊案共起訴31人,案情可分為5大塊,除了台北大巨蛋之外,還有掏空人壽公司案、遠雄集團在土城的土地開發案等;而趙藤雄被檢方起訴24年,審理後共判7年。

2022/10/21 | 黃皓筠

專訪黃珊珊:老天丟了這個位置給你,你要坐得穩,接不起來也別想走下一步

以前還是律師與市議員時,黃珊珊常覺得面對很多事都只能說,成為副市長後她發現自己可以去聽、去說、去做,每天都因此改變了台北一點點,而台北這座城市也隨之改變很多。

2022/09/28 | 李秉芳

黃國昌爆蔡適應「施壓」國防部違法賤賣林口眷村土地 ,暗助「天道盟太陽會」牟取都更暴利40億

除了本次黃國昌踢爆的土地買賣事件外,蔡適應與「天道盟」關係也曾被藍營質疑。天道盟太陽會大哥陳清源平時經營土方公司,但卻同時是蔡適應的助理,公司和服務處還在同一個地址。

2022/09/15 | 《思想坦克》

公有土地應擔任「都更領頭羊」,發揮公共財效益帶動產業復甦與地區翻新

公有土地開發與更新方式一直都是台灣都市發展關鍵議題,在經濟發展與都市快速成長下,政府機關消極管理公有土地,反而成為都市發展推動最大阻力,公有地在都市規劃與經濟發展中,應更積極擔任都市更新推手的角色。

2022/08/19 | 李秉芳

陳時中批柯市府公辦都更慢,都更處反駁「連8年居六都之冠」,黃珊珊:中央不修法別怪地方執行不力

管碧玲認為,台北市區的都更需求全國最高,民間推動都更的人數全國最多,民辦、自辦加起來數量當然全國最多。但是民眾關心的申請都更計畫核定時間,台北市確實是全國最久。

2022/03/25 | 精選書摘

Sway《買房勝經》:中古屋的定價當然是屋主的開價,但黑心房仲的開價就有貓膩了

《買房勝經》係由《黑心建商的告白》三部曲彙整增修,剖析業界代代進化的手法,並加入Sway近年的觀察與提醒,從預售屋、新成屋和中古屋等各類物件提綱挈領、查找重點如:建商話術、黑心建材、賞屋功課、黑心投客屋包裝術、房仲對應、屋況觀察、公設點交、殺價與合約指南……

2022/03/11 | 財訊

台灣新地王出現!元利建設買下陳水扁競選總部,意外揭露神祕地主家族

元利建設買進台北市信義路三段、新生南路交叉口的364坪精華角地,可能成為全台新地王;這塊地曾是前總統陳水扁競選台北市長的總部,據查原地主為律師家族,也因該交易而曝光。

2022/02/19 | 漫遊藝術史

19世紀歐洲現代化圖像中的辯證:攝影師與畫家如何看待巴黎的都更改造?

現代化下標準化且一覽無遺的巴黎看起來走在文明化的進程之上,透過藝術家的作品呈現這座城市與其周遭變遷中景象,提供大家不同的角度來重新思考19世紀現代化推行的成果與代價。

2021/10/28 | 《思想坦克》

城中城災後政策檢討:都更不該只有重建一途,整建型、維護型都更才能解決貧弱者的居住困境

為重建型都更量身訂做的各式各樣容積獎勵,浮濫到令人髮指地步。而整建型、維護型都更則是完全遭漠視,乃至遺忘,偏偏這2類型都更,依筆者所見,正是可以最有效率解決貧弱者居住困境的政策工具。

2021/05/15 | TNL 編輯

《都更條例》修法通過:容積獎勵提高、地方可代拆海砂屋等危險建物

危老重建近年進展飛速,甚至排擠都更,而立法院三讀通過提高容積獎勵,大幅增加誘因。不過,得注意的是,若危老重建沒有百分之百所有權人同意,開發案仍只能走都更老路。

2020/12/26 | 讀者投書

台灣的都更往往「為更而更」,忽略「交通乘載量」的影響

台灣的都更模式雖然常號稱抄日本法,但多缺乏像日本都市再開發法的相關防火考量,也沒有考慮到增加容積率後人口增加造成的交通問題,更常忽略對環境的影響而「為更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