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3 |
台灣威權時期的金融統治邏輯(三):金融監理在全球化下的改革
台灣的金融監理機制雖然以金融全球化為名,在表面上做了改變,希望對金融市場進行更有效監理,但骨子裡的監理邏輯並沒有完全改變,當國內邏輯碰上國際市場標準,是此次兆豐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
2016/09/02 |
台灣威權時期的金融統治邏輯(二):黨國時期的三大金融監理特色
由於金融一直是國家的「統治高地」,國家可以透過各種管道控制金融機構,因此金融監理一直未受到重視。這樣的監理邏輯深深地影響台灣金融市場的發展,即便日後統合金融監理權至單一機構(金管會),很多監理邏輯並沒有根本上的改變。
2016/08/26 |
【兆豐金弊案全解讀】金管會手中的美方機密報告,近4千億的匯款流向何方?
兆豐銀行因違反美國紐約州的洗錢防制法申報規定,被美國紐約州金融服務署重罰1.8億美元,行政院更史無前例下令成立專案小組究責,兆豐銀行的案件,勢將引發金融界與政壇的滔天巨浪。
2016/07/22 |
跨世紀殺手級應用來襲:從矽谷到台北都在瘋的「區塊鏈」是什麼?
去年開始,從美國的矽谷、華爾街,到英國的倫敦金融城、或是北京的金融街……,不論科技新貴或金融家、還是身家數千億元的大老闆,都在熱烈關注「區塊鏈」。今年六月,來自九十個國家的央行代表,更齊聚在美國華盛頓討論區塊鏈的未來金融運用。但除了虛擬金融的實務運用外,從經濟交易、智能合約、到食安履歷等公共領域,區塊鏈在實驗場域都有具體的研發。
區塊鏈 廖世偉 More... 巨量資料系統 地氣 張哲瑞 陳柏安 台灣大學資工系 美國 矽谷 Android Google 台大金融科技暨區塊鏈研究中心 信任機器 trust machine 邱昭彰 房仲 查帳員 會計師 P2P借貸平台 勤業眾信 金融科技 RUBIX 比特幣 bitcoin R3CEV 金融業 PTDL GBC 全球貿易分布式帳本聯盟 杜拜全球區塊鏈委員會 中國 北京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 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 金鏈盟 馬化騰 騰訊 阿里巴巴 馬雲 平安集團 馬明哲 華為 任正非 醫療 大數據 物聯網 身分證明 公民電子投票 食安履歷 資料儲存 股權眾籌 社交通訊 新創產業 Overstock 軟銀 孫正義 螞蟻金服 Imogen Heap 陽光衛視 群眾募資 愛沙尼亞 台灣 蔡明忠 李相臣 政大商學院 東吳巨量資料管理學院 產學合作 工研院 蔡明興 管中閔 Maicoin 劉世偉 帳聯網 momo購物 台灣大哥大 Gogoro 玉山金控 劉美玲 行動支付 萬幼筠 GinLocal 銀行 信用驗證 共享經濟 金管會 蔣萬安 曾銘宗 余宛如 林全 林奏延 食品安全 蔡英文 林火燈 台灣證交所 網路泡沫 胡一天 源鉑資本 政府監管 智慧財產權保護 去中心化
2016/06/12 |
台商第一手告白:海外藏錢太容易,根本沒有人想回來!
30年前,台灣代工產業(OEM)締造了台灣經濟奇蹟。當時台灣無法直接投資中國大陸,為了閃躲政府西進禁令,多數台商至少會設立3個以上境外公司,以因應對日新月異的國際投資環境。久而久之,他們也發現,只要架構得宜,境外公司還能享受避稅、遞延資本利得等額外好處,若搭配人頭和各種貿易技巧,業務操作還能更靈活。
2016/06/09 |
比《巴拿馬文件》更內幕的避稅天堂故事:台商、富人「海外金庫」大揭祕
10年來台灣資金外流超過15兆,國庫每年短收上千億元,境外公司扮演了極為關鍵的角色;從最早規避政府政策,到後來「呷好道相報」,台商將境外公司玩到出神入化,不僅藏錢、藏名、還能藏事業;偏偏台灣以小國之姿卻行大國稅制,最後流失的恐怕不只是錢,還有台灣的資本競爭力。
2016/05/08 |
Apple Pay、支付寶、微信來襲:沒人想缺席、無人可獨大,台灣支付戰爭開打!
瞄準跨境商機,支付寶、微信、銀聯三大龍頭在台開戰,Apple Pay尚未來台就掀起軒然大波,證明這股行動支付趨勢銳不可當。
2016/04/08 |
張善政 vs. 翟本喬:科技院長遇上網路大神,為台灣新經濟把脈
台灣景氣持續低迷,「新經濟」是不是新出路?企業創新與轉型是錢坑還是救命索?新世代該勇往直前還是先練武功?且看閣揆張善政與翟神翟本喬為台灣新經濟把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