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3/02/17 | 未來流通研究所

【一圖看懂】台灣「零售與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實體店與非店面誰的業績好?

2022年台灣整體零售業成長幅度創下近18年新高,實體零售業復甦力道強勁,其中百貨、免稅店、服飾專賣大幅反彈,但電子商務與3C家電零售成長回落。其中,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成長16.9%,傢俱家庭用品、服飾專賣、綜合商品零售業,也位居網路銷售額增幅的前三名。

2023/02/01 | TNL 節目部

新年大採購!賣場的大包裝或優惠組合,真的比較划算嗎?|賈芯文S2EP13

根據紐約大學商學教授Raghubir和密西根大學教授Krishn一起合作的研究發現,體積大的商品包裝,會讓消費者覺得份量很多,相對也比較容易賣出去。雖然打開後,發現洋芋片內容量可能比預期少很多,但根據研究,大多數的人還是喜歡「看起來」較大的包裝,或者「感覺」充填很滿的產品。

2022/12/24 | 未來流通研究所

【一圖看懂】疫後百貨公司營收創新高,2022年可能是台灣實體零售業復甦的一年

在2022年,服飾、百貨、家俱家飾、美妝藥局成長率創下近10年新高,而原本因疫情受益的產業規模成長卻開始趨緩,其中,由於大型集團有較高的風險抵禦能力,也使疫情意外成為零售產業走向集中化發展的強力催化劑。

2022/03/27 | 創新拿鐵

Trader Joe's創辦人如何被蛋農啟發,把雜貨店經營成精品店,成為美國人的心頭好?

從滯銷雞蛋找到獲利密碼,原本只是雜貨店的Trader Joe's開始學習精品店的飢餓行銷,而幾乎不砸錢打廣告的他們,「單位面積營收」卻總能超越Walmart、Target等對手。

2022/03/14 | 未來流通研究所

【一圖看懂】從外送生鮮到自建超市,台灣「快商務」產業三大通路如何布局?

foodpanda、UberEats、DoorDash等第一代快商務巨擘已在全球各主要市場中建立起穩固的競爭地位,而隨著市場的持續擴大,部分快商務平台也著手進行垂直整合,透過自行採購商品庫存與自建小型倉儲,發展自有雲端超市品牌。

2021/12/17 | 未來流通研究所

【一圖看懂】2020台灣零售業商品結構基因圖譜:百貨業餐飲化、量販業3C家電化、藥妝業食品化

分析2015至2020年間商品結構比例變化,並結合TOP 3商品集中度指標,發現汽機車銷售佔比持續擴大,而電商服飾佔比顯著下滑;品項方面,超商銷售品類集中度最高、超市與量販銷售商品結構最為相近,而百貨業也正在餐飲化、量販業正在3C家電化、藥妝業,則開始食品化。

2021/11/12 | 未來流通研究所

【一圖看懂】2021台灣綜合零售&電商產業趨勢地圖,誰是第一大通路?

在2019至2020間,台灣的電商產業超越超市與量販,成為規模第3大綜合零售通路,而隨著零售產業界限模糊化,多角化跨業布局也成為企業共通性策略,當跨業併購與聯盟競合加劇,台灣的綜合零售害電商產業地殼又是如何變動的呢?

2021/11/02 | 莊貿捷

台灣零售業大洗牌:全聯併購大潤發,統一、遠東競標家樂福

隨著全聯併購大任發成定局,未來台灣零售量販即將大洗牌,外界多揣測由統一拿下家樂福股權,但今(2)日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對外證實,遠東已進入家樂福競購程序的第2輪,家樂福經營權將有更多變數。

2021/10/22 | TNL 編輯

全聯宣布收購大潤發,預計2022年中完成;全聯董座:零售就是要靠規模

國內量販業將洗牌,超市龍頭全聯今(22)日晚間宣告收購大潤發,不過外界對此並不意外,甚至家樂福也曾找過全聯董事長洽談。

2020/06/03 | TNL 編輯

家樂福斥資32億併購頂好和Jasons,對「超市一哥」全聯有何殺傷力?

量販業者家樂福斥資約32億,併購 共224間頂好和Jasons超市,將成為市佔率第2的超市,僅次於全聯。不過量販和超市的定位逐漸相似,且家樂福的大股東統一企業具有超商業者身份,公平交易委員會審議時可能面臨市場界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