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開刀

外科學是現代醫學的一個科目,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外科手術治療病患。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2/22 | 照護線上

泌尿科醫師圖文「說明攝護腺癌」治療解析:初期無感、容易轉移,PSA數值異常上升要留意

攝護腺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不容易察覺,早期患者常常是在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在狀況許可時,早期攝護腺癌有機會透過手術治療達到痊癒的目標。在台灣,很多攝護腺癌患者被診斷時便已經不屬於早期,吳佳璋醫師說,因此病情相對嚴重,甚至產生擴散及全身性轉移,所以必須仰賴全身性治療。

2022/11/20 | 品粹牙醫咖啡館

牙齦萎縮先找醫師確定病因,臨床上牙周病的治療分為三階段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較有機會重建牙齦回來,否則只能防止牙齦萎縮繼續惡化。而牙周病導致的牙齦萎縮,則需要控制好牙菌斑,並治療牙周病。

2022/08/25 | 照護線上

什麼是「腱鞘囊腫」?手腕背側腫了一顆「筋瘤」需要開刀嗎?

腱鞘囊腫像顆球狀,會長在關節處,因為腱鞘囊腫是從關節附近的組織,包括韌帶、肌腱、或是關節的內襯長出來的,所以有些人會稱呼腱鞘囊腫為「肌腱瘤」或「筋瘤」。

2021/06/30 | 照護線上

額頭變寬、鞋子變緊、婚戒戴不上,小心腦下垂體腫瘤導致「肢端肥大症」

肢端肥大症是因為生長激素過多,導致外貌產生變化,且可能導致糖尿病、高血壓、心律不整、心血管疾病等多項共病。

2021/04/12 | 精選轉載

90歲伯伯患癌,醫生仍建議開刀?

張伯同時患上三種不同的癌病,多位專科醫生認為都有機會以開刀根治,可是沒有醫生願意建議張伯開刀與否,只是叫他自己作決定。

2021/01/08 |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常犯錯的「open」:開發票不是「open invoice」、開公司不能用「open a company」

聽到「開」,許多人會聯想到open。open有時的確是用在把一樣東西「打開」,像open a door / open your eyes。但是很多中文用詞裡的「開」,轉換成英文時,不能使用open。來看幾個大家經常會犯的錯。

2020/05/11 | UnmetNeeds

「微創手術」傷口小到只能讓手術器械進去,醫生如何看到該切的位置?

傷口如果只能讓手術器械進去的話,那我要從哪裡看到該切哪個位置?這時候有一群頭腦好棒棒的工程師就出現啦,看到這些在杏林之路上仇眉苦臉的醫師,決定伸出援手。

2020/04/29 | 陳慶德

不只是「白頭山血統」:金正恩的奪權之路,與那些「被消失」的人

今日不論金正恩身體健康如何,抑或生死未卜,金正恩掌權以來做的每一件事,雖然有許多看起來心狠手辣,但其實都是經過精心算計的結果。而他這場鬧得國際沸騰的「健康異常說」,是否也是金正恩精心設計的一場戲或統治方式呢?

2020/01/04 | 好痛痛

「脊椎滑脫」依嚴重程度可分成五級,第三級以上建議開刀

脊椎滑脫會引發腰部、背部單側或雙側的疼痛,但是坐下來休息會好一點,所以容易被忽略掉。如果滑脫太嚴重有可能會壓迫到神經,例如坐骨神經痛。

2019/06/16 | 《現代保險》雜誌

治癌新技術,舊保單怎麼賠?

癌症治療不斷進步,不少人擔心醫藥費用增加、自費項目變多,而醫療險、防癌險可能跟不上醫療發展趨勢。當治療方式有了改變,會影響保險理賠嗎?

2018/08/26 | 讀者投書

十字韌帶斷裂或膝關節退化,是不是一定要開刀?

十字韌帶斷裂和膝關節退化究竟需不需要開刀,目前仍是個未定論。但是透過結合適當的活動訓練,不論有沒有開刀,都能為膝蓋帶來正向的結果。也就是說除了開刀之外,我們依然有其他的選擇來幫助我們跨越活動的藩籬!

2017/09/17 | Louis Lo

出國演講忘了請假,長庚產科醫師幫病患「隔空開刀」

院方比對這名醫師近兩年出入境記錄及醫療病歷記錄,確實有部分時段出國卻未依規定辦理請假手續,其中可能造成健保申報錯誤四天,共計有四次「不良紀錄」。

2017/02/24 | 羊正鈺

金馬影帝陳松勇獨居又怕開刀「醒不來」,要留200萬遺產給「印尼女兒」

陳松勇沒有家人跟親戚,自虧獨居老人,身邊只有照顧他3年的印尼看護Yule,2人培養出父女情,他說:「以前看護叫我阿伯,我讓她叫我阿爸。」

2017/02/24 | 運動視界

郭泓志,一個不肯放棄的棒球魂

其實這不是什麼不死鳥重生的故事,也不是哪個老球員在多次受傷之後東山再起的勵志電影。這只是一個不肯放棄棒球的老爸,堅持著想讓剛滿一歲的小女兒看到自己投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