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30 | 陳紹慶 「顯著」的問題:p值是判斷研究成敗的過時指標嗎? 我們相信以妥善的統計規劃完成的研究,不論研究報告有沒有出現p值,有沒有表達顯著與否,都能讓讀者掌握研究結論的確定與不確定訊息。 再現危機 p值 More... 數學 統計學 研究 顯著 可容性區間 信賴區間 心理學 reproducibility p-value 科學 重複實驗 科學研究 學術期刊 2018/08/30 | Kayue 頂尖期刊上的社科實驗結果也未必可靠,但這不是壞消息 一項計劃選取了21項在《自然》及《科學》上發表的社會科學研究,並嘗試重複當中的實驗結果,卻發現有8個結果無法複製,而專家似乎能準確判斷哪些結果可複製。 重複實驗 科學 More... 學術研究 社會科學 可重複性 可重複性危機 p值 p-value 研究方法 《自然》 《科學》 學術期刊 期刊 假陽性 reproducibility 統計 科學家 實驗 2018/06/25 | Kayue 心理學家親自回應對「史丹福監獄實驗」的質疑 關於「史丹福監獄實驗」研究方法的問題,領導研究的心理學家津巴多在問答網站《知乎》回應。 史丹福監獄實驗 心理學 More... 津巴多 Philip Zimbardo 知乎 重複實驗 研究 實驗 監獄 人性 邪惡 囚犯 獄卒 心理學家 路西法效應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史丹佛監獄實驗 科學 2018/06/18 | Kayue 著名的「史丹福監獄實驗」到底有何問題? 著名的史丹福監獄實驗告訴我們,只要被分派到特定的角色,在權力影響下,任何人都可以迅速變得殘暴——但這是真的嗎? 史丹福監獄實驗 史丹佛監獄實驗 More... 監獄實驗 心理學 心理學研究 出版偏差 研究方法 囚犯 監獄 人性 Philip Zimbardo 路西法效應 重複實驗 獄卒 守衛 權力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