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鋼琴

鋼琴(義大利語:pianoforte;德語:Klavier;英語:piano),是西洋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鍵盤樂器,前身為大鍵琴、古鋼琴,普遍用於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用於作曲和排練音樂十分方便。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0/15 | TNL特稿

【書評】郭強生《尋琴者》:人生的未解之謎與哀傷,難以得到解答,也難以被寬慰

人生的未解之謎與哀傷,難以得到解答,也難以被寬慰。時間做為人生的仲裁,音樂成為人們感知時間的途徑,在音樂裡我們聽見了時間,看見了自己的影子。

2023/05/19 | 精選書摘

《skmt:坂本龍一是誰》:我是從約翰凱吉、古典音樂和披頭四的混合開始的啊

1996年,天才編輯後藤繁雄帶著1000個問題前往紐約採訪音樂藝術家坂本龍一,提問過程持續了兩年,後結集為《skmt1》。三年之後,二人又展開了第二次對談,直到2006年結束並收入《skmt2》,整場對話足足進行了十年之久。二書集結成《skmt:坂本龍一是誰》一書。

2023/05/13 | 歪脑|WHYNOT

為什麼這個世界會如此悼念坂本龍一?這一切大概要從60年代説起

根據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的導演Stephen Nomura Schible稱,2012年他在紐約一場關於福島核災難的活動遇到坂本龍一,他覺得坂本龍一變了,不單年紀變大,也似乎懊悔對科技的錯信。從YMO對新科技的自信滿滿,到地球一體人類愚味,「教授」的憂傷形象也成形了。那也是坂本龍一音樂的另一成熟時期。他終於把自己的人生、音樂與關注的議題結合在一起了。

2023/03/13 | 藝遊嚮導

【藝遊嚮導】3/14-3/20:四把椅子劇團《呼吸》、田中央+藝術家聯展、混種當代歌劇《天中殺》,本週藝文活動精彩可期!

在生育率低迷的台灣,生與不生的思索或許可以從劉冠廷、孫可芳主演的《呼吸》開始。法國編舞家夏瑪茲用全不重複的動作編出《一萬種姿態》,將舞者身體變為一座「動作」博物館。《配樂大師顏尼歐》是名導托納多雷對顏尼歐長時間的採訪佐以錄像與音樂交織出的一生全貌。混種當代歌劇《天中殺》刻意使用中、台、日三語發聲,除了台灣沒有地方能這樣做。

2023/02/10 | 音音有代誌

【專訪】鋼琴家蔡佩娟:如何彈出有深度的音樂?老師給了三個實用建議

對於知名鋼琴家蔡佩娟老師來說,音樂與她的關係,究竟是什麼?對於音樂科班、或非科班的人來說,音樂之於自己又是什麼關係?在知道答案之前,我們先來聊聊音樂科班學子、音樂老師與家長會有興趣的各種面向,解答隱藏在心中的層層疑惑。

2023/01/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陽明交大證實學音樂重塑大腦,可助老化中風復健,研究登《人腦圖譜》期刊封面

研究發現,鋼琴家和聲樂家與對照組非音樂家相比,大腦情緒相關區域,如杏仁核與全腦的連結更多。進一步比較聲樂家與鋼琴家的腦部結構,則發現聲樂家有更多的左腦間連結,跟語言處理與言語的發聲建構有關;鋼琴家則是右腦間有更多的神經網絡連結。

2022/10/26 | 音音有代誌

如何改變彈鋼琴的音色?藉由手指的力量,三大秘訣讓你搖身一變成為聲音魔法師

到底,要怎麼樣改變我彈出來的音色呢?想要改變音色,除了要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實驗精神之外,不妨可以用用看下面提供的三大秘訣,藉由手指的力量,讓我們搖身一變成聲音魔法師。

2022/10/15 | 精選書摘

陳雪《少女的祈禱》:小如是一面照妖鏡,讓我看見了自己,那份可笑裡也有一份可憐

小說家陳雪的文字解除了櫥櫃的封印,喚醒黑暗中的女孩,讓她於文字裡重新成長一次。然後站立地面,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一歲一歲,一年一年,從十歲,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穿過記憶的河,勇渡險灘,抵達彼岸。

2022/10/15 | 丁瀚恒

傅聰——鋼琴聲中的東方意藴(下):鋼琴藝術中的「曲」與「藏」

對於研究傅聰的鋼琴藝術,「曲」與「藏」是兩個不可或缺的關鍵字。在他的演奏裏,「藏」這個字,有著兩個不同的解讀方式:第一,把隱藏的東西發掘出來。第二,把外露的事物隱藏起來。

2022/10/13 | 丁瀚恒

傅聰——鋼琴聲中的東方意藴(上):音符奏完,不代表音樂真的結束

傅聰的音樂究竟如何體現了中國「循環往復」的時間觀? 其中一個重要的線索是他對作品「結束」的理解。這位中國鋼琴家多次強調,音符奏完了,並不一定代表音樂真的結束,因此彈奏時不能給人一種終結的感覺。在某些情況,傅聰甚至認為樂曲不會完結,而是永恆地進行著。

2022/08/14 | 音音有代誌

彈鋼琴必備的基本功有哪些?坐好、站好、指法,以及彈到底

無論我們學琴的目的為何,想要讓「彈琴」這件事變得更有成就感,「基本功」都非常重要。因為,養成好習慣之後,才能讓我們減少「打掉重練」的風險,面對許多自己想學的曲子也能更得心應手,減少心有餘卻力(技巧)不足的機會。

2022/08/12 | 精選書摘

《擁抱自己的碎片》:其實樹一直在用他的方式發出訊息,只是人接收不到

立場的不同就會造成溝通上的斷線,她聽不見他的聲音,他也聽不進去她的。即使兩人都用力地對話、溝通,但是彼此尖銳、沒有放掉自己的成見,或頻率不對的時候,再怎麼努力都是聽不見的。

2022/05/02 | 《思想坦克》

8000公里之外的自由民主共同價值觀友好國家──用古典音樂拉近台灣與東歐與波海國家的距離

義美食品董事長高志尚接任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他在接任致詞中提到:將致力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與國際網絡的連結。近期與台灣互動密切的東歐與波羅的海國家是十分合適的連結對象,音樂是進一步拉近彼此距離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