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5 |
我跟心理疾病共存的每一天(下):大眾缺乏對於精神疾病的理解,尤其是重鬱症
社會大眾缺乏對於精神疾病的理解,尤其是重鬱症。當有患者犯下重罪時,這就會成為新聞媒體「重點加強」的關注點,所以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憂鬱症被妖魔化地很嚴重,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宛如「憂鬱症=殺人魔」。
有趣的是,反而是罹病之後,能比一般人體會到什麼叫做「隨緣」的本質、「緣分」的意義、還有「一期一會」的可貴。
憂鬱症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這邊簡要地介紹幾種常見的憂鬱症類型,包括:重鬱症、輕鬱症、冬季憂鬱症、產後憂鬱症。
社會大眾缺乏對於精神疾病的理解,尤其是重鬱症。當有患者犯下重罪時,這就會成為新聞媒體「重點加強」的關注點,所以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憂鬱症被妖魔化地很嚴重,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宛如「憂鬱症=殺人魔」。
重鬱症的狀況是,有關於正面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機制出問題了,不分泌、或分泌量極低;然後有關於負面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狂分泌,停不下來。因此,重鬱症患者們完全感受不到任何正面情緒,儘管清楚這是該感到開心愉悅的事情。
重鬱症的狀況是,有關於正面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機制出問題了,不分泌、或分泌量極低;然後有關於負面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狂分泌,停不下來。因此,重鬱症患者們完全感受不到任何正面情緒,儘管清楚這是該感到開心愉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