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金鎖記

《金鎖記》,張愛玲的中篇小說。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18/11/14 | 精選書摘

「講故事的人」——張愛玲早期小說的記憶轉化

要判別張愛玲早期小說是否具有講故事式的傳統敘事特質,除了要找出「講故事的人」這個敘述者有否出場以外,亦可憑著文本中「講故事的人」的聲音是否明顯去決定。

2018/11/13 | 精選書摘

《視覺、性別與權力》:「講故事的人」——張愛玲早期小說的記憶轉化

要判別張愛玲早期小說是否具有講故事式的傳統敘事特質,除了要找出「講故事的人」這個敘述者有否出場以外,亦可憑著文本中「講故事的人」的聲音是否明顯去決定。

2018/06/17 | 林澤民

鏡子、玻璃、鑽石:閃爍不定的微光,對照張愛玲世界的黑暗

這些微光,與其說呈現光明,不如說是對照出張愛玲世界的黑暗,以及光明之微弱、不定、和易滅。這樣的形式安排,為故事帶來一種氣氛,在讀者心中則造成一種不平衡甚至不安的感覺。這完全是德國表現主義的手法,在好萊塢黑色電影(film noir)中常見的。

2018/06/16 | 林澤民

鏡子、玻璃、鑽石:閃爍不定的微光,對照張愛玲世界的黑暗

這些微光,與其說呈現光明,不如說是對照出張愛玲世界的黑暗,以及光明之微弱、不定、和易滅。這樣的形式安排,為故事帶來一種氣氛,在讀者心中則造成一種不平衡甚至不安的感覺。這完全是德國表現主義的手法,在好萊塢黑色電影(film noir)中常見的。

2017/06/30 | 精選書摘

王安憶看張愛玲的文藝觀:無論怎樣抽離和「五四」的關係,她還是時代中人

張愛玲小說寫的多是小市民,即不在知識分子以為有啟蒙價值的範圍裏,也不在左翼文藝歌頌的群體,是被擯棄的人生,但在張愛玲,卻是在「成千上萬的人死去,成千上萬的人痛苦着」的「成千上萬的人」裏,以平等的原則,不也是「五四」的民主科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