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開放政府

開放政府是一種管治學說,堅持公民有權獲得政府的文件和程序,以進行有效的公共監督。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11/05 | 李秉芳

【台北市長選舉辯論會】黃珊珊強調24年市政經驗:「偉大的市民,你們不是藍的,也不是綠的,你們是自由的」

黃珊珊表示,若是自己當選,隔天就可以無縫接軌上工,更會是首都第一位女市長,8年前大家努力共同推倒藍綠高牆實現的開放政府、公開透明、全民參與將繼續存在,她會努力打造廉能勤政的全民政府,用人唯才、廣納百川,以市民利益為本。

2021/04/13 | OCF Lab

什麼時候輪到我打疫苗?「開放政府」可能成為資源有效分配的關鍵

打疫苗會不會一輩子輪不到我?消除民間的疑慮,開放政府夥伴關係力倡開放疫苗採購流程和公眾問責,讓資源分配透明化。

2020/10/16 | TNL特稿

【網絡時代的社運】唐鳳:參與公共事務的核心能量機制是「從憤怒到創造」

唐鳳團隊沒有向心力也沒有離心力,每個成員各自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來決定要做那些專案。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的領導技術都沒有用,沒有人能提出一個萬惡的敵人要求所有人犧牲奉獻配合,也就不會有人為了理念「赴湯蹈火」剝削他人或自我剝削。

2019/05/13 | 讀者投書

從20年前就說到現在的「數位政府」,上哪兒去了?

藍綠對立加上覺得數位政府「還沒到那個時候」的中央官員雙邊夾擊,數位政府的相關立法和推動長期遲緩,但目前台灣的政治環境中,仍有幾個對數位政府或是智慧國家比較有概念的政黨。

2019/04/08 | 青平台

你的資料不是你的資料:如何在資訊世界求生存?數位青年談網路治理 

民眾可以即時向政府陳述意見,警察則透過臉書向民眾展示工作實況。但當我們享用網路的便利時,該如何確保人權也受到保護?網路是公民空間的延伸,還是個資收割中心?自由民主的價值又跟你我的網路有什麼關係?在數位世界裡,我們有權利置身事外嗎? 

2018/06/18 | 李秉芳

唐鳳的「暖實力外交」到紐約:台灣知道人權、民主被打壓的感受

唐鳳說,將數位治理概念納入施政方針,這全世界都想做,因此在國際上沒有政治衝突,台灣在「暖實力外交」上大有可為,也比較不會被打壓。

2018/04/26 | 余宛如

【余宛如專欄】從地方包圍中央的數位治理

開放政府與數位治理便是參與式民主的體現,不應該只是政府將資料放置於特定網路平台,還應該要將這些數據的應用忠實呈現在相關網站上。

2017/12/23 | Abby Huang

【影音】突破中國阻力,唐鳳用「機器人」組隊出席聯合國會議

台灣在聯合國面臨的外交困境,不只官員需要透過機器人直播才能出席發言,一般民眾參觀也常受阻,兩名美國議員22日也特地致函給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要求協助改善。

2017/09/20 | eoiss

謹記「納稅人出的錢到哪去」,很多政策問題都可以馬上想通

台灣走向民主化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資訊公開透明化,是非好壞要先有正確的資訊才能判斷。而且任何有關公共事務的政策,或是公家機關跟國營企業,到最後都可以歸納成一句話: 「納稅人出的錢到哪去?」

2017/05/20 | 沈春華關鍵秀

【沈春華關鍵秀】首位數位政委唐鳳:面對網路酸民,我喜歡「擁抱小白」

首位「數位政委」唐鳳,在節目中讓觀眾問到飽、問到滿,來聽聽唐鳳如何秉持「開放政府」的初衷,大方分享她的「數位人生」。

2016/12/01 | 羊正鈺

只發公文沒有用!唐鳳上PTT徵求全職「公務員鄉民」

這早已經不是唐鳳第一次PTT上面對鄉民砲火了。上月25日有鄉民在八卦板發文「唐鳳只是裝飾品嗎?」就曾經引到唐鳳本尊現身

2015/05/14 | 吳象元

林飛帆投書:懇請賴市長暫緩南鐵決策

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指出,1996年最初計劃是向住民借土地,建臨時鐵路,但2007年計劃生變,把原本的土地徵用變成土地徵收,而政府現在卻用搶的,完全不符合土地徵收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