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金錢

貨幣(英語:currency)又稱金錢,可簡稱錢,是為了提高交易效率而用於交換的中介商品。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29 | 方格子vocus

【書評】《越工作越自由》:真正的自由不在於工作「型態」,而是工作的「心態」

《越工作越自由》書中Emily Liu鼓勵我們,所謂真正意義上的自由,是從不設限的工作範圍出發,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廣的自我認知,才能幫自己盡快找到合適的工作面向,這個過程需要與時間賽跑,下定決心,竭盡全力才行。

2023/08/21 | 方格子vocus

《富爸爸,窮爸爸》沒有告訴你的事:如果把資產與負債換成「時間」那會更可怕

時間大於金錢,是普遍人可以接受的觀點,如果《富爸爸,窮爸爸》的資產與負債你已經認同了,那們把主角換稱時間,更可怕的,應該是會一直奪走你時間的東西,那才是天大的負債。

2023/01/31 | BBC News 中文

要賺多少錢才能感覺幸福快樂?研究發現「年收入447萬」可能是個分水嶺

收入增加與幸福感上升二者之間呈「對數」( logarithmic)關係。例如,在這裡它意味著,如果收入從2萬英鎊(約等於新台幣74萬5000元)翻到4萬英鎊 ,那就必須要再增加一倍到8萬,才能體會到同樣的幸福感,而且還必須不斷增加,才能維持同樣的幸福回報。

TNL+ 2022/12/16 | 留德趣談

為何德國難見借錢廣告?

德國與香港不同,當地人不喜炒賣物業和股票,亦沒有賺快錢心態。此外,在德國投資收益要抽約25%的稅,不像香港投資股票收益多為免稅,因此不會見到這麼多德國人炒股票賺快錢,自然也不會有這麼多人借貸投機。

2022/02/27 | 傅紀鋼

【美劇】Netflix《創造安娜》:戳破全球網紅現象幻影,比一般詐欺犯更有亡命之徒的氣魄

《創造安娜》是由真人真事所改編,劇中飾演安娜的女主角,也幾乎完美複製了真實版的外貌,大家對於安娜的討論,大多停留於她如何欺騙自己與政商名流,成功擠身成為上流社會的一分子,更耐人尋味的是她知道自己的高調作為會被抓,但仍執意向前⋯⋯

2021/08/24 | 精選書摘

《財富之王》:讓一個人太容易拿到錢,會誘使他做出危險的投機行為

「給借條作保」已經變成了你的某種慢性病,他每一次賠錢之後,無論想借多少錢都可以拿到你的簽名。最後你發現,你的朋友把他跟你所有的財產全都賠個精光。

2021/01/29 | 精選書摘

《擺脫無力感》:作為一個窮人,你有什麼資格快樂?

長大後我才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大家似乎都默認了我們必須擁有一些東西才能獲得他人認可,才有開心的資格。如果什麼都沒有,你還敢快樂,那你就是個沒有羞恥心的人。

2021/01/05 | 胖哥哥心理行銷

善用三種「距離」心理學,讓你無痛達成新年新計畫的存錢目標

這篇文章將討論三種不同的距離,改變大家對於金錢的感覺。這三種距離分別是「心理熟悉程度」、「時間上的距離」還有「物理距離」。

2020/12/11 | 精選書摘

《老黑的FIRE生活實踐》:人生「職志」怎麼找?我用5W1H來說明

暌違五年新作,FIRE生活進入第十五年,六十歲的老黑,不只教你FIRE前如何理財,更教你FIRE後如何生活!閱讀暢銷書《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之後,許多讀者紛紛詢問作者老黑,如何能和他一樣提早FIRE。

2020/08/25 | 香港大學學生會社會科學學會心理學學會

在金幣中暢泳唐老鴨舅舅——心理學談貪婪

心理學調查顯示,貪婪的人擁有永不滿足的嫉妒心態和慾望,擁有了所擁有的就會調高期望、渴望更多,有如在快樂水車(hedonic treadmill),永無止境地轉動、渴望著。

2020/07/15 | Lo's Psychology

愛名愛利卻不幸福?淺談物質主義

愛錢愛名是一個外在動機,外在動機的強化會削弱人的內在動機,而內在動機(例如純粹的喜歡及滿足)對一個人是否感到幸福十分重要。

2020/03/26 | Lo's Psychology

富人僅比中產快樂一點點——心理學課堂︰金錢、動機和快樂

外在動機如金錢的確能提升工作動機,但當去到某一個程度,金錢回反過來降低一個人對工作的內在動機(例如純粹對工作的熱愛及熱情)。

2020/02/08 | 精選書摘

《歡迎來到人生哲學研究所》:有「桃花運」的人就一定會幸福嗎?

在現代,美麗的外貌一樣是「有桃花運」的必要條件。不過,若問有桃花運的人是否深受他人喜愛,這就不一定了。換句話說,並不是有桃花運就一定會幸福。

2019/08/05 | 精選書摘

《論語與算盤》:東洋君子自古鄙視金錢,但孔子可沒忘了經費的重要

過去不僅是東洋,鄙視金錢的風俗也曾在西洋盛行。這是因為談到經濟,總是以得失為優先,有時被認為會損害謙讓或清廉等美德,容易令凡人誤入歧途,因而為了嚴加警惕,才出現鄙視金錢的說法,進而成為一股風氣。

2019/06/25 | 孫婕

「日光族」和「月光族」的快樂哲學

他們的淡定,讓我這個新移民困惑了好一陣子。「月光族」在台灣或香港得揹上「奢侈」、「愛慕虛榮」、「沒有目標」的罪名;在黎牙實比,「月光族」、「日光族」不在少數,但他們卻怡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