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

銀行是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等業務的金融機構。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24 | 巷仔口社會學

P2P網路借貸平台的詐欺、信任與理性計算,正是金融活動中重要的社會因素

綜合來說,網路借貸平台提供完整借用人資訊、案件信用評比、分散投資機制,且違約發生時提供風險保護(本金保護)與法律協助,讓投資人可與此市場工具連結,理性計算借貸交易風險與預期報酬。然而,故事不是只停留在這裡,投資人還要面對第二個層次的問題:投資人要如何信任網路平台提供的借款案件是真的存在的?

2023/04/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金管會納管虛擬貨幣聚焦風控,幣圈業者盼漸進勿大刀闊斧

台灣金融研訓院副所長張凱君表示,若讓業者處於完全沒有業務主管機關的狀態,基本上是對人性的賭注,每發生一次不良事件,將讓外界對去中心化發展逐漸失去信心。面對虛擬貨幣走向納管,他對此樂觀其成。

2023/03/27 | Swissinfo瑞士資訊中文

瑞士財政部長承受全球極大壓力,強勢促成瑞銀收購瑞信

2008年,當瑞銀在金融危機中遭受巨大損失,瑞士政府選擇用納稅人的錢挽救瑞銀,而不是讓瑞銀被收購。對此瑞士社會的不滿直到今天仍未散盡,因此再來一次在政治上是無法想像的。瑞士財政部長卡琳・凱勒-蘇特在週日晚宣布兩銀行合併時強調:「這是一套商業解決方案,而非緊急財政救援。」

2023/03/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瑞士信貸股價收盤再暴跌逾24%,市場恐慌掀全球金融動盪,瑞士央行保證提供流動性援助

瑞士信貸銀行今天股價一度崩跌30%後,瑞士監管當局保證提供瑞信流動性活水,成為中央銀行前所未有的舉動。在華爾街曾舉足輕重的瑞信過去幾年來深受一連串失誤和不遵循法令等影響,聲譽在客戶和投資人方面受損,也導致數名高層主管丟掉飯碗。

2023/01/14 | Cool3c

2023春節過年換新鈔懶人包:只有五天!臨櫃與ATM點位一覽表,注意有兌換張數上限

2023年的換新鈔時間為1月13日星期五至1月19日星期四,共計5個營業日,此外也有ATM提領的選項,另外要注意央行規定百元鈔限兌換100張。使用互動地圖,看看台灣有哪些地方可以換新鈔!

2022/10/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2022諾貝爾經濟學獎】Fed前主席柏南奇、學者戴蒙、迪布維格研究金融危機共同獲獎

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10日揭曉,由前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奇(Ben Bernanke)以及美國學者戴蒙(Douglas W. Diamond)和迪布維格(Philip H. Dybvig)共同獲獎。柏南奇、戴蒙及迪布維格大幅提升人類對銀行經濟作用的理解,特別是銀行在金融危機期間扮演的角色;他們研究的一項重大發現在於,避免銀行倒閉為何至關重要。

2022/09/17 | TNL 編輯

黎巴嫩經濟崩潰混亂蔓延,儲戶得靠「搶劫」才能拿回自己在銀行中的存款

為了重組和爭取時間,黎巴嫩銀行協會表示,從周一開始,所有分支機構將關閉3天。目前尚不清楚銀行或當局會如何制止這類「搶劫自己存款」的浪潮, 儲戶的行為得到了公眾的普遍同情,執法部門也相對從寬處理。

2022/08/31 | 莊貿捷

中國房地產風暴惡化經濟,指標銀行市值蒸發700億美元,民眾荷包大縮水影響家電銷售下降11%

中國房地產風暴仍未止歇,Seafarer Capital Partners的中國研究部主任Nicholas Borst示警指出,家庭可能會把荷包看得更緊,對於處境艱難的家庭,其財務計畫將受到巨大衝擊,導致經濟陷入惡性循環。

2022/08/23 | 法操FOLLAW

竊賊「猜」到你提款卡密碼並成功盜領現金,應該判什麼罪?

日前有一名竊盜犯偷走皮包後,自行透過皮包內的身分證,幸運的猜到被害者的銀行密碼並盜領。有趣的是除了偷竊之外,盜領的部分犯了甚麼罪呢?以「不正方法」來解釋盜領行為似乎又有些模糊⋯⋯。

2022/08/17 | 莊貿捷

中國華融信貸虧損激增,上半年大虧人民幣188.8億元,顯示中國房市瀕臨失控邊緣

2022年華融大受打擊,上半年虧損約為人民幣188.8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實現淨利是人民幣1.58億元大相徑庭,顯示中國房地產正在惡化。

2022/08/14 | 創新拿鐵

沒有「信用」要怎麼辦信用卡?這位美國新移民決定開公司「自己發卡」

名校畢業生因為沒有辦過信用卡,想貸款買車卻被5家銀行拒絕,也因此決定自己發卡。TomoCredit靠銀行存款、股票、甚至比特幣來決定申請者的信用卡額度,並用大數據找到對的「借款人」,成功減少不還錢的比率。

2022/08/12 | TNL 編輯

黎巴嫩貝魯特銀行挾持案:行員、顧客被當人質長達7小時,槍手為何獲得壓倒性同情?

這是黎巴嫩今年第二起挾持案。今年1月,有一名37歲的咖啡廳老闆挾持了黎巴嫩東部一家銀行的員工,成功的提領了5萬美元的積蓄。

2022/08/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新金為併保德信與財政部達成和解,為「彰銀案」17年糾葛劃下句點

過去紛擾十多年的彰銀經營權之爭,終於在台新金為併保德信人壽(現在的台新人壽)同意放手彰銀,並與財政部達成和解撤告後落幕。

2022/08/01 | 精選書摘

《龐氏風暴》:為何銀行在週六晚上收到假支票,週一早上就能逮捕我?

身為典獄長助理,我在監獄裡享有自由。任何時候都可以去牆內的任何地方,不需要警衛陪同,而且我被允許在公務上與其他囚犯交談——當然,四十英尺外的警衛外根本聽不見我是在談公務還是閒聊。

2022/07/18 | 莊貿捷

金管會出招揪出「零元炒房團」:以ATM或臨櫃存入多戶製造金流斷點,銀行公會揭秘15大常見手法

日前金管會,發現有銀行行員至「炒房集團」舉辦不動產投資講座場簽約對保,相關借戶有還款繳息能力偏低、買賣契約與貸款契約簽名字跡不同、民眾貸後代理提領大量現金、繳息資金由第三人存入、售屋款匯入借戶帳戶後由他人提現等問題。

2022/07/18 | 莊貿捷

台灣長期低利率造就中產階級「存房族」,成為支撐高房價的鐵板一塊

「我年輕的時候每天工作就是要存一間房子,那時候只要努力買房子比較容易的,」陳阿姨告訴我們,當時買完第一間房子後,會有些朋友會介紹利用房子再增貸再買第2間房子,於是他的大半輩子都在存房子。

2022/07/16 | BBC News 中文

中國房地產「斷供潮」:「爛尾樓」這把火燒出哪些金融風險?

有評論警告,如果購房者對爛尾樓拒付房貸的風潮蔓延開來,不僅會衝擊中國的房地產,更會影響中國銀行系統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