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7/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鳳凰城爭台積電設廠後再出擊,市長訪台招商談直航,華航、長榮評估中

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首府鳳凰城設廠,帶動龐大商機。鳳凰城市長蓋雷哥本週率團訪問台、日、韓等國,盼吸引更多半導體產業投資,並促成亞洲重要城市與鳳凰城開通直航。

2023/06/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長榮與泰航客機於羽田機場跑道擦撞:無人傷亡、泰航機翼破損,長榮將盡速安排旅客回台

根據NHK、ANNnews拍攝到的影像,可以看到長榮航空航機與泰國航空航機都停在跑道上,泰國航空航機的機翼疑似破損,且附近跑道上可以看到疑似碎片的物體。長榮航空說,當時長榮班機是在靜止狀態,旅客均安,事發原因待相關單位調查,長榮航空也會盡快安排旅客簽轉回台灣。

2023/05/30 | 賴詩涵

長榮航勤高雄員工抗議自疫情以來「跨區支援」,公司:年底前終止北上支援

長榮航勤高雄員工今日赴母公司長榮航空前抗議陳情,希望早日結束頻繁調動至桃園支援的日子。目前每位高雄員工的工作型態都是一個月在高雄、一個月在桃園,已嚴重影響到他們在高雄的家庭生活,不僅如此,高雄員工也面臨人力不足及加班時數提高的問題。高雄員工希望在6月8日的勞資調解會上能得到解決方案,而不要拖到年底才結束「北上支援」。

2023/03/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3/10起兩岸恢復10直航點:華航擬優先復飛廣州、深圳,工商協進會盼放寬專業人士來台

陸委會昨天宣布,今天起恢復南京、廣州、杭州、武漢、重慶、深圳、福州、青島、寧波、鄭州等10個空運客運航點。總統府昨天表示,推動疫後健康有序的兩岸交流是既定政策,相關機關將持續就恢復各層面交流,進行評估及規劃。

2023/03/09 | 賴詩涵

長榮航勤阻止員工加入企業工會,桃園市勞動局下最後通牒,3/22前會限期改善還是兩敗俱傷?

今年元旦長榮航勤爆發員工「集體請假潮」後,雖薪資勞動條件有改善,但長勤員工想依法加入工會、行使會員權益卻連連被阻。自1月18日委請桃市府勞動局送交入會申請書以來,就遇到改章程、改會員表格,及無批准員工入會,會員人數卻暴增還馬上宣布舉辦會員代表選舉等明顯「阻撓」入會的奇怪手段。一個正常的工會,歡迎員工加入都來不及了,為何長勤工會一擋再擋?

2023/02/17 | TNL 編輯

星宇航空1月營收創新高,股價連4漲超車華航、直逼長榮,法人推估本季將轉虧為盈

法人分析,星宇航空吸引買盤強力進場,應與公司近期業績高飛有關。星宇航空1月營收15.23億元,月增58%,年增1295%,其中,客運營收達14億元,月增71%,年增2407%,以開航以來新高,法人推估星宇航空1月已開始獲利,本季將轉虧為盈。

2023/01/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94%勞工年後想轉職創14年新高,最嚮往跳槽台積電、長榮、富邦金

年關將近,根據人力銀行調查,有逾9成4上班族透露農曆年後想換工作,比例續創14年新高。人力銀行分析,綜觀三大產業最嚮往企業排行榜,其中長榮集團連兩年在「傳統產業」組取得第一,富邦金也在「金融產業」組連兩年奪冠,「護國神山」台積電更取得「高科技產業」組9連霸。

2023/01/07 | 賴詩涵

長榮航勤員工:我們不只搬行李、人力不足報加班請特休都難,公司釋出善意,但「集體請假」可能燒到春節

雖長榮航勤在疫情期間的外國航空公司航勤代理業務鉅減,但作為長榮航勤最大客戶的長榮航空,在疫情期間利用航勤作業吃重的客艙載貨獲利屢創新高,2022年前三季高達63.89億元,較疫情前2019年全年度淨利39.8億多了近兩倍;長榮航勤反而虧損近億元。資深員工解釋,可能原因為,長榮航勤對長榮航空的收費,一直低於市場價格。

2023/01/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長榮航勤不滿年終只有1個月元旦集體休假,47班次延誤影響逾4000人

長榮集團旗下的「長榮航勤」因為不滿年終獎金只有一個月,選擇在元旦集體休假,今(1)日截至上午11時,共延誤出境31班次、入境16班次,影響4155名旅客。

2022/11/25 | 財訊

公司發大財,股東吃不到:估值離奇本益比僅一倍,長榮股價為何「便宜」至此?

長榮一倍本益比的離奇估值,讓套牢股東欲哭無淚。雖然長榮在疫情間獲得巨額的異常利潤,但或許就如一位上市公司董事長所說:「分給員工大家感謝你,分給股東就什麼都沒了。」

2022/09/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長榮「弟弟派」鄭深池、張國煒閃辭,經營權之爭是否落幕引關注

長榮國際董事長鄭深池昨(27)日無預警宣布辭職,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隨後也辭任立榮董事長。其中張國煒的聲明指原屬「弟弟派」的三哥張國政已與大哥張國華多次會晤,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是否落幕,外界高度關注。

2022/09/12 | 莊貿捷

航海王風光不再:貨櫃運價直直落,海運業恐掀洗牌效應走向「大者恆大」

貨櫃航運分析師Jonathan Roach說:「即期運費的盛宴已經結束了。」他強調,能源居高不下、通膨導致全球經濟衰退,再加上2021年消費品的需求、旅遊的支出等,均有下降趨勢。未來海運貨櫃市場將走向「大者恆大」、掀洗牌效應。

2022/08/01 | 莊貿捷

全球景氣下滑,海運空貨櫃比例上升,各大航商開始「減班救運價」

根據研調機構統計,自8月1日到9日4日,亞洲到歐洲及地中海、亞洲到北美、歐洲到北美,原本總航班數有756個航班,已取消100班航次,減班比率為13%;其中,有68%在遠東至北美線。

2022/06/09 | 讀者投書

長榮經營權白熱化,面對鄭深池「拉一個,打一個」的分化策略,不知張總裁作何感想?

長榮經營權進入白熱化階段,面對鄭深池昔日的「拉一個,打一個」的分化策略,不知張總裁作何感想,四兄弟之間是否思考清楚,誰是敵人誰是朋友呢?

2022/06/03 | 讀者投書

長榮經營權之爭白熱化,鄭深池「延時播放」的股東臨時會有何蹊蹺?

張家兄弟這次恐怕又被鄭利用,他們似乎忘了父親當年為何把鄭逐出長榮集團,因為引鄭入關的決定,才是真正違背父親遺願。而鄭深池回歸長榮,就像深池裡的鱷魚,靜靜等待出手時機。

2022/05/30 | 莊貿捷

長榮國際點燃張家戰火,「弟弟派」呼籲股東反對減資,最終八成同意長榮海運現金減資6成

今(30)日長榮海運股東會上表決通過,總出席股數中,有將近79.63%股東同意減資案,通過現金減資每股6元,減資後將錢退還股東,股本將減為211.6億元。

2022/05/28 | 讀者投書

長榮鋼鐵經營權之爭:鄭深池運作下的「弟弟派」董事會名單,可能成為不定時炸彈

以鄭深池為首的外戚與弟弟派在野陣營信任基礎相當薄弱,內部人士也透露,張國政和張國煒心結仍然很深,大多是靠鄭深池居中傳話,所以也讓鄭有可趁之機,從中獲利。

2022/05/25 | TNL 編輯

長榮經營權之爭:「巴拿馬長榮國際」為何成為哥哥派、弟弟派角力關鍵?

拿下EIS為何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從股權來看,長榮海運最大股東就是EIS,持有7%多股份,而長榮海運持有長榮航空14.77%股份。總結來說,只要拿下EIS就可以成為掌控長榮集團經營權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