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醫師

醫生或醫師(英語:physician、medical doctor、doctor),中國古代稱大夫或郎中,是從事醫學業務的專業人士,經由研習、診斷、預後、治療各種疾病、創傷、身心損傷,以促進、維持、恢復健康。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9/14 | TNL特稿

巴氏量表的應用在台灣經歷了哪些調整?與其維持雙軌分立,外籍看護工應被納入長照政策下整體考量

相較於僅是開放民眾聘僱外籍看護工,政府更應該藉此機會,理解中高齡民眾,包括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對各項長照服務使用的掙扎與矛盾情緒,特別是站在雙軌分立的長照體系之前,家庭成員或主要照顧決策者往往面對照顧服務員國籍與品質的抉擇叉路。

2023/09/06 | 讀者投書

「如果機器取代了勞力,那還要藥師幹嘛?」為何民眾覺得醫院藥師是可有可無的職缺?

如果說專科醫師是懂得深,那多數一般藥師(非專科臨床藥師),其實是要懂得廣。尤其,台灣已然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活得越久,共病越多,併服的藥品種類與就診開立藥品的科別也更多,多重用藥的狀況下,無疑提高了藥物交互作用與重複用藥的風險。

2023/07/22 | 精選轉載

身為一名急診醫師,我曾經在危急時刻被護理師救過,還是兩次

這兩位人員都已經離開了他們的崗位,醫院可能永遠無法了解到他們失去了多麼寶貴的人才。每年雖然會有新的員工來填補空缺,但這樣的豐富經驗能輕易被替代嗎?衛福部試圖透過擴大護理學系的規模和增加考試次數,來解決護理師職燈比例低下的問題,卻忽視了護理人員的待遇和工作環境的惡劣。

2023/06/09 | 李秉芳

精神科名醫孔繁錦性侵女病患辯稱「追求」遭判4年,上訴駁回定讞將發監執行

二審法官認為,女病患的指述前後一致且無瑕疵,另外其貼身衣物內層檢驗出男性Y染色體,這顯然不是孔男辯稱「無意間」可能碰觸的地方,另外也發現孔男在案發之後打電話給被害人,表示「我要跟妳說對不起」

2023/05/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醫院手術房言語性騷擾頻傳,被騷擾者多為女實習護理人員

中國醫學科普微博帳號丁香園6日報導,中國有手術室開黃腔的現象,跟刀的護士說,10台至少3台「充斥著葷段子」,更有醫生透露,比率達8成都不算誇張。而且在手術室裡講葷段子非男性專利,若干女性張口就來的本事甚至更露骨。

2023/04/25 | 精選書摘

《如果活到80歲》:如何挑選好醫師,可說是跨越80歲屏障的最主要關鍵

大家應該選什麼樣的醫師比較好呢?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試著和醫師討論用藥問題。如果醫師完全不理會你的感受,依然堅持「這藥很好,繼續服用就對了」,或是反過來勸你「如果不想死的話,就必須持續用藥」。大家還是遠離那間醫院比較好。

2023/04/11 | 精選轉載

遇上「我知道了,不用檢查」醫生

王先生大約每三至四個月才到專科診所覆診。近幾個月王先生的水腫似乎轉差了,大約兩星期前終於等到了覆診。當日他急不及待對醫生說:「醫生,我的雙腿腫脹得很厲害,除下褲子讓你看看好嗎?」那位醫生卻氣定神閒地回答說:「我知道了,不用檢查。」他邊說邊專注着查看電腦紀錄。於是王先生便繼續問⋯⋯

2022/12/31 | 精選書摘

《急診的生命練習曲》:謝謝你們母女,幫我上了一堂醫學院裡沒教過我的課

兩名搖搖晃晃,滿身酒味,互相摻扶走進急診室的女子,廉價香水味在清涼的衣服中散出,不知什麼時候出現的小女孩,不知誰幫病人洗掉了髮膠,幫病人換上了母親的角色……我看著母女兩人的背影,繳完費,慢慢離開了急診室。我突然想衝向前去,為剛剛在我內心中沒有說出口的想法,說聲「對不起! 我還不是位成熟的專科醫師。」

2022/09/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加拿大醫療系統瀕臨崩潰,加媒呼籲向台灣健保取經

家住溫哥華的張太太用「糟糕透頂」一詞來形容加拿大醫療問題。她表示:「我左手肘疼痛一年多了,排隊看骨科專科就等了3個月,接著照超音波竟要等上10個月時間,小病也變重症了。如果在台灣,整個看診檢驗療程只需幾天就可以搞定了。」

2022/08/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薪資低又嚴重通膨、醫療暴力事件頻傳,土耳其爆醫師出走潮,今年預估3000人申請赴國外執業

土耳其醫學會祕書長布盧特(Vedat Bulut)指出,土耳其醫療專業人員被視為廉價勞力。購買力方面,醫師的薪資是2003年的三分之一。在伊斯坦堡非蛋黃區,一套典型公寓的租金約為8000里拉,超過剛入行的醫師薪資。這就是為什麼30歲的醫師需要與兩、三個同事合租。

2022/08/02 | 方格子vocus

對精神藥物的合理期待:談精神藥物的能與不能,從憂鬱症談起

不管是重鬱症、強迫症、思覺失調症等等種種診斷,醫師普遍都會認為,藥物合併心理治療比單用藥物治療更好。然而,藥物合併心理治療,也不見得就真的能完全地提供改變。

2022/05/28 | 讀者投書

醫院社工疫情日記:終於輪到我確診了,沒有難過害怕,反倒有一絲愉悅,可以好好休息了

4月15日星期五上班,護理長及多位護理師也確診了、門診關閉,只剩一人獨撐的單位也全部淪陷了。我一人站在醫院服務台社工室前,附近單位都關了,唏噓昏暗。巧遇其他部門護理長來搬東西,她問我:「妳怎麼還在這裡?」我回答:「不然我要在哪裡,我應該到哪裡比較好? 」其實沒有答案。

2022/04/17 | 鏡文學

【專訪】《美好少女的垂直社會》作者巫玠竺:正是她的完美主義,才能寫出這樣心機如蛇信纏繞試探的小說

《美好少女的垂直社會》摹寫少女們因他人的目光而石化,巫玠竺也因這本小說重新整理自己的少女時期,以及面對仍很少女的母親。「我媽或許是屬於另一個年代的少女吧,我無法以我這時代的標準去期望她。」體認到這一點,現在巫玠竺已找到跟母親好好相處的方法了。

2022/02/19 | 精選書摘

《優質飲食全書》: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照顧腸道菌群健康?

攝取優質飲食是成就良好健康的第一步,更是身心安適的基礎與關鍵。法國名廚、名醫及營養師聯手打造,精心設計105道美味家常料理,同時滿足你的味蕾享受和健康飲食樂趣!

2022/01/07 | 精選轉載

再談酒駕:台灣必須停止民粹式的無腦修法,酒害防治須從源頭做起,光補破網是補不完的

每當有重大酒駕致死事件發生時,官員震怒、提高罰則、嚴格取締,等等的畫面就會一再出現,但這些真的能解決酒駕問題嗎?也許我們應該把目光在放得更廣一些。

2021/12/13 | 照護線上

醫師圖文剖析常見迷思:僵直性脊椎炎只有男生才會得到嗎?是不是會遺傳?

僵直性脊椎炎較常發生在男性,但是女性也可能發生,盧俊吉醫師說,男性跟女性的比例大約是9:1到10:1,未滿45歲女性若有下背痛症狀也要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