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L+ 2023/10/24 | 潘柏翰 台灣長者的肌少症盛行率有多高?每天健走、爬山、伸展操為什麼「還不夠」? 結合學術研究、政府統計及健身業者的觀察,我們可得出一個畫面是:長者從事肌力訓練的速度,追不上肌肉流失的速度。一來是有在從事重量訓練的長輩比例並不普遍,二來是多數長輩從事的是「運動」,對於提升肌肉力量的幫助有限。 高齡化 肌肉流失 More... 肌少症 跌倒 阻力訓練 肌力訓練 重訓 長者 長輩 國健署 日照中心 長青食堂 肌肉 有氧運動 體育署 50+健身薈 練健康 芮宜運動醫學肌力訓練中心 運動習慣 翻轉老後危「肌」 2023/10/02 | 潘柏翰 公費流感疫苗、長者肺炎鏈球菌疫苗第1階段今開打,接種對象及相關規定一次看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在記者會上說明,從今年10月開始,擴大65歲以上的長者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另外COVID-19 XBB.1.5疫苗也於9月26日開放接種,3種疫苗可以在同一天或間隔任何時間施打在不同部位上,同時獲得3種保護力,有效降低長者感染後引發的風險。 疾管署 COVID-19 More... 疫苗接種 流感疫苗 薛瑞元 王必勝 肺炎鏈球菌疫苗 PCV13 PCV15 長者 莫德納 XBB.1.5疫苗 PPV23 2023/09/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莫德納XBB.1.5疫苗今起分3階段接種,疾管署預估秋冬再有一波疫情流行 對於國內疫苗打氣,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參考次世代疫苗接種率25%,到今年年底共準備600萬劑XBB.1.5疫苗,已到貨200萬劑;今日有300多間醫療院所開始施打,目前共約7000人完成接種,打氣比預期踴躍,不過全民接種時間仍暫定10月9日。 COVID-19 新冠肺炎 More... 疾管署 疫情 莫德納 XBB.1.5疫苗 疫苗接種 長者 莊人祥 王滿嬌 流感疫苗 肺炎鏈球菌疫苗 李秉穎 TNL+ 2023/09/15 | TNL特稿 談「65歲以上免健保費」政見:長者「無工作所得」就是經濟弱勢嗎?小心產生誤判 撇開補助65歲以上長者健保費能否提高醫療保健支出占GDP百分比不論,侯友宜參選人提出老人健保費補助政策的第二個理由是,目前只有部分地方政府有提供這類的補助,希望可以全國老人也享有相同的補助。若是從這個角度出發,應先討論過去地方政府實施這樣的補助政策有無問題。 侯友宜 柯文哲 More... 長者 高齡者 健保費 免保費 衛福部 醫療保健支出 GDP 健保 地方政府 綜所稅 排富條款 社會救助 所得 公平性 2023/09/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侯友宜推老人健保政見「65歲以上免費」,醫改會:受薪階級衝擊最大,應提財務困境解方 侯友宜表示,這陣子他走訪一些縣市,聽到很多家裡有長輩的朋友向他反映,「為什麼65歲以上老人健保補助,只有六都和基隆市有,我們都沒有」,他認為現在老人健保補助政策有嚴重城鄉差距,應打破不公平,生活在相同土地,都應享有相同待遇。 2024總統大選 侯友宜 More... 健保 健保費 老人政策 長者 財務困境 醫改會 全民健保監督聯盟 滕西華 衛福部 薛瑞元 受薪階級 高齡化 健保改革 2023/06/01 | 大銀 走失老爺——照顧腦退化病人,要用對方法 腦退化患者容易走失,但照顧者初期總是太自信,又或者是對此病症不了解,容易掉以輕心。回憶當年老爺走失後尋回的經歷,當時心情好後悔好內疚,怕永遠找不到老爺。如今舊事重提,希望其他照顧者警惕。 腦退化 hkop More... 失智症 走失 腦退化患者 長者 老人家 2023/04/22 | 大銀 治療長者,要用「最少的武力」 治療長者,要用「最少的武力」──如果你當藥是一種武力。要小心用藥,重要是讓病人有正常的生活,繼續吃平時的食物。不要限水、低鹽,這些短期來說,對病情不一定有用,但就令病人失掉胃口,不再吃東西,人已經生病,再要吃不喜歡的食物,不想吃身體就更弱。因為生病已經變瘦,住醫院更瘦掉十磅、八磅,這對身體影響更大。 長者 香港 More... hkop 血壓高 糖尿病 高血壓 高齡 照腸鏡 長者照腸鏡 老人照腸鏡 2022/10/21 | 優照護 臥床一週肌肉萎縮20%,如何幫助長輩進行「關節被動運動」? 為避免肌力快速退化,臥床者一天應進行1-2次的關節活動,每一次、每一項目約10至20下。在長輩不會覺得疼痛或肌肉緊繃的情況下,照顧者可以盡量協助他們將關節活動到能力可及的最大角度,達到最佳的運動效果。若長輩在活動過程中喊痛、覺得累,也要適時放慢速度或停下來,休息一下之後再繼續。 運動 下肢 More... 臥床 上肢 長輩 長者 關節被動運動 2022/08/19 | 《思想坦克》 防疫重中之重:台灣仍有許多高齡長輩未接種疫苗,請鼓勵老人家能打趕快打! 長輩疫苗接種覆蓋率仍需要大力提升,在臨床實務當中,一劑疫苗都沒接種的高齡長輩,仍然散佈在社區各個角落,都是重症的高風險,也可能是防疫的破口。趕快打疫苗,才可以保護我們高齡長輩的健康。 疫苗 長者 More... 加強劑 重症 高風險 破口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2022/06/28 | 芭樂人類學 跟著排灣族農事曆說族語、學農事、觀自然,讓我們一起掉入「陷阱」 每當文健站的長者坐在涼亭上,便積極地教導晚輩如何整地、疏苗,有條不紊地指揮著田園中的工作,並於休憩時刻暢談他們兒時陪伴長輩務農的記憶,甚至侃侃而談當年出外打拼、光榮返鄉建屋的過去。透過共耕,我們收穫的不僅是關於農業的知識,更感受到一場跨越時空的交流正在發生。 啦里吧 文化健康站 More... 排灣族 農事曆 照服員 文健站 長者 文化照顧 農耕知識 2022/05/26 | 精選轉載 潛在的COVID-19死亡黑數:高齡長者染疫有四大非典型症狀,往往不是發燒、喉嚨痛或咳嗽 COVID-19在老人的非典型表現歸納起來有有四大症狀,分別是微溫、吐瀉、譫妄、跌倒。如果家中的老人有新發生的上述四大症狀,先使用快篩檢驗,陽性就可以盡早投藥。 COVID-19 高齡 More... 長者 症狀 發燒 腹瀉 跌倒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譫妄 嘔吐 2022/05/20 | 潘柏翰 【疫情週報】5/14-5/20:居隔「0+7」新制上路、65歲以上快篩陽=確診,本週疫情重點一次看 指揮中心為解決隔離通知書開立塞車情形,20日宣布推出新系統,民眾資料填寫正確的話,新系統可在10小時內開出隔離通知書。另外,數位證明平台,將於25日起新增「接觸者隔離證明」,開放民眾申請相關證明。 COVID-19 新冠肺炎 More... 武漢肺炎 疫情週報 長者 快篩陽 Paxlovid 居隔 0+7 分流原則 疫苗接種 兒童疫苗 2022/04/20 | 潘柏翰 衛福部專家會議拍板:6-11歲兒童接種莫德納疫苗、青少年可施打追加劑,3大類對象可打第4劑 專家會議也建議,青少年族群(12-17歲)建議完成基礎劑接種且無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於最後1劑基礎劑接種後5個月,接種追加劑。 COVID-19 新冠肺炎 More... 武漢肺炎 疫苗接種 兒童 莫德納 青少年 追加劑 長者 長照機構住民 免疫低下 第4劑 2022/03/25 | TNL香港編輯 香港晚報:林鄭批港媒「誤導性報導」打科興後染疫死亡率「阻政府工作」 林鄭月娥今指,因本地報章仍傳播有關科興疫苗的錯誤訊息,感到十分悲痛和憤怒;她批評不同勢力嘗試阻撓,政府履行為長者接種疫苗的責任。 香港晚報 香港 More... hkop 明報 科興 疫苗 接種後死亡率 撤資 外商 長者 疫苗接種率 烏克蘭 烏俄戰爭 限聚令 2021/12/14 | 大銀 身體的「退場機制」 若果真的已經踏入壽盡的階段,究竟是彼此都可以了無牽掛,輕身各自繼續前路,還是滿心不捨,苦苦相纏、互相牽絆? hkop 長者 More... 病人 晚期病患 晚期病人 臨終 臨終照護 臨終病患 2021/11/09 | 精選轉載 照顧長期病患、年邁雙親,最緊要「可持續」 人生總是要挑起一個又一個的擔子,有些擔子似是太重卻又揮之不去。 晚晴服務 晚晴照顧 More... hkop 陳家亮 長者 長照 長者照顧 末期病人 末期病患 2021/10/04 | 大銀 老爸患認知障礙症——從「點捱落去」到「上天賜福」 實在沒想過可以走到今天,老爸仍然是「精精伶伶」——現在我會說:「上天賜福。」 認知障礙症 hkop More... 照顧者 長者 老人家 老人院 安老 2021/09/30 | 大銀 照顧認知障礙症長者需要的一支「軍隊」 「軍隊」內的人手編制、數量和質素關係著軍隊戰鬥力強弱,是影響勝負關鍵最直接的因素。在在顯示出照顧認知障礙症長者所需的廣泛資源和複雜程度。 長者 hkop More... 香港 認知障礙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