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金管會)是中華民國有關金融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成立於2004年7月,目標包含維持金融穩定、落實金融改革、協助產業發展、加強消費者與投資人保護與金融教育。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3/24 | 李秉芳

移工匯薪水回家鄉1年超過500億,都走地下匯兌風險高,立委提出5大訴求強化防範

金管會核准的2家小額匯兌業者所申報的客戶數僅38萬人,是全台移工數一半,代表多數移工透過便利、快速、手續費低的仲介匯兌App,若央行、金管會沒有主動查察,就是縱容詐騙集團以仲介身分合法掩護非法。

2023/03/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瑞信危機亞股全倒,台灣金融三業曝險近1573億,金管會密切觀察發展

金管會昨天公布,2022年12月底本國銀行對瑞信集團曝險餘額達489億元,較2022年10月底減少64億元,呈下滑趨勢,至於今年國銀對瑞信最新曝險概況,銀行局仍在持續調查中。目前國內有7家銀行仍銷售瑞信金融商品,但均有採取風控措施,且目前客戶若要贖回,並無流動性問題。

2023/03/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同一水塘2個月掉進3台車?產險業揪詐騙集團手法,金管會祭16道風控令防「假車禍真詐保」

為防堵詐保集團透過低買二手車後製造假車禍、藉以取得高額理賠金,金管會已請產險公會轉知各產險公司,在3個月內建立16道核保理賠風控強化措施,產險公司將在今年首季全數完成改善。

2023/02/08 | 李秉芳

詐騙集團透過虛擬貨幣「換幣洗錢」司法難追回,立委呼籲「嚴格納管、以錢追人」

受害者代表認為,檢警法官以傳統金融的該念,經常就以當中的人是不知情的「善意第三方人士」為由,這些在境外的詐騙人士,幾乎不會受到法律審判;虛擬貨幣應該跳脫傳統的銀行金融概念,改為「以錢追人」。

2022/12/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本央行修正貨幣寬鬆,上調長期利率至0.5%「形同實質升息」,日圓升值台股急挫

日本中央銀行日本銀行昨天決定修正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的方針,將過去0.25%左右的長期利率變動容許幅度上調到0.5%左右,形同實質升息;市場認為,此舉是希望促使投資人買入日圓出售美元,縮小日本與美國的利差;日圓昨天急漲逾2%,全球資金回防日本。

2022/12/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世界各國如何監管加密貨幣產業?防FTX事件重演,金融研訓院籲建立消費者保護機制

加密貨幣是否該納管、怎麼管、由誰管,成為各國政府頭痛難題。目前國際主要國家已逐漸加強虛擬資產監管,而目前台灣的金管會僅管理虛擬通貨業者的洗錢防制,意即只要不涉及洗錢、未違反營業登記,金管會及經濟部均無法可管,

2022/12/01 | 賴冠伶

12月新制懶人包:口罩令鬆綁、北市禁用一次性塑膠杯、YouBike1.0退場等13項新制上路

防疫方面,今(1)日起室外可不戴口罩,並開放逐桌敬酒。交通方面,4縣市道路科技執法再擴大。民生方面,台北市飲料店則是將不再提供一次性塑膠杯,並維持自帶飲料杯折扣5元的優惠。

2022/11/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FTX破產燒出監管問題,財政部首度委外研究加密貨幣課稅,聚焦4面向報告年底出爐

幣圈人士不諱言,靠加密貨幣買賣賺錢的投資者,報稅時根本不會申報這方面獲利,既然損失了,也不一定會申報,因為擔心政府反向溯源查稅。幣圈交易熱絡,稅務機關自然也了解,財政部官員表示,元宇宙發展方興未艾,虛擬資產崛起速度之快,相關法制的推進和完備程度,腳步得加緊跟上。

2022/11/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加密貨幣平台FTX聲請破產,台灣近60萬人受害,黃天牧:朝投資人保護方向研究

加密貨幣平台FTX宣布破產,引發幣圈大震盪,立委關切民眾投資加密貨幣虧損,是否可列報財產交易損失;財政部長蘇建榮表示,若有申報所得,依規定可列報損失扣抵。財政部官員表示,關鍵在於損失是否已「實現」。換言之,加密貨幣市值下滑,若持有者低於成本賣出,實現損失,且符合規定則可列報。

2022/11/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股債市齊跌+防疫險風暴,保險業前10月現金增資近千億

近日全球經濟下行,台股受到牽連頻頻下挫,加上國內產險業受防疫險理賠風暴籠罩,今(2022)年前10月已有6家產險及6家壽險辦理增資,合計現金增資達新台幣947.03億元。

2022/10/18 | TNL 編輯

國內3家純網銀皆虧損,將來銀行累積虧損達18億最多,預計3至5年後才可損益兩平

檢視純網銀財務概況,3家純網銀皆呈虧損狀態,截至今年7月底止,以將來銀行累積虧損18.16億元最高,樂天銀行累積虧損11.04億元次之,LINE Bank累積虧損9.13億元。依《銀行法》第64條規定,銀行虧損逾資本1/3者,中央主管機關應在3個月內,限期命銀行補足資本,逾期未經補足資本者,應派員接管或勒令停業。

2022/08/11 | 精選書摘

《信託敲敲門》:金管會「信託2.0」政策,便是「金融老年學」的重要體現

《信託敲敲門》希望透過淺白的表達方式,把信託這個重要觀念與制度,傳遞給所有讀者。希望在閱讀與了解的過程中,您能看見故事人物的生命故事,也同時看見自己的。這些故事點滴,是我在生活中的觀察累積而成,期待這本書也能成為大家喜愛的信託故事書。

2022/08/10 | 莊貿捷

知名分析師郭明錤曝「蘋果下一個重點產品是AR/MR頭戴裝置」,意外引爆玉晶光怒火

蘋果可能推出新產品AR/MR產品,要關注的零組件包括:顯示器、散熱相關族群,此些關乎消費者是否有更好的沈浸體驗和舒適。其中他推測該產品的處理器、光學模組,包含RGB相機、眼球追蹤、3D感應等使用量會明顯增加。

2022/08/04 | 新公民議會

如果業者正視年初的兩個警訊,「防疫險理賠之亂」原本是可以預防的

保險公司為了追求獲利最大化,無視於異常的警訊,也沒有預估到最壞的情況,導致出現這次防疫險的理賠海嘯。雖然幸好在金管會高度監理之下,目前尚未有業者出現經營危機,但對民眾仍會產生長期的負面影響。

2022/07/31 | TNL 編輯

防疫險之亂:保戶確診數月等不到核保,釀保險業史上最大信任危機

產險業者在今(2022)年疫情爆發後,面臨前所未有的理賠壓力,去年被視為穩賺不賠的防疫保單,今年卻出現保戶苦等數月等不到核保的情形。在民間,核保效率低、標準不一、申請遭刁難等情形不斷發生,讓產險公司不但賠了保險金,恐怕也賠掉了民眾對公司的信心。

2022/07/27 | 莊貿捷

壽險業淨值腰斬,民眾憂心保單成壁紙,保險局親上火線強調:沒有流動性風險

壽險業6月淨值剩下新台幣1兆2555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2兆6330,已經腰斬達52.3%。保險局指出「沒有流動性風險、不用擔心」,因為壽險公司6月底帳上現金或約當現金有3732億元。

2022/07/20 | 莊貿捷

中國爛尾樓風暴引發集體「停貸潮」,金管會回應:國銀對中曝險金額創19年新低

北京當局為了遏止日益擴張的房地產,於2020年8月房城鄉建設部和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了「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約談了12家重點房地產商,並向其傳達了「三條紅線」的要求,正式點燃中國房地業「爛尾樓危機」。金管會強調會緊盯對岸發展,防止金融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