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憲

違憲審查(英語:constitutional review),也稱合憲性審查,是指基於權力制衡原則,由釋憲機關判斷命令、法律或者規章制度是否符合憲法。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29 | TNL 編輯

排黑條款影響誰?立委林文瑞20年前行賄、蘇震清捲SOGO案、金門縣長陳福海均無法再選

排黑條款通過後,將有候選人無法參選2024,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林文瑞日前已接受國民黨提名,將在2024年參選雲林縣第一選區,但他曾於2004年犯下投票行賄罪,參選資格受到影響。

2023/05/11 | 賴詩涵

西拉雅族正名行政訴訟畫下句點,今向行政院遞交「族別認定申請書」

西拉雅族人向原民會申請登記為「平地原住民」的訴訟案,歷時10餘年,終於在今日劃下句點。雖然判決結果為敗訴,但由於2022年10月28日憲法法庭已認定《原住民身分法》違憲,因此不論此判決結果如何,都不影響西拉雅的原住民族認定。西拉雅族人也在宣判結束後前往行政院遞族別申請,希望不用等到3年就可以得到主管機關回應。

2023/03/24 | 李秉芳

造成婚姻破裂的一方沒資格提請離婚?大法官判決「原則合憲,部分違憲」是什麼意思?

大法官解釋,婚姻會難以維持往往是有諸多因素如個性、生活習慣、和財務問題長期累積,也就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釋憲後,假設雙方都有責任,法官不需要再去判斷誰責任比較重,雙方都可以提請離婚。

2023/03/17 | 李秉芳

大法官:追討國民黨社團「黨職併公職」溢領退休俸合憲,落實轉型正義

在國民黨社團例如救國團等地方工作過的人,那些社團期間的年資能不能算是公務員的年資?可不可以領公務員的退休金和優惠利率?銓敘部開始追回溢領的退休金之後有許多人不滿聲請釋憲,而大法官們認為,這並沒有違憲。

2023/03/16 | 李秉芳

張錫銘20次假釋申請遭駁回,公開信盼2024行使公民權——被「褫奪公權」還能投票嗎?

張錫銘表示他是驕傲、堅韌、有勇氣的台灣人,2024他要行使公民權義務投票。目前全台監所5萬多的受刑人,只要未受監護宣告、滿足年齡和居住六個月以上的規則,就都會拿到投票通知書。然而在過去的16年來,他們卻不能投票。

2023/03/13 | 李秉芳

「毀謗罪」是否有箝制言論自由違憲之虞?憲法法庭14日進行言詞辯論

近十年來大家越來越常因為「罵人被告」捲入訴訟,然而根據統計最後被判有罪的不到1成;23年前,大法官認為毀謗罪並沒有牴觸憲法的保障的「言論自由」,如今大法官將再次進行討論。

2023/02/10 | 李秉芳

毒販欲供出上游換減刑,聲請再審遭駁回,憲法法庭大法官:判決「合憲」但這3人有再審的權利

雖然大法官認為該法條沒有違憲,但是這3名聲請釋憲人,在判決送達之日30天內,可依判決意旨,向法院聲請再審。也就是說,這個憲法判決內容,放寬了再審的條件,未來只要判決定讞後,發現可以獲減刑或免刑,都可以聲請再審。

2023/01/30 | 李秉芳

張錫銘18次假釋遭駁回上訴再敗定讞,監所關注小組:假釋標準不明,將繼續聲請釋憲

張錫銘也曾提出釋憲聲請,但日前被憲法法庭裁定不受理。監所關注小組認為,假釋制度目前標準不明、且「球員兼裁判」,而受刑人幾乎沒有實際可行的救濟管道,是時候應該檢討思考《監獄行刑法》的修法可能。

2023/01/17 | 李秉芳

憲法法庭新制上路一年:收結案量增7倍創新高,為何聲請案件受理率7.22%反而降低?

相較於1993年至2020年舊制之大法官會議時期約28年間,開庭進行言詞辯論23次,2022年已進行11次言詞辯論,新制公開法庭行言詞辯論審理案件件數大幅提升。

2022/10/28 | 賴冠伶

西拉雅族人正名成功,憲法法庭判原民法違憲且擴展原住民定義

此外,除了憲法增修條文第4條第1項第2款規定所稱的山地原住民及平地原住民,憲法法庭也指出,應該要再包含其他台灣南島語系民族。而本次判決也提出3項認定標準作為判斷門檻。分別為文化特徵、族群認同與客觀的歷史事實。

2022/10/28 | 讀者投書

祭祀公業釋憲案:排除女性子孫不得為「派下員」祭祀祖先,是什麼樣的社會?

《祭祀公業條例》強化民間習俗中對女性的多重排除與規範,與男性子孫形成差別待遇,不只是身份權與財產權的被否定,還包括因此而來的身份認同、宗族與祭祀公業事務的涉入資格......這些都不能以「男女有別」、「性別差異」、「祭祀責任之性別分工」來合理化此種不平等。

2022/09/20 | 精選書摘

《法律歸法律?》:網站入口有「我已滿18」的選項,就能免於被起訴散播猥褻物品罪嗎?

有個網站叫做「PLAYNO.1」,網站負責人被起訴散播猥褻物品罪。被告主張,網站入口都有警語,確保年滿18的網友才能進入。但是大家都知道,「我已滿18」是每個人成年以前最常撒的謊,法官也年輕過,當然也知道未滿18的人如果點進這個網站,不可能乖乖地按下「我未滿18」而被網站「請」出去。

2022/08/22 | 讀者投書

健保資料庫偷帶資料的難度非常高,要有「雨人」般超級記憶力才行

大法官衡量個人隱私與公共利益後所做的裁決,的確是當今社會遲早要權衡的一大議題。此案的發展,可能關乎到所有政府行政資料的後續使用,將是國家推行數據治理的里程碑與轉捩點。

2022/08/12 | 黃皓筠

健保資料庫釋憲案部分違憲,欠缺監督機制及當事人無「資料停止使用權」3年內須修法

民團針對衛福部將健保資料庫提供第三方機構做學術研究、個資去識別化仍可辨認,以及民眾無資料停止使用請求權等問題,聲請釋憲。憲法法庭今日作出判決,認定健保資料庫供公務或學術機關統計或研究合憲,但欠缺個資監督機制及當事人請求資料停止使用的規定違憲。

2022/06/28 | TNL 編輯

「平埔族納入平地原住民」釋憲今辯論,原民會:預算增450億,參政權衝擊最大

《原住民身分法》修法草案在5年前送立法院,就有增列平埔原住民,但相關權利、客觀需求要另行處理,目前沒有完成修法或立法。

2022/05/31 | 讀者投書

美國最高法院對女權與槍枝的奇異解讀,要從保守派看待憲法的角度說起

根據之前的流出文件,以保守派為主的大法官們,不只批判羅訴韋德案是個天大錯誤,更提出三個似是而非的論點來推翻人工流產權,背後其實就是保守派大法官如同歷史學家一般看待憲法的心態:講究憲法「原意」,不能改變開國者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