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醫學系

醫學系是進行有關醫學的研究和教育的地方,一般隸屬於醫學院;是培養醫生的地方,通常設有附屬醫院(大學醫院)。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3/21 | 李芯

大學繁星推薦錄取率62.71%,台大、清大、陽交大皆有缺額

今年第一類至第七類學群共計2萬3011人報名,總共錄取1萬4431名一般生,錄取率為62.71%,比去年增加0.9%。第八類的醫、牙學系共計699人報名,通過醫學系一階篩選的共350人、通過牙醫系一階篩選的有67人。

2023/01/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112學年度學測成績2/23揭曉,專家估台大門檻55級分,數A科系恐多2級分

升學輔導專家藍天予昨天傍晚在記者會中表示,今年數A難度適中,連帶影響採計數A的校系個人申請第一階段過篩分數(門檻),預估會較去年微升2級分;今年數B較去年難,考生目標若是採計數B的校系,粗估過篩分數可能會比去年少1級分。醫學、牙醫系部分,藍天予估計58級分(國、英、數A、自然)有機會。

2022/01/08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萬物皆有裂縫》作者阿布:和別人不一樣,不一定就是不正常

精神醫學與其他科別不同,不使用疾病(disease),而是以失序(disorder)取代,「所謂失序,表示有相對應的秩序存在——那是科學基礎與社會價值的合併。」而精神醫學並非斷然將「正常」與「不正常」一分為二,而是重視每個人身在其中,如光譜般存在的多元經驗。

2021/08/27 | 方格子vocus

?te壞特的「斜槓人生」錯了嗎?關於李錫錕教授的砲轟,我有三點質疑

台大政治系教授李錫錕,近日發文抨擊金曲獎新人獎得主?te壞特的「斜槓」人生,引起網友撻伐。我覺得李教授的言論值得商搉,以下我提出三點質疑。

2020/11/24 | 讀者投書

與其增設醫學系,政府應思考為何偏鄉「公費醫師」的留任率不高?

政府花費大把資源培養公費醫師,應該想辦法讓醫師們留任偏鄉的比率提高,而非短視近利壓榨短短的幾年,讓公費醫師們時間一到就頭也不回的逃走。

2020/03/18 | 讀者投書

驚動台灣醫療圈,「高價位醫科面試工作坊」的三大爭議

以一個案例分析角度,筆者想要針對此事的幾點爭議進行整理與分析,分別是「價位的爭議」、「面試的爭議」、「身分的爭議」這三大面向。

2019/07/27 | 讀者投書

【填志願十年後爆炸徵稿】牙醫系「進可攻退可守」,但高中時的我真的確定自己要什麼嗎?

選填志願後,十年過去了,現在的生活和當初的期待,細細忖度是沒有相符。但若再重來一次,我還是會有一樣的選擇。應該是說,隨著時間我的「期待」也跟著轉變,能有穩定的生活是多麼令人珍惜。

2019/05/24 | 50+(Fifty Plus)

羅大佑:58歲做爸爸,接送女兒上學「過癮極了」

羅大佑回憶,在他放棄當醫生改做音樂人時,他的雙親最後也是開明接受。如今,他也思考:「我又該給女兒什麼樣的家庭與社會?」

2019/05/23 | 50+(Fifty Plus)

羅大佑:58歲當爸爸,接送女兒上學「過癮極了」

羅大佑憶及,爸爸媽媽曾費心培養他。在他放棄當醫生改做音樂人時,最後也是開明接受。如今,他也思考:「我又該給女兒什麼樣的家庭與社會?」

2019/05/12 | 精選書摘

《醫生好忙》:神級的完勝!樸實無華的台灣醫龍

「我本來覺得自己是天才的,畢竟我也曾是全國榜首。直到遇到了H後,才發現他馬的!這傢伙簡直是神......考試前大家都在圖書館K書,就這傢伙還是在睡覺,馬的!一天要睡多久?」最後呢?H考了全班最高分,還因為分數太高成為大家的調分障礙,班上一片怨聲載道。

2018/08/26 | 精選轉載

東京醫大歧視女學生,台灣醫療職場性別比又是如何?

本圖文除了簡介此次東京醫大的爭議事件之外,也為讀者介紹其他國家女醫師的比例又是如何;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將焦點放回台灣,台灣醫療職場的性別比例與鄰近的日韓相比又呈現什麼樣的面貌。

2018/08/23 | 新社會政策雜誌

「模擬醫學教育」提升醫療品質:不只聽講座,更要下場做

透過模擬臨床經驗的學習過程,不僅可以習得醫學的知識技術,更可以由護理師和醫師的角色互換過程,幫助學員了解各種不同職類之間的辛苦及困難。

2018/08/16 | 《思想坦克》

「一男抵三女」的刻板歧視,成為東京醫大女性的入學障礙

把目光放到日本女醫正在經受的困局,根源正是日本社會所在多有的陋習「女性婚後退回家庭,照顧家務與子女。」日本女醫在35歲的就業率便下滑至76%,造成醫界形成「一男抵三女」的職場歧視。

2018/08/16 | 《思想坦克》

「一男抵三女」的刻板歧視,成為東京醫大女性的入學障礙

把目光放到日本女醫正在經受的困局,根源正是日本社會所在多有的陋習「女性婚後退回家庭,照顧家務與子女。」日本女醫在35歲的就業率便下滑至76%,造成醫界形成「一男抵三女」的職場歧視。

2018/08/03 | 羊正鈺

日本東京醫大7年來「只要是女生就扣分」 稱是「必要之惡」

東京醫大的相關人士透露,這是校方為了抑制女性醫生所採取的「必要之惡」,將女學生的入學人數控制在全體學生的3成以下,是「學校不必明言的默契」。

2018/08/02 | 羊正鈺

日本東京醫大7年來「只要是女生就扣分」,還說是「必要之惡」的默契

東京醫大的相關人士透露,這是校方為了抑制女性醫師所採取的「必要之惡」,將女學生的入學人數控制在全體學生的3成以下,是「學校不必明言的默契」。

2018/07/26 | 一個平凡醫學生的日常。

醫學生的衣著要求

進入臨床學習前,唯一需要注意衣著的時候,就是進實驗室前一定要換上白袍;但到上病房,我們一定要穿正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