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4 |
拜習會:台灣問題、俄烏戰爭、以巴衝突、重啟軍事對話,時隔一年美中元首再會晤有哪些看點?
分析人士認為,這次領導人會晤更多是為了管理競爭和穩定雙邊關係,防止對抗升級,產生對雙方都不利的負面影響。但不要期望取得更多突破性進展,對所謂「重啟」雙邊關係不應抱有期望。其中一部分重要原因是,美中雙方目前仍是競爭對手,雙方都試圖在軍事、經濟、貿易等方面的牽制對方的影響力。在人權問題、美國的印太戰略、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等方面上存在根本分歧。
2023/06/30 |
中國政府正在監視你嗎?BBC調查揭秘駭客掌控監視攝影機的技術漏洞
專家認為英國須加倍努力,保護自己免受英國政監控攝影機專員桑普森教授所稱「數位石棉」的侵害。他說:「我們上一代人安裝了這些設備,且多半是基於他們便宜省事。現在我們意識到它們有些嚴重的固有風險,那我們怎麼辦呢?」當被問及他是否信任海康威視與大華,他回答:「絕不可能。」
2023/06/29 |
BBC調查:新衛星圖像顯示中國間諜氣球曾飛越日本和台灣
從間諜氣球到秘密警察再到逃亡異見者,BBC《廣角鏡》調查報導中國的全球監控行動,揭露了有關北京間諜氣球艦隊的新細節,還駭進了一台中國製造的監控攝像頭,顯示我們街頭上的類似設備可以如何被利用。
2023/03/07 |
《華爾街日報》:中國製起重機遍布全美各大港口,猶如「特洛伊木馬」恐淪為間諜工具
中國高空偵察氣球闖入領空近期引發美國對情資遭刺探的擔憂,也更加關注間諜活動千變萬化的形式及各國如何以非傳統情蒐工具互相監控。美國國安官員近幾年來點名行李掃瞄系統、變壓器等一系列中國製造設備,都有助在美國進行監視或破壞,美方也對中國藉戰略投資擴大控制全球港口益發感到擔憂。
TNL+ 2023/03/02 |
中國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攻擊美國,在歐洲國家眼裡就是枉作小人的挑撥離間罷了
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的國家,大部分都在聲討俄國侵略,支持烏克蘭,更希望中國能勸服普亭,充當調停人。王毅到俄國出訪,本是最好的行動機會,然而,大家只看到普亭的深情張臂,以及王毅強調「中俄關係成熟堅韌,穩如泰山。」在中國推出所謂沒有新意的「和平立場」之後,被西方冷遇,也就不奇怪了。
2023/02/25 |
加拿大軍方發現中國在北極進行監視活動,加外長:中國是個越來越具破壞性的力量
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對北極表現出興趣,在過去的20年裡,它向該地區33次派遣了高層人物,並參與了大多數主要的北極機構。中國還擴大了破冰船隊,隨著氣候變化導致冰蓋融化,中國希望通過該地區開闢一條通往歐洲的較短貿易路線,並獲得新興資源。