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錫安主義

錫安主義(希伯來語:ציונות‎,羅馬化:Tsiyonut;阿拉伯語:الصهيونية‎,羅馬化:al-Sahyūnī),又譯猶太復國主義,是猶太人發起的一種民族主義政治運動和猶太文化模式,旨在支持或認同於以色列地重建「猶太家園」的行為,也是建基於猶太人在宗教思想與傳統上對以色列土地之聯繫的一種意識形態。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11/11 | 謝宇棻

致力於推廣「以巴共存」的以色列集體農場,遭哈瑪斯屠村後還能對「和平」抱有期待嗎?

10月7日遭到哈瑪斯攻擊的許多集體農場,居民絕大多數是支持以巴和平共存的所謂「左派」,他們用行動企圖促進以巴和平與互信;現在,有些曾經的和平份子坦承,10月7日這一天所發生的事,讓他們質疑過去的信仰;有些和平份子則主張,這個「黑色安息日」之後,他們仍堅信,和平途徑、與外交手段,才是達成以巴和平共處的唯一路徑。

2023/10/19 | 德國之聲

在世代棲居的家鄉被視為「難民」,哪裡才能是巴勒斯坦人的家?

隨著近日哈馬斯極端主義分子對以色列發動的恐怖襲擊以及以色列的的全面反擊,整個世界陷入比面對俄烏戰爭更為空前的震驚與分裂。鑑於中東局勢稍有不慎可能進一步激化與擴大,且引發各種人道主義災難,因此必須同時審視歷史與現實、釐清該地區爭執焦點及世界幾大代表性國家或區域的基本態度,進行多方位的慎密考察。

2023/06/05 | TNL特稿

【書評】《以色列:猶太民族的千年建國之路》:最擅長把不可能變可能的民族,沒有錫安主義就沒有猶太國

在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宣佈建國時,他們自己也知道會引起戰爭,但是他們不畏懼,也不妥協,仍然堅持捍衛。這世界上幾乎沒有猶太人做不了的事,他們是最擅長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民族。

2022/11/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以色列4年內第5度大選,納坦雅胡試圖結盟極右派重返總理大位

以色列1日將舉行4年來第5次大選,力圖東山再起的前總理納坦雅胡能否如願,可能取決於一個極右派政黨。這個政黨的幾位領袖主張將那些被認為對以色列不忠的人驅逐出境。然而,政策紛爭已被納坦雅胡過於醒目的人格特質所掩蓋,自他於2019年被依收賄、詐欺和背信等罪名起訴以來,其法律戰助長了阻礙以色列政治體系的僵局。

2021/08/23 | 謝宇棻

農民與消費者都深受其害,以色列「農業保護主義」到底保護了誰?

在複雜的全球化之下,政府政策與市場機制,都很可能產生「非期然後果」。究竟以色列政府的這波改革,是否會依目前計畫實行,其後果為何,是否真能刺激市場競爭、讓消費者蒙福,仍有待時間證明。

2019/05/02 | 謝宇棻

以色列大屠殺紀念日:加害者、被害者與世人的「教訓」

對大屠殺這段過去的分歧看法,反映了兩個主要觀點,一方面,這段過去警惕猶太人「他者」可能對己身群體造成的威脅,以及保有一個強大國家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這段慘痛的過去也可以與普世價值結合,讓猶太人、以色列猶太人、甚或全體人類,引以為戒,一起努力避免讓類似的歷史悲劇重演。

2019/01/15 | 讀者投書

在媒體前「被分手」:以色列4月國會大選,各黨如何接招?

兩個新政黨,「新右派」與被認為是中間派的「以色列強韌黨」,都極可能對現任總理內塔尼亞胡的政黨造成壓迫,使他領導的聯合黨喪失些許席次。「新右派」號稱將跨越宗教、世俗的藩籬,讓右派支持者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此外,新右派的兩位領袖都有在現任內閣擔任部長的政績,這也可能增加對某些右派選民的吸引力。

2019/01/15 | 謝宇棻

在媒體前「被分手」:以色列4月國會大選,各黨如何接招?

本文提及的兩個新政黨,「新右派」與被認為是中間派的「以色列強韌黨」,都極可能對現任總理納坦雅胡的政黨造成壓迫,使他領導的聯合黨喪失些許席次。「新右派」號稱將跨越宗教、世俗的藩籬,讓右派支持者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此外,新右派的兩位領袖都有在現任內閣擔任部長的政績,這也可能增加對某些右派選民的吸引力。

2018/12/19 | 英語島

財產共享,收入均分:以色列現代烏托邦實驗「Kibbutz」

身為一個現代烏托邦的實驗場,Kibbutz試圖藉由群體的力量打造美好家園,但隨著昔日拓墾與抵禦的目的不復存在。有越來越多Kibbutz因為營運問題都已經私有化,有些甚至還變成了一般社區,導致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走。

2018/10/04 | Cynthia Wang

我的上帝,你的應許之地:猶太、以色列與錫安主義者有何異同?

近年來,尤其在納坦雅胡帶領的右派保守聯合黨統治下,已經將反猶主義與猶太人兩者的意義徹底「政治化」與「意識形態化」。

2018/08/08 | 精選書摘

《錫安主義》:美國人不相信內塔尼亞胡,以色列人也是

納坦尼雅胡又賭了一把,訴諸以色列選民的低層直覺。他險惡地聲稱,阿拉伯人正「成群結隊」地來投票。他一反在巴伊蘭大學演說時的誓言,重申只要他當總理,巴勒斯坦就絕對不會有國家。

2018/08/06 | 精選書摘

《錫安主義》:只要梅厄總理願意談判,第四次中東戰爭本來可以避免

季辛吉真正的意圖是由自己接管協商,目標則是以較小而容易的步驟來推動美國控制的阿以和解。藉著主導協商過程節奏,他可以讓美國擴大在當地的優勢,並讓莫斯科從結果中得不到任何好處。

2018/08/06 | 精選書摘

《錫安主義》:美國人不相信納坦雅胡,以色列人也是

納坦尼雅胡又賭了一把,訴諸以色列選民的低層直覺。他險惡地聲稱,阿拉伯人正「成群結隊」地來投票。他一反在巴伊蘭大學演說時的誓言,重申只要他當總理,巴勒斯坦就絕對不會有國家。

2017/07/30 | TIME

對以色列的不滿,不應演變為非理性仇恨的反猶太主義

對於特定以色列政策的不滿,並不能拿來當作非理性的仇恨以色列支持者(猶太人)的藉口,但這實在太常發生了,因此是時候要做出一些道德和實際上的區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